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敏在這十一個孩子中年紀最大,文文靜靜的,是團隊的老大姐。薑元善笑著反駁:“那也不能太離譜,弄兩個和兵家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來為航母命名。幹嗎不叫‘孫子’號?萬世兵家之祖也,而且,《孫子兵法》中到處可見止戰的思想。要不叫‘王忠嗣’號也行,那也是曆史上一個完人,一個熱愛和平的軍神,屬於有絕世武功卻絕不輕用的大俠,我對他非常敬仰。”
老何聽見徐媛媛小聲問嚴小晨,王忠嗣是什麼人。小晨低聲說:“是唐朝名將,曾任兩鎮節度使,其後安史之亂中唐朝的兩位中興名將李光弼和哥舒翰,都曾是他的部下。此公智勇雙全,謀略過人,更兼人品高尚,有清醒的政治眼光。那時國力強大,邊將大多好戰貪功,王忠嗣卻藏大弓於袋內,向部下明白警示要持重安邊。後來,唐玄宗命他進攻吐蕃石堡城,王忠嗣知道此城非常牢固,要想攻下非戰死數萬人不可,但攻下它又沒太大的軍事用處,就拒不受聖命——這在封建時代可是殺頭之罪啊!後來他確實被定了死罪,幸虧部下哥舒翰力保,才勉強保住性命,被貶為庶人。石堡城後來打下來了,確實死了數萬兵士。安史之亂前,王忠嗣暴病而死,死因是一個千古疑案,有人懷疑是安祿山下的毒手。否則以王忠嗣的威望和才能,隻要他一出山,安祿山應該成不了氣候。薑元善說得對,這位王忠嗣真可稱得上曆史完人,一個熱愛和平的軍神。”
何世傑照舊靜靜聽著,不參與他們的討論。
小趙笑著說:“‘杜甫’號和‘墨子’號的名字肯定不會改啦,你再反對也沒用。你們不妨為第三艘航母起個好名字,說不定真能用得上。第三艘大後年就要下水了,是十萬噸級的。”
“艦名是不是還用中國曆史人物的名字?”擺長有問。他的姓氏是回族特有的,但從形貌上已經完全看不出了。小趙說應該是吧,這個慣例既然形成,輕易不會變的。“那我建議它叫‘霍去病’號或‘李靖’號,這兩位也都是一代戰神。虧得他們驅逐匈奴和突厥,才有了大中國的輪廓。”擺長有說。
“叫‘張巡’號也行,那是我的同鄉,也是我最敬仰的古人之一。安史之亂時,他以數千疲兵抵抗十萬叛軍,屢戰屢勝。他智勇過人,《三國演義》中‘草人借箭’的故事其實是他的發明。他在睢陽堅守數年,把城裏的老鼠都吃光了,最後糧盡力竭被擒,罵敵而死。同時犧牲的還有他的同僚和部下如許遠、南霽雲、雷萬春等。我覺得他也是一個曆史完人。”薑元善說。
何世傑注意到嚴小晨欲言又止,看來她不同意薑元善的觀點,可又不願挑起爭端。這個姑娘長得小巧玲瓏,容貌不算出色,但一雙大眼非常有神。她的目光與何世傑相遇,老何努努嘴,示意她說出自己的看法。她點點頭,溫和地說:“我也非常敬仰張巡,但很可惜,他有不小的人格汙點,若說他是曆史完人,有點欠妥。”
薑元善不客氣地反駁:“你是說他在絕境中允許士兵以餓死者為食,甚至殺死小妾讓士兵分食?這當然讓正人君子厭惡,但咱們別站著說話不腰疼。你隻需想想他當時這樣做,是因為道德淪喪獸性發作,還是為了一個高尚的目的?肯定是後者,是為了在孤城中盡量堅持下去。”他感慨地說,“其實正是這點讓我格外欽佩。以他的智慧,難道就想不到這樣做會留下萬世罵名?如果他的目的隻是青史流芳,他絕不會這樣做的。但他不圖虛名,而是盡其所能來保住唐朝的命脈,為此不惜賠上自己的清名!曆史上能把事情做到如此極致的人不多,比如後世的史可法就沒做到,史在絕境中隻知道‘以死報國’。如果把張史二人作為各自時代的代表,就會得出一個遺憾的結論:漢民族退步了,變得文弱了,失去了漢唐時期的強悍和野性。我不會讚美張巡的這種舉動,但我想,在他所處的極端環境下,這個‘汙點’應該被後人原諒。”停了停,他又加了一句,“說不定,咱們中哪一位的血脈能傳到今天,就是因為他在睢陽城多堅守了那些天!”
其他孩子並沒有參加爭論。據何世傑的觀察,他們可能不大了解這段曆史。這出乎老何的意料,因為據初步接觸,這群天才孩子知識麵極廣,絕不在老何和小趙之下,但細想也不奇怪:國內物理工程獎培訓班實行的是軍事化培訓,每個孩子一般從八歲起就住進全封閉學校,每天進行繁重的思維訓練,填鴨似的被填進大量知識。但這些知識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那些肯定不會成為國際考試的重點內容,比如詳細的中國曆史,則難免被忽視。現在,何世傑看到了中國式速成培訓的一個重要弱項:孩子們的中國曆史知識相對薄弱,大概隻有薑元善和嚴小晨例外。他不想埋怨培訓班的老師和組織者,因為上級給他們下達的目標就是“十年內挺進國際物理工程大賽前三甲”,為了完成這個目標,難免會有點功利主義,難免在施教內容上有所側重。實際上,他們在短短幾年中就取得突破,已經做得很不錯了。
但何世傑還是覺得可惜。他認為,不能深刻了解中國曆史的人,不可能勝任他和更高層想交付的重擔。以後他要建議為孩子們惡補這一課。
嚴小晨屬於外柔內剛的性格,她不願意挑起爭論,但既然爭論已經開始,她也不會退縮。她溫和地笑道:“我不會苛責一個曆史英雄。張巡守睢陽,保住了江南不受蹂躪,保住了唐朝中央政府的江南財賦通道,這是唐朝政府能平定叛亂最重要的原因。韓愈說他‘守一城,捍天下’‘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歟?’海外華人多為江南祖籍,所以格外銘記他的恩德,一直把他當神來敬。不過無論如何,食人這樣的惡行是不能原諒的。薑元善你說呢?不妨作這樣的假設——假設你就是那個被分食的女人?”
她的笑容溫婉,語氣溫和,但反問夠犀利了。幾個孩子七嘴八舌地插話,大都讚同她的觀點。薑元善哼了一聲,沒有再爭辯。過了一會兒他忽然說:“那我幹脆再提一個名字:‘冉閔’號。小晨你怕是更要反對吧?這個人也是我非常敬仰的曆史人物,但他的汙點更大。”
孩子們有些茫然,看來他們沒聽過這個名字。嚴小晨迅速看了薑元善一眼,沒有接他的話。但老何看出來,她顯然知道冉閔這個曆史人物,也知道此人的複雜性——五胡十六國時,北方漢人被屠戮殆盡,史書說“北地滄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屠戮殆盡。”那時候,胡人稱漢人為“一錢漢”,意思是殺一個漢人隻用賠一文錢。絕境中的漢人組成“乞活軍”,在危境中艱難求活,冉閔之父是乞活軍中一員虎將,在與羯人的激戰中戰死。父親死後,小冉閔被殺父仇人、羯胡政權後趙皇帝石勒收養,長大後成為後趙的著名猛將,曾多次與父母之邦東晉作戰,戰功卓著。但誰也沒料到,他最後卻振臂而起,帶領漢人反抗群胡。他作戰勇猛,用兵如神,在與鮮卑的戰鬥中,以七千步兵和兩千騎兵對抗十餘萬鮮卑騎兵,十二戰連捷,威震天下。雖然後來兵敗被殺,但他的抗爭為北方漢人保存了最後的血脈。不過,他是以屠殺來對屠殺,公然向天下發布“討胡令”,對胡人中的羯人殺戮尤重,幾乎殺得寸草不留。所以在今天的多民族社會裏,宣揚這個名字是比較犯忌的。
小趙很機靈,發現孩子們的爭論進入了敏感區域,立即岔開話頭,“你們已經給第三艘航母起了這麼多名字,這個問題可以告一段落了。下麵討論一個新問題,也是最重要的問題:航母的自我防禦能力。”
這是老何為夏令營準備的重要問題之一。雖然中國已經有了兩支航母編隊,並正在組建第三支,但在一流的軍事專家中,關於“高科技時代航母是否過時”仍是爭論不休的問題。何世傑很想聽聽圈外人的意見,聽聽這群天才孩子的意見。這個問題與剛才不同,孩子們都不存在知識盲區,所以全員參與,討論得很熱烈。
戴近視鏡的小胖子朱鬱非說:“我不看好航母的前途。矛與盾的矛盾中,矛的技術突破總是相對容易一些,也廉價一些。現在,彈道導彈打航母的技術,包括再入控製和末端尋的,都已經非常成熟。別說是中國的航母編隊,就是美國尼米茲級航母,雖然號稱能抵禦幾個波次的飽和攻擊,但也難以抵擋這樣高馬赫數的導彈。此外還有高速魚雷、太空動能武器、空天飛機等等撒手鐧,如果到了戰爭的生死關頭敢動用核彈,那就更難防禦了。我認為,在高科技時代,航母這樣的龐然大物天生就是一個死靶子。”
十八歲的林天羽是個帥小夥,愛和大夥兒搗蛋。他說:“我不同意這個觀點。航母的現有防禦係統已經夠厲害了,還有最新的艦載激光防禦係統呢?航母有足夠空間和能量來配備足夠數量的大激光炮,組成密集的火力網,對付高馬赫的彈道導彈也綽綽有餘。美國已經開始配備了,據說咱們的第三艘航母上也要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