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1 / 3)

第12錢齣/通俗而非惡俗

不管是個人,還是集體,還是整個社會,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一些事物標簽化和局限化,嚴重的,甚至會蒙受嚴重不公,一個好端端的褒義詞生生被塑成了貶義詞,比如俗。

說文解字一番。看看俗的結構,一個人+穀=俗,人自然就是我們普羅大眾,穀是五穀,即為糧食。那俗的含義由此也呼之欲出了,何謂俗?人要吃飯就是俗。如何能不俗?不吃飯餓死,那倒的確是不俗。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你我這活在人世間的凡人,倒無一不俗,非俗不可。

自然會有人說這是強詞奪理,生硬拆字算個什麼本事,於是本部分的目的就清楚地浮出水麵了:我們要為俗大聲疾呼,我們要為俗擊節叫好,我們要為俗戴上那最美麗的花環,一切都是為了這我們最終的希冀和彼岸,就是,俗!

在百度詞條中,俗的前兩條解釋分別為:

社會上長期形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尚。風~。習~。約定~成(指某種事物是由群眾通過長期實踐而認定形成)。

大眾化的,最通行的,習見的:~名。~語。~曲。雅~共賞。

關於俗的種種:

習俗先於一切法律,自然勝過一切藝術(丹尼爾)。

習俗是另一種天性(蓋侖)。

可見,俗的一切源頭都是基於人性。所以,追本溯源,對‘俗’抱解釋不能一葉障目,以偏蓋全,讓“惡俗”成為“俗”的代言,是萬萬不公平的。

所以,“俗廣告”絕對不等同於“惡俗廣告”,它們之間的區別就在於,是否能夠獲得消費者的價值認同。

你可以說腦白金是俗廣告,但其絕對不是惡俗廣告。腦白金的背後代表了對送禮市場深刻的洞察,否則也不可能為史玉柱帶來第二次巨人崛起的機會。

俗是減壓的,俗是令人愉悅的

提起室內情景喜劇,最經典的還是非《我愛我家》莫屬,不過《武林外傳》的出現,相信也能讓梁左先生的在天之靈稍感欣慰,因為這的確也是一部相當優秀的“俗”喜劇。寧財神有段話說得很好:“喜劇沒有雅不雅的同題,隻有好笑和不好笑,你問我介不介意做俗的喜劇?我根本就不會做雅的喜劇。”

2012年,《泰冏》上映,導演是怖演《春光燦爛豬八戒》中豬八戒出名的演員徐崢,這是一部小成本的電影,成本隻有4000多萬元,上映前三周票房全線飄紅,沖破10億元!創下國產電影票房紀錄!被徐崢打敗的是馮小剛的《一九四二》。這是繼《唐山大地震》後馮導拿出的又一部良心之作,投資兩億元,陣容強大,華誼兄弟貼身護航,兩大好萊塢影帝加盟,可這部花費馮小剛和劉震雲19年心血的大製作最後還是敗給了“未被列入對手名單”的——《泰冏》……

徐崢自己很清醒:“我做的就是一個特別正常的喜劇,爆發成這個樣子,一定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這個社會的壓力,一定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他說的沒錯,現代中國人就是壓力大,競爭激烈,缺乏真誠,所以看到電影才能產生強烈的共鳴,仿佛這些故事中的人物就是自己。

正劇很好,主旋律也不錯,不過總不能天天看《甄擐傳》吧?

所以我們說俗可以融入世俗消費心理,於是可以調動人心。從電影文化的趨勢我們可以洞察到,當代人生活壓力巳經過大,大家都不希望再給自己找點沉重的包袱,而是希望能夠有更輕鬆的方式緩解生活本身的壓抑。大師們都已經說了,一切行業都是娛樂業,那廣告作為娛樂業的產品,自然也別太給消費者添堵了。

諸君且看腦白金每年換著法的讓老頭老太跳舞,今年埃及舞,明年天鵝舞,你說它俗吧,可是每次看到新舞種,還是會忍不住嘴角含笑,內心低訴:真是敗給你了。甚至看到老頭老太跳上了邁克的經典舞步,都還有點小小的驚豔,甚至多了點小小的期待,下次老頭老太換個什麼舞跳跳。

說道這裏,不得不說胡戈的英雄事跡。

自從他創造了一個血饅頭的故事之後,迅速成為網絡達人,服務的品牌也升級為七喜、QQ、1號店等不那麼“俗”的品牌,難道說這些品牌庸俗了?

非也,品脾依舊是原先的品牌,隻不過品牌洞察到了胡戈驚人的吸引力——惡搞!尤其在茫茫網絡世界,吸引眼球的內容營銷高於一切虛假的形式主義,點擊率才是唯一的標準,胡戈正是抓住了網絡人群的心理,才能創造出:洗衣機一髒想到了你的清潔劑,空調一髒想起你的消毒劑,馬桶一黃想到了你的威猛先生,詐騙短信一來想到了你的QQ手機助手,上了阿裏就想到你的《鞋襲——總統的反擊》,當然,飲料不忘點穿越的七喜。

世界的事,永遠都好像是硬幣的兩麵。當大導演義正詞嚴地嗬斥道:無恥!立馬都會有無數的擁躉者站在胡導的身邊,捍衛血饅頭的人文價值。

胡戈的導演身價巳經逼近一線導演的價格,為什麼會這樣?用胡導自己的話來解釋:大夥都別太嚴肅了。

俗是真誠的,不加掩飾的

阿迪王的前身是福建華珠鞋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其創始人丁建輝於2006年二次創業,彼時國內運動品牌的先行者巳經把市場蛋糕瓜分完了。安踏、匹克、361度、李寧、喬碼、沃特、德爾惠等,數不勝數。後進者要想生存,山寨是一條很無奈卻又很現實的選擇。

阿迪王最初帶給人的就是極致的惡俗氣質,從品牌名,到廣告語,到LOGO,無一不是極粗糙的山寨,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可言,自然也少不了大眾對其無情的嘲笑和吐槽: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雙阿迪王》、《今天我穿著阿迪王新款草鞋在超市教訓了兩個非主流》、《我終於按揭買了阿迪王》、《今天我給一個穿阿迪王的人擦了鞋》……“我們坐在高高的土堆上麵,聽媽媽講阿迪王的事情。我出生在一個不太普通的家庭,媽媽會預知術,在我小的時候,媽媽就常跟我說:‘在未來的世界,有一種叫阿迪王的東西成為比石油、黃金還重要的東西……’那時,我癡癡地聽著,一聽就到半夜,聽到入迷,任由鼻涕流到自己的嘴裏。長大後,我終於知道阿迪王是什麼東西。它是對於億萬人來說比自身生命還重要的神物……”

“我同桌跟我炫耀他老爸的蘭博基尼,我一腳就踩在他臉上,正當他一臉憤怒之時,突然表情變得很詭異,像看到了什麼極為恐怖的事情。‘你穿的是……是阿酷版限量阿迪王!”我優雅地點了下頭,無疑,在如此強烈的反差下,還能吐字如此清晰,也算人才了,他呆住了。接著,突然瘋子似地低下頭,想要親吻我的阿迪王,我不屑地一腳將他踹出門外。頓時雷鳴般的掌聲在教室內晌起……”

奇跡的是,在這樣的無情嘲笑下,阿迪王竟然完成了發酵。它索性一路惡俗到底,山寨到底,坦然接受惡搞,旗幟鮮明地表示“你有阿迪達斯,我有阿迪王,堆怕堆?”深耕三、四線市場,價格定位在200元以內,在李寧和安踏深陷庫存危機時,反而開始迅速成長,盈利大幅提升,甚至頻繁亮相國內外重大體育賽事,進入西甲和NBA……最後,雖然還是沒有逃過被收購的命運,不過價錢真心不錯,好歹是8億元啊!

俗可怕嗎?惡俗可怕嗎?

當然不!

蠃得廣泛的歡迎和群眾基礎是真本事!是品牌對消費者發自內心的尊重,消費者對這種尊重的回報自然是喜歡和購買。

俗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是接地氣的

說到俗,免不了要提春晩,要是不說春晩俗簡直是沒天理,可就是這樣一個每年定時定點讓人罵得狗血噴頭的“劣質產品”,就那麼一年一年地順順當當地走了下來,看的人也沒見少過,收視率還穩居所有電視節目之首,廣告費還越賣越貴。那你說這是為什麼呢?

說到春晩,免不了要提趙本山。趙本山嚴格意義上可算是多棲大腕,晩會上演小品,線下有劉老根大舞台,而《鄉村愛情故事》續集更是一部接一部,可這十多年來,極端地說,春晩就等於趙本山,大家看春晩就等於看趙本山,於是趙本山和俗的關係,也愈發地緊密不可分割。當然,現在這個帽子扣到了郭德綱頭上。

2012年2月,趙本山做客郭德綱的訪談節目《郭的秀》時,對於俗的話題做了這樣的解答:“我呢就是個俗人,我自己知道,我永遠雅不起來。但是呢,我知道我自己不庸俗。本身呢沒有俗就沒有雅,我們不要用一種雎的眼神來蔑視俗。這個俗呢你離不開,就像我吃什麼都沒有吃東北的大醬香,因為你吃慣了。你讓我去高雅我確確實實很費勁,我不是幹那活的。我希望將來我也能讓自己雅起來,但是我不能讓自己假起來,我一旦讓自己假了,那雅也不存在了。”

看看趙本山的小品和二人轉你就知道,什麼是“喜鵲蛋”——讓你爆笑不止的那枚快樂之蛋。趙本山也被人說俗,二人轉原本就是東北農村田間地頭的一種藝術形式,在東北有“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之說,可見,二人轉的群眾基礎是多麼的厚重。

趙本山自己非常清醒,他在多次接受采訪時都普說過:“我的藝術生命是人民給的,我的創作來源於普通東北鄉間,我就是個農民,離開人民我什麼都不是!”假如你是東北爺們,可能你聽不懂周立波的滬語段子,更對黃子華的棟篤笑會一頭霧水,但他們都有極強的生命力,他們都深深紮根於自己的土地之上,和他們的目標用戶沒有半點距離。

同樣的道理:奧格威反對那種文辭華麗、內容空洞的“文學派”廣告,提出“不要試圖把廣告喬裝成文學作品”。相反,他很欣賞霍普金斯的觀點,“高雅的文字對廣告是明顯的不利因素。精雕細刻的筆法也如此,它們喧賓奪主把對廣告主題的注意力攫掉了。”因此,奧格威強調:“不要用最高形容詞、一般化字眼和陳詞濫調。要有所指,而且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