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自我治療——我的心理治療師(1)(1 / 3)

心理創傷有辦法抹去

災難過後,痛苦的回憶和驚恐的情緒反應會使一些人患上恐懼症,甚至造成記憶和行為的損害。

由德國、以色列和英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以基因為基礎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抑製這些不良的心理反應,同時也不損害人的記憶能力。

他們發現壓力能夠誘發乙酰膽堿酯酶基因的表達發生變異。在正常環境下,這一基因能夠產生一種重要的蛋白質,黏附在神經突觸上,參與神經細胞之間的信息傳遞。但是如果壓力持續存在,這一基因就會產生許多屬性發生變異的蛋白質,導致神經衝動傳導過程中產生過強的生物電信號,這一生理變化在心理上就會引起極度恐懼或者休克。以後,當人們再麵臨相似的環境,比如能夠喚醒不愉快經驗的實物、聲音、圖像或者其他形式的條件反射時,就能夠啟動這種神經反應,造成諸如慢性疲勞、人格障礙、災後壓力綜合征(PTSD)等心理疾病。據估計,美國每年有1500萬人被診斷出患有PTSD或者其他焦慮症。

這個研究小組已經成功地研發出一種“抗感覺”藥劑,它能夠抑製變性蛋白質的產生,從而使人們見到與災難有關的實物時體內發生的生理反應過程受到抑製,進而抑製心理恐懼的產生。

研究人員稱,這項研究的目的不是要抹掉人腦對災難的記憶,因為人腦關於危險情境的記憶對於生存是有好處的。研究的目的是研製一種藥,用來阻止那些受過心理創傷的人在回憶不幸經曆時體內發生的有害的生理反應。當然,至今還沒有藥物能夠直接針對這一心理疾病的內核,隻能就其症狀施治。

看喜劇增強免疫力

情緒能夠影響疾病,而疾病可以影響我們的情緒狀態。笑聲和積極的思考讓人康複。最近十多年來科學家用免疫和神經科學的技術對這些在所有文化中都很普遍的現象進行了研究,證明了情緒和疾病之間、精神和軀體之間的聯係是確實存在的。

科學家已發現免疫係統是精神與健康之間的重要橋梁。免疫係統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細胞因子構成的,它是保衛人體健康的“國防部”,通過執行體液免疫功能和細胞免疫功能來抵禦外界病毒、細菌的侵襲。

研究表明,腦和免疫係統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即免疫功能受心理活動的調節,而免疫係統的紊亂不僅導致疾病,也與衰老、性格和行為變化有關。生活事件和生活境遇對免疫功能有很大影響,研究發現緊張事件特別是心理緊張能降低人的免疫功能,增加疾病的易感性。如果人長期處於矛盾、焦慮、緊張狀態,會影響體內環境的平衡,從而降低免疫功能,這在老人和住院病人中尤為明顯。

另有研究表明,情緒消極的人其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的反應低於情緒積極的人。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是一個重要的免疫指標,它是黏膜表麵主要的免疫屏障,是抵禦外界病毒、細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線。這一物質對於心理狀態的變化非常敏感,有研究表明,在抑鬱焦慮心理作用下,人體SIgA的分泌受到抑製,而觀看喜劇大笑時可以促進sIgA生成。

信念、積極平和的心態對調整免疫功能、預防疾病和抗老化有促進作用。通過自我意識調整,使用意境、放鬆或愉悅想象訓練可以防止由緊張引起的免疫球蛋白的減少、自然殺傷細胞活性降低等免疫功能的變化。

適度運動如慢跑、快走、爬山、遊泳等也能應對緊張和焦慮,使血液中細胞免疫因子增多,體液和細胞的免疫功能增強,從而迅速有效地清除體內的病毒和有害物質。

睡覺能帶來靈感

現代研究發現,深層睡眠可以激發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人在夢中解決白天想不通的難題。

德國研究人員利用三組學生進行了一項和記憶力相關的測試。測試的內容是將一組8個數字組成的序列按照一定規則轉換成一組新的數字序列。學生可以通過三條途徑完成這一任務。研究人員將其中兩種直觀但繁瑣的轉換規則告訴了兩組學生,然後讓學生們自己去發掘第三種方法。第三種未被公開的方法其實是最為有效的一種,但要發現這種方法卻不是那麼容易。研究人員將以上內容對兩組學生進行了訓練和第一次測試,然後在8小時以後進行了第二次測試。

在這8小時的空閑時間內,第一組學生睡了一覺,醒來以後,有60%的人發現了第三種規則。而絲毫未睡覺的第二組學生,隻有22%的人找到了第三種規則。

最後一組參加測試的學生也睡了8個小時,但事先研究人員沒有對他們進行任何訓練,學生們對三條規則一無所知。他們醒來後誰都沒有發現任何轉換規則。這一結果表明:睡眠隻對已經存在於腦中的記憶和信息進行再加工,並激發創造性的靈感,但它不會無中生有,你沒有思考過的問題,就不會有答案。研究還發現,失眠和生理節奏對記憶的創新功能沒有任何影響。科學家們雖然還不清楚到底是大腦中的哪一塊區域在睡眠過程中突然激發人的創造思維以及它發生的機製,但科學家確信,這種突然的靈感激發和深度睡眠有關,而深度睡眠時往往會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