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北京人聊起天來就海闊天空,也是“侃大山”的一大特點。北京城市大而流動性強,一天接受的信息相當於小村鎮一年。侃大山侃大山,侃的東西比大山還要遠、還要大。一兄弟這樣說:“北京男人說話大嗓門,有傳道授業解惑之勢,話題寬廣,縱論曾國藩修身齊家治國,橫說哥本哈根中美吵架,話題基本上涵蓋了每年的‘××十大新聞’及新聞背後的新聞;話題多,能從全球金融風暴講到在深圳的奧巴馬的兄弟,再講回北京的大學生同性戀凶殺案……”對政治笑話的特殊偏好,雖然是全中國皆然,但天子腳下皇城根兒,其關注點又更加切近些。古代的京官,比同樣權力的外地官員高一極,就是因為京城的政治特殊性。在北京不覺官大,在廣州不覺錢多,就是這個道理。祖國的心髒,小道消息總比人家可靠,新聞總比人家提早,背後的原因總比人家準確,從穀歌被封的內幕,到中南海的一個噴嚏,個個講得有鼻子有眼如親身經曆,而這些也隻有在北京,才會被人傳得格外有味道。政治像是北京男人生活中的鹽,頓飯不可或缺,每一個北京男人都有一肚子施政綱領,專門在飯桌上講給人聽。
我一北京作家姐們兒說:北京的侃爺,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幾杯酒下肚,天南地北,工作生活吹牛罵人就都來了。當然在座的都是朋友,都要先拉近乎,統一思想,思想統一了,才有得聊,才聊得來。北京侃爺不需要多少錢,不買洋酒,但偶爾也陽春白雪。圖的就是個樂,就是個消遣。吹吹牛,渾身輕鬆。
……
這篇文章是在麥當勞裏等人時寫的。說來也巧,就要收筆時,對麵坐下一來吃早點的小夥子,隨手把報紙放桌上,標題赫然寫著“中國今處決外國毒販”。看到我饒有興致的樣子,小夥子立即打開話匣:“這事兒就該這樣!活該!誰讓他們當年賣鴉片……外國人有自己的價值觀,而中國也有自己的。中國不需要外國人指手畫腳的廢話。英國的毒販向中國走私毒品,他們國家政府和媒體還敢站出來辯護,以為還在清朝呢……”
您看,這不又一北京“爺們兒”!
2010年1月3日北京50年來最大一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