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正確對待輿論
他人的評3論不應當影響自己的情緒,在冷言冷語中,最可貴的便是自信自強,不為輿論所動。不用在意別人擁有多少,關鍵是看清自己擁有多少。
6.立刻停止抱怨
一個愁眉苦臉、嘮嘮叨叨的人會令身邊所有人望而生厭。因此,在抱怨之前,先想想這有什麼用處,要知道牢騷再多也解決不了實際的問題。
7.不為失去的煩惱
失去的已經無法挽回,那又何必大驚小怪,耿耿於懷。一味傷感於事無補,人生中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要調整心態,坦然地麵對失去的一切,珍惜自己現在的擁有。
8.珍惜每一個時刻
快樂來自每天發生的一件件小事,而不是源於幾件偶爾帶來好運的大事。因此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個時刻,抓住身邊快樂的小事,才能讓自己常常快樂。
9.鍛煉身體
有氧體操、散步、跑步、遊泳等運動,可起到緩解輕度的憂鬱和焦慮,增添快樂的作用。
10.保證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為身體重新“充電”,對保持頭腦清醒和減輕低落情緒至關重要。
心態平衡木
人們內心的失衡大多由欲望膨脹所致,隻有善於調控自己的欲望,享受與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人們才能享受內心的平衡和喜樂。
§§§第三節摒棄悲觀,才能心滿意足
渴望榮華富貴的人,永遠都不會滿足。他們每天都在不停地追逐和奔波,但是何時能夠達到自己理想的生活狀態,他們並不知曉。可是,難道隻有擁有榮華富貴的人才能幸福嗎?人們不停地忙碌,追逐幸福,可是什麼時候才能到達終點,靜下心來享受人生的樂趣呢?知足的人會告訴你:隨時。你隨時都可以感受到來自生活的幸福,前提是你懂得知足。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麵對生活,即使是經曆苦楚,也能做到心滿意足。
一位少婦,回家向母親傾訴,說自己的婚姻很糟糕,丈夫既沒有很多錢,也沒有好的工作,生活總是周而複始,單調無味。母親笑著問,你們在一起的時間多嗎?女兒說,太多了。母親說,當年,你父親上戰場,我每日期盼的,是他能早日從戰場上凱旋,與他整日廝守,可惜——他在一次戰鬥中犧牲了,再也沒有回來,我真羨慕你們能夠朝夕相處。母親的淚水一滴滴掉下來,漸漸地,女兒仿佛明白了什麼。
一群男青年,在餐桌上談起自己的老婆,說老婆總是對他們管束得太嚴,幾乎失去了自由。他們說著說著便狂飲如牛,揚言回家要和老婆鬥爭一番。鄰桌一位一直在默默傾聽的老叟,起4身向他們敬酒,問,你們的夫人都是本分人嗎?男青年們點頭。老叟歎了一口氣,說,我愛人當年對我也是管得太死,我憤然與她離婚,以至於她後來抑鬱而終。如果有機會,我多希望能當麵向她道歉,請求她時時刻刻地看管著我。小夥子,好好珍惜緣分呀!男青年們望著神色黯然的老叟,沉默不語,若有所悟。
一位幹部,因為人員分流,從領導崗位上退了下來,一時間委靡不振。妻子勸慰他,仕途難道是人生的最大追求嗎?你至少還有學曆還有專業技術呀,你還可以重新開始你的事業呀。你一直是個善待生活的人,我們並不會因為你做不做領導而對你另眼相待,在我的眼裏,你還是我的丈夫,還是孩子的父親。我告訴你,親愛的,我現在甚至比以前更加愛你。丈夫望著妻子,久久不語,眼裏閃爍著晶瑩的光澤。
一位盲人,在劇院欣賞一場音樂會,交響樂時而凝重低緩,時而明快熱烈,時而濃雲蔽日,時而雲開霧散,盲人驚喜地拉著身邊的人說,我看見了,看見了山川,看見了花草,看見了光明的世界和七彩的人生……
一個失聰的孩子,在畫展上欣賞著一幅幅作品,他仔細地看著,目不轉睛,神情專注,忽然轉身,微笑著大聲地對旁邊的父母說,我聽到了,聽到了小鳥在歌唱,聽到了瀑布的轟鳴,還有風兒呼嘯的聲音……
一位病人,醫生鄭重地告訴他,手術成功,化驗結果出來了,從他腹腔內摘除的腫瘤隻是一般的良性腫瘤,經過一段時間的療養便可康複出院,並不危及生命。病人頓時滿麵春風,雙目有神,緊緊地握著醫生的手,激動地說,謝謝,謝謝,是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這些人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承受著巨大的折磨,可是他們的內心是滿足的,因為他們學會了拋開眼前的不幸,看到了自己所擁有的,因而從另一方麵獲得了重生。
也許,在生活中,你的那一點挫折跟他們相比,真的算不了什麼,可是為什麼你還一直在抱怨呢?原因就在於,你一直在用悲觀的眼睛看著這個世界,你的內心充滿了消極的想法,所以看不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其他樂趣。其實,隻要你摒棄內心的悲觀和消極,你也可以對任何事情都感到心滿意足。
心態平衡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