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從對方立場出發,引其發自內心行事(2 / 2)

無論遇到什麼樣的矛盾,如果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替他人考慮問題,並講出對方的立場及利弊,那麼矛盾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進而讓事情向著你想象的方向發展。營業員李靜晶曾有過這樣的經曆:在某個星期一的下午,一位女士氣衝衝地衝到商店裏,很不友好地對我說,她周日在我們商店新買回的裙子,周一剛想穿去上班,卻發現裙子上麵破了一個小洞。“要知道這可是我花了1000多元買的裙子,怎麼能一次沒穿就壞了呢?你們最好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並給我退貨,我對你們的服裝太失望了。”女士氣憤地說著。盡管她的情緒非常激動,對我也非常不禮貌,但我並沒有和她爭執,我首先向她表示道歉,並從她的立場上看這件事情說:“你的心情我很理解,如果是我花了這麼多錢買了一件裙子,最後發現沒穿就壞了我也會情緒失控。”當我說到這時,她原本強硬的語氣立刻緩和下來,並說她知道這也不是我們的錯。我們針對此事聊了起來,當我發現她的情緒漸漸穩定後,便對她說:“你看你穿這件裙子多麼漂亮,我建議你調換一件,當然如果你要退貨,我們也給你退。

”結果,對方毫不猶豫地同意了我的建議。當你了解到這件事情之後,你是否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培養自己從對方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你會發現在人際關係中,你往往能更有效地影響他人,並能時刻掌握主動權,就像吉拉德·利奧德在《深入他人之心》的書中評論的那樣:“當你認為別人的觀念和感覺與你自己的觀念和感覺同等重要,並向對方表示這一點時,你和別人的交談才會輕鬆愉快。此時,如果你向對方提出建議,那麼對方會心甘情願地作出承諾,進而長期地自覺遵守此項承諾。”所以,當你希望他人更好地為你做一件事情時,最好不要在賄賂或者威脅下讓對方答應你的要求。因為,雖然賄賂或者威脅能夠讓對方暫時順從你的意願、答應你的請求,但是如果你想讓對方更有效地、更長久地為你服務,想讓其在日後的生活中也能自覺地履行諾言,那麼你就要盡可能地從對方的立場出發,引導其發自內心地對這個行為負責。影響力智慧在與他人交往時,不要用強硬的態度,或者過激的言語,因為這會幹擾對方的決策。即使當時迫於種種壓力做出你想讓其去做出的允諾,他日後的行為也會讓你大失所望。

www.biqi.me比奇中文網一直在為提高閱讀體驗而努力,喜歡請與好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