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中文網永久網址,請牢記!
當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幹擾下,作出某種承諾性的選擇時,常會發自內心地對此次承諾負責;相反,如果人們在受到他人的威脅或者強迫等外在因素幹擾下作出某種承諾時,就不會心甘情願地對此承諾負責到底,也便不能更好地按照你最初的設想行事。【比奇中文網首發www.biqi.me】--心理學物語生活中人們都希望自己能夠掌握主動權,於是,常表現得太過功利,以為這樣便可以有效地影響對方,但是結果卻往往會讓人大失所望。究其原因,這都是由於人們大多隻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造成的。由於人們隻站在自身立場考慮問題,而沒有事先考慮別人的想法或者雖然心裏考慮到了卻沒有及時告訴對方其所能獲得的利益,這樣自然無法說服別人真正發自肺腑地為你辦事。就像心理學上講的一樣,即使彼此間的關係再密切,如果你隻是一味地強調對方應該如何為你服務,對方的努力和付出能夠為你帶來多麼有利的影響,也不會直接打動別人。除非對方對你有一種完全超越自私的愛護,如你的至親。
對於大多數人,你若想達到令其為你服務的目的,最根本的辦法就是著眼於對方的需求,告訴對方與你的合作能夠滿足其哪些需求,也隻有這樣才能使對方對你的提議感興趣並予以讚同和支持,甚至還會更加主動地答應你的要求,完成你希望其完成的事情。貝蒂·約翰遜經曆過的事情正好說明了這一點。年輕的時候,我會經常到我們小區附近的公園散步,因為那裏空氣清新,樹木繁盛,綠草如茵。最重要的是我喜歡公園中萬紫千紅的鮮花,每次坐在公園的休息椅上,看到那些天真的孩子在玩耍,我的心情都非常愉悅。但是後來我發現,這些孩子是頑皮的家夥,他們特別喜歡到草坪上玩耍,並且經常私自攀折公園中的鮮花。每次我看到這樣的現象,都會過去製止他們,並警告說:“亂踏草坪是壞習慣,隨便攀折花草樹木是惡劣的行為,如果你們以後繼續這樣,將會有警察過來把你們帶走。”每當我看到孩子們因為我對他們的警告以及威脅,收斂自己的行為並作出再也不做類似行為的承諾時,我都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但後來我發現盡管他們當時都表現得非常聽話,可是當我走遠後,他們仍然進行著同樣的行為。我一度對此感到無可奈何。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對人際關係知識積累得越來越多,我對自己先前的無知行為感到非常慚愧。我再次來到公園,看到了類似的事情,我走到孩子們的麵前,對他們說:“叔叔像你們這麼大的時候,也喜歡像你們這樣的玩耍,但是現在叔叔要問你們一些問題,你們希望老師誇獎你們為好孩子嗎?”他們低下了頭。“你們喜歡讓爸爸媽媽稱讚你們是最聽話的孩子嗎?”孩子們望著我點點頭。我接著指著路邊行走的男士以及女士問他們:“你們想被那些叔叔阿姨稱為有禮貌的孩子嗎?”孩子繼續點頭。“那麼你們就不能做有損花草樹木的行為,否則,你們就會成為那個不聽話、不懂禮貌的壞孩子。如果你們願意,那麼就答應叔叔不要再有這樣的舉動好嗎?”後來,那些孩子們真的再也沒有做過類似的行為。雖然貝蒂·約翰遜所經曆的事情,隻是生活中一件很常見的事情,但卻折射出很深的道理。
就像肯尼斯·古德在《如何使人變得高貴》中所說的一樣:暫停一分鍾,將你對自己的興趣和對他人漠不關心的心態對比一下,你會發現,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具有和你一樣的態度。即在人際關係中,如果你想讓對方更好地為你服務,就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提建議,引起其發自內心地作出選擇,進而主動地為你“行事”。著名的心理學家喬納森·費雷德曼也曾就此做過類似的實驗,同樣給我們以這樣的啟示。對此,心理學專家曾作出總結: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幹擾下,作出某種承諾性的選擇,常會發自內心地對此次承諾負責;相反,如果人們受到他人的威脅或者強迫等外在因素的幹擾,那麼即使對方暫時性地承諾你某件事情,也不會從內心深處對此承諾負責到底,當然也就不能更好地按照你最初的設想行事。所以,如果你想讓他人更好地為你服務,最好不要給其施加太多的外在壓力,應從對方立場出發,引其發自內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