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客戶介紹產品時,一般來講,銷售人員都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拜訪、商談、談判到議價,最大的希望當然就是能夠順利銷售出產品或者完成合約。因為,在推銷過程中,銷售人員無論用了多少心血與客戶商談,如果最後沒有完成交易,都是徒勞無功,枉費心機。很多銷售人員在與客戶洽談的過程中發揮的都很好,但在最後的成交階段卻由於小小的錯誤,最終失去了成交的機會。
以下介紹幾種常見的銷售人員在成交階段犯的錯誤:
一、慌張
銷售人員在成交階段慌張會給即將成交的交易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因為銷售人員在成交階段的慌張會讓客戶感到不安而再次猶豫。客戶會思考:這個人大概沒做成過什麼生意,好容易才找到個買主,我還要再仔細考慮一下,以免忽略了什麼。或者會想這個銷售人員為什麼會這麼慌張,是不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事情,是不是這個銷售人員推銷的產品有什麼缺陷。最後,客戶即使不將猶豫說出來,也可能找一些其他的理由來拒絕銷售人員的成交請求。同時,如果過於慌張就不會以冷靜的態度思考下一步的進行方式,以及如何簽約,造成許多應該特別注意的合約細節沒辦法詳細洽談。
所以,在成交階段,無論客戶是否滿意你的產品,是否接受銷售人員的條件,銷售人員都必須保持冷靜,千萬不能過於慌張。
二、不夠耐心
不夠耐心的人是很難做好銷售工作的,真正成功的銷售人員往往是有十足耐心的。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銷售人員越是著急,越是不耐心,就越容易顯得底氣不足,反而耽誤事。
一個宋國人靠種莊稼為生,有一天,他自言自語地說:“莊稼呀,快長高、快長高……”他一邊念叨,一邊順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線頭,線頭沒拔斷,卻拔出來了一大截線。宋國人望著線頭出神,突然,他的腦子裏蹦出一個主意:“對呀,我原來怎麼沒想到,就這麼辦!”宋國人一躍而起開始忙碌,他把田裏的莊稼一根根全拔了起來。看著莊稼馬上“長高”了不少,宋國人心裏好高興。可是沒幾天,他的莊稼全枯死了。
在最後的成交階段,如果銷售人員更要有耐心,千萬不能像那個宋國人,“拔苗助長”,結果功虧一簣。要沉著冷靜,這樣會使對方自己進行思想鬥爭,結果往往會更好。
耐心是可以鍛煉和培養的。當銷售人員求見一位客戶時,發現自己已經沒有耐心的時候,就要不斷地告誡自己要堅持,堅持到最後才是勝利。
三、過於興奮
通常銷售人員進入成交階段,可能會過於興奮,也許是即將夢想成真時候的自然反應。但是過於興奮,很容易疏忽合約的內容或者自己對產品的準備情況。尤其在雙方針對合約內容進行協商期間,對於客戶所提出的修正要求沒有仔細考慮,造成簽約上的疏忽,會釀成大錯。同時,銷售人員因為過於興奮,可能會給客戶拿錯商品,本來客戶想要一個高配置的筆記本電腦卻給拿了一個低配置的,這樣會引起客戶的不滿,或造成退貨。
四、盲目地節省時間
在最後的成交階段,銷售人員往往會認為想簽單的就鐵定簽了,所以他們就會節省他們認為需要節省的時間,比如說:加快與客戶之間的交談,對有意向簽單的客戶,急於與他們簽單;而對於簽單意向比較薄弱的客戶,可能會顯得比較厭煩,甚至會打發客戶。這樣會給客戶留下極不好的印象,即使客戶有意向購買你的產品,也會推托拒絕購買你的產品。也許你會想,節省時間可以來多見一位客戶,但是俗話說得好: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與其這樣不斷的追求新客戶,倒不如在老客戶身上獲取更好的銷售業績。
五、急於降價
到了成交的最後階段,要不要減價已經無所謂了,客戶這時要求降價,多是存僥幸心理,不會因為降價而改變主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