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第四章 贏在擴張:資本發力,市場導航(11)(1 / 1)

市場奇兵:農民也能跑市場

市場競爭是殘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也有人說,市場是智者的天堂,是勇者的舞台。對於華西這支以農民為主力軍的隊伍而言,進入市場確實是橫在他們麵前的一座大山。

吳仁寶說:"市場不相信眼淚,但是市場相信產品和誠意,當年,華西村民往外地跑市場,沒有發達的信息和通信工具,靠的隻是自己的雙腿和嘴巴。人家一聽到是農民辦的廠,立馬就有兩個想法,一是產品是不是偽劣產品;另一個想法是推銷員是不是江湖騙子。但是,我們用誠心和過硬的產品打消了顧客的疑慮。"

農民上市場比其他人少了一些理論和技巧,但是,勤勞的華西人用質量開道,用誠心叩門,硬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殺出一條血路,並且總結出了一套具有華西特色的開拓市場的方法。

麵對客戶的冷淡,甚至白眼,銷售員要學會忍受,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當年,華西"鐵姑娘"趙毛妹,為了推銷襪子,親自帶一幫人到山西、陝西等地,挨家挨戶推銷。口渴了,腿酸了,被人拒絕了,沒有半句怨言。後來,在山西發生了車禍,趙毛妹受了重傷,動了大手術才搶救過來。每一個新項目投產,每一批新產品上市,華西首先會成立一支意誌堅定,具有拚搏精神的營銷隊伍,這些人是新產品突破市場的"排頭兵",也有人稱他們為"敢死隊"。華西人正是憑著頑強的意誌、昂揚的鬥誌一次又一次地打開市場,突破市場,最終占領市場。

選好領班人,形成幫帶學。一些村民常年跑市場,逐漸積累了豐富的市場經驗,成為華西推銷團隊中的領頭雁,每一個新的推銷員進入市場,都會安排一個"師傅",用"師傅帶徒弟"的方式,促進新隊員的成長,不僅僅是紙上談兵地理論指導,還有真刀實槍的推銷訓練。華西推銷團隊為華西產品走向全國市場立下了汗馬功勞。華西服裝公司總經理殷麗娟告訴我們,她就是從一個普通的業務員幹起的,當時也是跟著師傅跑業務,後來經驗豐富了,自己單槍匹馬拉來不少訂單。

進行市場理論知識的培訓。市場不相信眼淚,農民走向市場,僅有吃苦精神還不夠,市場需要能說會道、精明實幹、綜合素質高的人才,把沒有文化和知識的農民推向市場遲早會被"淹死"。華西從建村以來就重視對農民的教育和培訓,培養出了一支學習型的團隊。這個團隊,不僅能吃苦,還懂市場。在外界看來,他們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而是稱職的營銷人員。

農民進入市場,是一條艱難坎坷的路,也是中國新農村建設中農民告別貧窮,走向富裕,實現農村現代化、工業化與城市化的一條捷徑。如何引導農民進入市場是當前社會的一個重大課題,許多問題有待於我們去進一步研究探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