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見麵、握手、打電話、吸煙、饋贈的禮節(1 / 2)

孔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禮在工作中的作用不可小視。銷售工作是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客戶對你形成的印象往往決定了對你的產品的印象。對於現代職業人士而言,擁有豐富的禮儀知識,根據不同場合應用不同的交際禮儀、交際技巧,會令事業如魚得水。前麵兩個小節我們談到了與客戶用餐時需要注意的餐桌禮儀和如何正確使用名片。這一節我們來看一些其他的禮儀細節。

一、見麵時的禮節

和客戶見麵,通常會通過以下三種方式,然後進行實質性交談。

1.打招呼

標準用語為“您好!”“很高興認識您!”“見到您非常榮幸!”或者斯文一些的“幸會”,“久仰”,或者隨便一些的“久聞大名”,“早就期待著與您見麵”。打招呼就是表示彼此見麵的禮節。西方人打招呼更簡單一些,一個“Hi!”,意思都在裏麵了,還顯得比較熱絡與親和。

2.問候

常用語為“您最近怎樣?”“吃了沒有?”“忙什麼哪?”“身體好嗎?”問候是問對方近況,屬於扯出話題的引子,但要適當,否則會鬧出“您生病了沒有?”這樣的笑話。西方人則很少問候,因為問候難免會涉及個人隱私,如果對方不願意回答,結果就會有些尷尬,所以西方人總是點到即止,省了這個中國人習以為常的關心。

3.寒暄

寒暄就是輕鬆地閑聊,沒有什麼動機,也不一定有實質性內容,隨意找些話題,或者表示一些特定的感受,'例如“好久不見,您又發福了”,“您的氣色真不錯”,“今天的天氣真不錯”,等等。

寒暄比較隨便也比較親切,不僅可以聯絡感情,也可以為之後的進一步交談營造和諧的氣氛,但不必刻意安排,隻要你平時稍加注意,多些感受,並且能夠根據對方的實際情況調整好自己的狀態,現場發揮就行了。

由此可見,打招呼是彼此見麵,問候是關心對方,寒暄是禮節性聊天,什麼層麵講什麼,還真有些講究的必要。

二、握手的禮節

握手是人們進行日常交往所不可忽視的身體語言。銷售人員在銷售過程中,勢必要經常拜訪客戶,聯絡友誼,在與客戶見麵或離別時,握手是必不可少的禮節。

握手的標準方式是行至距握手對象1米處,雙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傾,伸出右手,四指並攏,拇指張開與對方相握,握手時用力適度,上下稍晃動三四次,隨即鬆開手,恢複原狀。與人握手,神態要專注、熱情、友好、自然,麵含笑容,目視對方雙眼,同時向對方問候。

握手時為了表示熱情友好,應當稍許用力,但以不握痛對方的手為限度。在一般情況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男子與女子握手不能握得太緊。握手的時間一般以3秒左右為宜。切忌握住異性的手久久不鬆開。即使是握住同性的手,時間也不宜過長。但時間過短又會被認為傲慢冷淡。所以一定要掌握好握手的時間。關於握手的先後順序,一般情況下,主動和對方握手,是表示友好、感激和尊重。在別人登門拜訪時,主人應該先伸手,在離別時,客人應該先伸手。男女之間,男方要等女方先伸手後才能握手,如女方不伸手,無握手之意,方可用點頭或鞠躬致意。長幼之間,年幼的要等年長的先伸手;上下級之間,下級要等上級先伸手,以示尊重。握手時精神要集中,雙目注視對方,微笑致意,握手時不要看著第三者,更不能東張西望,這都是不尊重對方的表現。

握手還有一些禁忌。不要在握手時戴著手套或戴著墨鏡,另一隻手也不能放在口袋裏。隻有女士在社交場合可以戴著薄紗手套與人握手。握手時不宜發長篇大論,點頭哈腰,過分客套,這隻會讓對方不自在,不舒服。與基督教徒交往時,要避免交叉握手。這種形狀類似十字架,在基督教信徒眼中,被視為不吉利。與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切忌用左手與他人握手,因為他們認為左手是不潔的。除長者或女士,坐著與人握手是不禮貌的,隻要有可能,都要起身站立。在任何情況拒絕對方主動要求握手的舉動都是無禮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幹淨時,應謝絕握手,同時必須解釋並致歉。

三、打電話的禮節

電話被現代人公認為便利的通訊工具。在日常工作中,使用電話的語言很關鍵,對於銷售人員,可以通過電話來做市場調查,約見客戶,進行電話洽談等,如此一來,打電話的禮節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