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時時把問題裝在腦子裏,對被識者作定期考察,這樣看人才能趨向完美準確。
首先,要看對方是否能慎重對待自己的人際關係,是否將自己的人際關係可能存在的糾紛防患於未然。
他是否無視別人的存在,是否瞧不起別人?
他能區分工作問題與個人問題嗎?
他是否尊重自己該尊重的人?
他是否已經認識到彼此建立關係的重要性?
他能否將身邊的人分類,並根據對方的性格特點分別運用不同的方法與人相處嗎?
他自己是否在花錢時大手大腳?
他的意識中是否有時間觀念?
他是否能言出必行並兌現承諾?
他是否在接觸別人時總是抱有懷疑的態度?
他是否有在背後說別人壞話的習慣?
他是否總愛自居高大而經常教訓別人?
他平時愛生氣、愛發脾氣嗎?
其次,作為識人者,要定期察看對方在與上司、前輩相處方麵,是否比以前更為出色。
他是否可以不折不扣地完成上司交辦的任務?
工作中他是否能夠積極地報告、聯絡、商榷?
他對非語言的表達方式掌握得怎麼樣?
他在上司安排任務時能給出肯定態度嗎?
他能耐心地完全地掌握上司發出的指令嗎?
他對指示、命令能百分之百地實行嗎?
他對自己的上司是否有過惡意中傷?
他是否對上司、前輩百般依賴,並且有時會得寸進尺?
他能為工作或生活提出改善性意見嗎?
對於工作之外的邀請他樂意接受嗎?
他在失敗、錯誤麵前是否有真誠的愧疚?
再次,要定期考察被識者與晚輩相處時的態度。
他的一言一行是否對新人有表率作用?
他能夠拿出讓晚輩接受的方法來與他們溝通嗎?
在受到晚輩的批評時,他能從容地接受嗎?
他對晚輩是否有愛戀之意並給予幫助?
他對晚輩的工作是否給以足夠的注意?
他能恰如其分地表揚晚輩的成績與善行嗎?
他是否可以為大夥建立和諧愉快的工作場景?
他能否徹底地去了解晚輩,了解到他們的優缺點?
他是否在下班後也嚐試著跟晚輩去交流呢?
對晚輩的過失,他給予過批評與指示嗎?
最後,要定期考察被識者對待批評的態度。
他在不能做時提早說過嗎?
他是否坦誠地道歉了?
他是否抓住了道歉的時機?
在錯誤無法抗拒時,他是否找上司溝通過?
他是否有逃避責任的言行?
他對自己的失敗作過分析嗎?
他為自己的過失總是進行辯解嗎?
在他犯錯誤時,是否有在上司和晚輩麵前表白過下不為例的決心與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