第一節(3 / 3)

大個子張如弓甕聲甕氣地說:“我讚成天羽的意見。”

所有人都發表了意見,兩派力量大致相當。薑元善一向口齒伶俐,這次挨到最後才發言:“我覺得嘛,航母的作用多少類似於中國的萬裏長城。”這個開頭有些突兀,有點迂曲,何世傑和小趙互相看看,認真地聽下去。“長城在漢強夷弱的情況下沒用。如有人向唐太宗建議修長城,唐太宗說:我正要率將士北逐大漠,修長城幹什麼?他的話後來確實實現了,東西突厥被消滅、被趕走,連東突厥可汗都被生擒。長城在夷強漢弱的情況下也沒用,像南北朝、五代和元清兩朝,胡人輕易就能越過長城。但在漢夷之勢相對持平時還是非常有用的,在各個強大朝代的後期,如明朝,它有助於維持一種力量均衡,把遊牧區和農業區分開。航母呢,在高科技武器的今天,如果一個強大的敵人決心要炸沉它,再好的防禦也是沒用的,激光防禦網也不行——激光能防住太空鎢棒和核彈嗎?但隻要走到這一步,那就說明雙方已經徹底撕破臉了,這場戰爭絕對沒有退路了。我覺得,航母的最大作用就是提高大戰爆發的閾值。而在終極之戰爆發前,航母的實戰效能和震懾作用都是不容懷疑的。所以,中國還是得發展航母,必須大力發展,哪怕大戰一開始它就被全部炸沉。”

這個觀點得到了徐媛媛、萬玉民、劉濤等人的讚同,何世傑也輕輕點頭。當然,這個觀點有失偏頗(無論哪國在組建航母編隊時,也不會把基點放到它將被全部炸沉這種預估上),但他的“閾值說”有相當合理的內核。何世傑對這些孩子已經觀察了三四天,到目前為止,他最看好薑元善和嚴小晨。不過,小薑剛才談論張巡和冉閔時,觀點中似乎有某種……危險性,至少是有點偏激吧。何世傑還要繼續觀察。

討論之後,小趙帶領孩子們去下層的船艙,準備參觀艦船主機、近戰係統和升降機等,何世傑仍然跟在隊後,把所有孩子的言談舉止罩在視野裏。

這是普通的一天,天空晴朗,海麵上很平靜。一架空警-3000在藍天上遊弋,另一架剛剛降落,在阻攔索邊停穩。此時,誰也不會想到他們很快將被震驚,而人類曆史也從此走到分水嶺。大家排隊走過後甲板時,後邊的何世傑發現隊列中部的薑元善突然停下,抬頭看著斜後方,目光無比震驚。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何世傑同樣驚呆了,震驚之餘首先冒出一個清晰的念頭:

從這一刻起,武器史怕是要被改寫了。

在“墨子”號右後舷上方,安靜地懸停著一個銀白色的球形物,類似一個大型熱氣球,但沒有吊籃。球形有點扁,可能是它離得太近,仰視中有視覺誤差。球形物距甲板僅僅七八百米,其大小與波音777相當或稍大。雖然與航母相比它的體積不算大,但由於高度低,又出現得十分突兀,所以仍讓甲板上的目擊者有喘不過氣的感覺。球形物下方有微弱的淡藍色光芒,但在明亮的陽光下幾乎看不到,也沒有任何聲音。

刹那間,何世傑腦子中閃過兩個念頭:巨型氣球?外星飛碟?這時,球狀飛行器移動了,它的主體似乎沒有傾斜,但噴火口卻從下方移到了側方,淡藍色的焰流加強了,變成明亮的藍色。飛行器以極快的速度橫掠過航母,在船的左舷上空再度懸停,高度離甲板更近,幾乎是懸在人們頭頂上。橫掠時仍然無聲無息,但從超強的機動性上看,它顯然不是氣球或飛艇之類。

這個大球的機動讓何世傑回到現實。他以軍人的本能做出反應,迅速轉身奔向司令艦橋方向,邊跑邊高聲喊:“警報!發空襲警報!”

奔跑時,他一直側身盯著空中,餘光看見薑元善右手高高舉起,手中似乎有什麼東西。還有幾個孩子也覺察到空中的異常,紛紛抬頭指看;前甲板上有兩名綠衫軍士也在向司令艦橋方向跑,邊跑邊喊,喊的似乎也是“警報”兩個字。然後——突然之間,懸停的球形物消失了。

何世傑在急跑中來個急刹而停,震驚地盯著天上,盯著一秒鍾之前還懸著大球的那片空域。事後回想起來,他總覺得那一刻不像在現實世界:天上突然出現的那個幾何形狀堪稱完美的銀色大球;它突然消失後的那片藍色空域;空域中靜止的白雲;還有甲板上靜靜佇立的幾十個人,他們都仰著臉龐,張著嘴巴,目光如癡,就像是無聲電影中的一個定格鏡頭。司令艦橋上到現在仍無異樣,無論是航母上配備的空中搜索雷達,還是“中華神盾”上配備的相控陣雷達,抑或是在空中盤旋的預警機,都沒有對這架球狀飛行器做出任何反應。陽光溫馨明亮,甲板上氣氛安靜祥和,一切似乎沉浸在夢幻色彩中。如果這架球狀飛行器想要炸沉航母,它輕而易舉便能做到,甚至用不上魚雷、巡航導彈、空艦導彈這類東西,隻需打開底艙門,把一顆普通的巨型炸彈推下來就行了。

何世傑沒有再往司令艦橋跑,那樣做已經沒有意義了,眼下有更重要的事。剛才他在餘光中看見薑元善高舉右手,似乎是在拍照?他跑回孩子們那兒,孩子們正在驚異地嘰嘰喳喳:剛才是咋回事?天上那個白色大球?飛碟?這會兒咋突然沒了,我是不是看花了眼?沒有看見銀球的孩子們則好奇地問:什麼球?我咋沒看見?薑元善沒有參與討論,他身在孩子群中,眼睛卻一直盯著這邊。這會兒他看見何世傑折回,便離開孩子群主動迎過來。他神情緊張,麵色蒼白,眼中閃著熱病似的光芒。何世傑直截了當地問:“你看清了那架球狀飛行器?是你最先看見的?”

薑元善用力點點頭。

“你是否拍了照?”

薑元善伸出右手,掌心中果然藏有一台小巧的數碼相機。這麼做公然違犯團隊嚴申的“不得拍照”的禁令,但這會兒無論是犯規者,還是何世傑,都根本沒想到這一點。

“快調出畫麵,讓我看看。”

小薑把畫麵調出來,他用的是錄像功能。畫麵有些抖動,有一段比較模糊,但畫麵質量總體還不錯,清楚顯示了那架飛行器的形狀:銀白色的球體,表麵非常光滑,沒有任何諸如舷窗、機翼、武器外掛點等外部特征,連噴火口也是內置的。當它掠過航母時,藍色的噴焰清晰可見,並且增加了側向噴焰。噴流細而多,猶如水母身後拖著的眾多觸手。最難得的是,這段影像資料清晰地錄下了球狀物消失的那個瞬間——那家夥是在懸停狀態下突然消失的,沒有任何中間過程,沒有高速飛離的尾焰,沒有產生空氣的抖動。它就那樣突然不見了蹤影,連噴焰也消失了,隻在畫麵上留下一方寧靜的藍天。

這段僅有十二秒鍾的錄像成了球狀隱形飛行器確實存在的最重要實證,此後二十年中,在中國高層領導、軍事專家和研究人員處,它不知被重放了幾千幾萬遍。

何世傑低聲說:“孩子,這段資料太寶貴了,能交給我保存嗎?”

其他孩子也跟了過來,走在前邊的是莊敏、張如弓、嚴小晨、孫可新和徐媛媛,這幾位剛才都看見那架飛行器了,所以個個神情緊張,沉默不語,緊盯著老何和小薑。薑元善回頭看看夥伴們,低聲問何世傑:“何伯伯,能告訴俺們你的真實身份嗎?”

何世傑不再隱瞞了,“我是軍隊的,是新概念武器研究所的所長。”他又加了一句,“少將軍銜。”

“何伯伯,我早就覺得你不像旅遊公司的。”薑元善想了想,謹慎地說,“何伯伯,我信得過你,但我想當著陳司令的麵把這台相機交給你,可以嗎?”

老何很欣慰——這個頭發亂蓬蓬、不穿襪子的家夥看似大大咧咧,但大事不糊塗!這孩子深知這段錄像的重要意義,甚至是重要的戰略意義,所以他對這份資料的處理異常謹慎。但他做得非常對,無論怎麼謹慎也不為過。就在這一刻,何世傑覺得那件事可以拍板了——在這次“挑選苗子”活動中,他將把薑元善作為第一人選推薦給上邊。

何世傑痛快地說:“當然可以!我也得馬上見他呢,走,我們現在就去。”他苦笑著說,“我估計,陳司令此刻還什麼都不知道呢,他在那兒聽不到甲板上的喊聲。編隊中所有雷達完全沒有反應,說明那球狀物在目光可見的十幾秒內,在雷達波段一直處於全隱狀態。”他沉重地搖頭歎息,“坦率地說,在那家夥麵前,航母上的多重防禦係統徹底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