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的本質就是“勸”和“誘”
美國。市郊的荒蕪沙漠裏,警官大衛·米爾斯拔出槍對準了嫌疑犯約翰·杜。另外一名老警官威廉.沙摩塞在旁邊苦苦勸說他不要開槍:“如果你殺死他,他就贏了。”米爾斯經過苦苦掙紮,最後還是一槍爆了杜的頭。
這是電影《七宗罪》的大結局。
連環變態殺人犯社,連續犯下五樁罪行,分別是:
因為貪食(Gluttony)而死的肥胖男子。
因為貪婪(Greed)而死的富有的辯論律師。
因為懶惰(Sioth)而被綁床上一年奮奮一息的男子。
因為淫欲(Lust)而死的嫖客。
因為傲慢(Pride)而死且被毀容的模特。
杜殺死了米爾斯懷孕的美麗妻子,聲稱自己犯了嫉妒(Enyy)的罪,米爾斯痛苦掙紮之下也如他所願,因為憤怒(Wrath)槍殺了杜,也完成了杜的最終計劃——七宗罪。貪食、貪婪、懶惰、淫欲、傲慢、嫉妒、憤怒。這就是13世紀道明會神父聖多瑪斯.阿奎納列舉出人類7種原罪惡行的表現。人類一切罪惡,皆由這7宗黑暗的欲望所致。
放輕鬆,今天這裏沒有宗教變態連環恐怖殺人犯,也沒有7位受害者,但有些東西依然存在,那就是貪食、貪婪、懶惰、淫欲、傲慢、嫉妒、憤怒的,7宗罪。
7宗原罪,7種欲望的極端表現。宗教讓人修行,降低甚至滅除欲望,耶穌基督也經曆過清教時代,然而馬丁·路德倡導的新教大力推動資本主義發展,告訴人們,財富是上帝送祭人類的禮物,追求財富並不可恥,遺棄上帝的饋贈才是可恥的。
佛教要求修行者跳出紅塵,佛祖苦修,在菩提樹下開悟,原來苦行僧並不是修行的最上品,入世說法,讓更多人接受佛教思想,接受信徒們供奉的鮮花、寶石、精美器具,令佛、菩薩更得人心。
滅人欲存天理的說法在中國流行過一陣子,如同清教主義流行一樣,很快就淹沒在曆史的塵埃中了。可見,即便是上帝和佛祖,也並沒有讓人類滅絕一切欲望,甚至在適當的尺度內鼓助人類追逐財富。所以合理範圍之內的欲望,是被神祇允許的,除非’這欲望極端到罪惡的泥潭中無法自拔,成為阻礙人類社會進步、妨礙大眾安全的犯罪,才會受到懲罰。
《夢的解析》是偉大的醫生弗洛伊德的筆記體著作,在這部舉世聞名的著作尹,弗洛伊德用“性”這一動物繁殖的根本性要素解釋一切正常人和非正常人夢境的含義。各種稀奇古怪的夢境所表述的有虛榮、焦慮、愛慕、恐懼等現實中的情緒。
醫生將這一切的根源歸結於“性”,即人類繁衍的必要,愛好美食,是因為美食可以吸引異性的注意力,雄性猴子會帶著香蕉送給愛慕的雌性博得好感,人類也是如此,現如今流行的一句話餐桌旁邊就是床鋪大約也可以說明這一點;之所以貪婪,皆因取得豐沛物質財富之後,才能有更強的求偶能力,雄性企鵝總是把收集到的石子展示給雌性,那些收集不到石子的雄性企鵝甚至會偷盜其他企鵝的“財富”;懶惰則是顯示自我價值和地位的一種表現,瞧,我什麼都不用幹,就有人為我提供各種服務,我很牛哦,快點選擇我做你的配偶吧;傲慢往往意味著高責的身份和社會地位;嫉妒是競爭的一種,往往是激烈對抗的第一步;憤怒則是無法得到或者是失去的情緒表述;而好色,這確實就是赤裸裸的本能。
商業的價值和意義在於滿足人類的需求而不是鼓勵罪惡
人,是萬物的尺度,人是檢驗、衡量一切的尺度,人的欲望是需求還是罪惡,從其行為是否符合社會道德法律法規就能看清楚。
當供給足夠豐沛的時候,營銷工具成為提醒人們、教育人們關注自己欲望的鬧鍾,這一節,我想告訴你的是兩個字:“勸誘”。
勸是推動,推動催促他(她)張開眼睛,注意你要給的東西;
誘是拉動,你要給的東西充滿魅惑,吸引他(她)的視線。
先讓他(她)注意到,再利用產品本身傳達的魅惑吸引他(她),這種推力和拉力雙管齊下的手段,就是勸誘。請注意,勸誘不是勾引,勸誘是從容的、巧妙的、精致的、性感的、和煦的。勾引則是焦躁的、簡單的、粗糙的、赤裸裸的、刺激的。二者的根本差距在於,勸誘是符合社會規範的;而勾引往往蘊含著罪惡。
廣告的勸誘,就是一種直擊消費者內心的說服行為,傳遞產品或服務信息,說服購買,一方麵將產品的獨特利益點放大化,一方麵通過各種手段來賦予其強大的內涵,像一把利劍刺入消費者心中。用商品的功能和優點滿足或引發受眾的相應需求動機,促進認知和購買。
廣告的說服就在於通過有效的訴求,使消費者對商品或從原有的否定或消極態度轉變為肯定或積極態度,或者從原有的少許肯定的態度發展成更肯定的態度,最後促使購買行為發生。或者說,勸誘就是把消費者本我裏麵的罪惡因子,通過各種方式慢慢地使其浮現出來,進而促使消費者,或者誘使消費者進行自然購買的行為。
勸是說服,是引導;誘是吸引,是拉近
勸誘,又因其具體表現方式的不同分成勸說和誘導兩類。
勸,是說服,是引導。
我不會聽你的,除非你是對的。
勸,是通過強大的拉力進攻消費者,告訴消費者:“來買我吧,不買我你就是傻子。”
是通過各種手段給消費者一個購買的理由,一個無法拒絕的理由,其實也就是消費者向自己內心的罪惡屈服的過程。
勸說是個老行當,有久遠的曆史了。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活躍著這麼一幫吃飽了沒事幹、周遊列國憑自己三寸不爛之舌和一手好文章到處遊說的聰明人。以蘇秦張儀為首的這幫盲流,我們稱他們為說客,好聽點的叫縱橫家。聽聽,縱橫四海,遊說天下,霸氣十足。戰國時人景春說:“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合縱,嫉妒和恐懼的產物
什麼是合縱?戰國時期秦國一家獨大,故蘇秦遊說六國諸侯,要六國聯合起來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國土地南北相連,故稱合縱。合縱,即“合眾弱以攻一強”,聯合許多弱國抵抗一個強國,以防止強國的兼並。為什麼合縱得以成功?因為有秦國這樣一個強大的西邊鄰居,沒有一國不寢食難安的,簡單來說就是羨慕嫉妒恨。看著手癢癢,打又打不過,怎麼辦?
而合縱,正是精準打動他們的產品。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好漢三個幫,在國家的地緣政治上,更是如此。後世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的“東聯孫吳,北拒曹操”,也是合縱的經典戰略。
連橫,貪婪和傲慢的果實
連橫,是對抗合縱而生的產物。“事一強以攻眾弱”,六國分別與秦國結盟為東西向的聯合,就叫連橫。六國合縱聯盟並不是鐵板一塊,一個人尚且有趨利避害之心,更何況是一個封建君主製的國家。國家利益的取舍,萬千子民的生活,包括君主個人的性格癖好,都是可以好好利用的突破口。
看看張儀是怎麼說服楚王的:
晉見楚王時,他說道,七雄之中以秦、楚、齊最為強大,三者之中,又以秦國最強,齊、楚兩國相當。如果楚秦聯盟,則楚強;反之,如果齊秦先聯盟,則齊強。所以,楚國最好的出路隻有一條,就是與秦聯盟。(這是擺事實講道理。)
他又許諾,在楚國與齊國斷交並同秦國結盟之後,秦國會把商、於之地六百餘裏歸還楚國。(這是談條件許承諾。)
結果呢?楚王被眼前的利益所動,不顧眾大臣的反對,授張儀相印,與齊國斷交。這也是隨後一係列事件的開端,張儀隱身,楚王罵齊,齊秦結盟,張儀謊稱哪有六百裏隻有六裏,楚王大怒攻秦,大敗於齊秦聯軍,損兵八萬。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縱也好,橫也罷,縱橫家隻字片語之間決定幾個王朝興衰命運的背後,隱藏的是効誘的智慧。
消費者態度的形成有幾方麵,一部分消費者是依據親身的經曆,或是觀察身邊的環境學習而得,也有一部分迫於群體的壓力及意見領袖的指引,或是通過滿足消費者自身的需要而形成態度。
一般來說,消費者態度的形成分為三個階段:依從(迫於壓力);認同(情感聯係發生改變);內化(價值觀發生變化)。
根據消費者態度形成的規律,我們可以抓住時機將効誘分階段循序進行,將廣告說服策略做相應調整。當消費者的觀念認同了廣告觀念的時候,消費者就巳經被說服,從而心甘情願地變成了廣告產品的代言人。
下麵我們就來看看,一個優秀的說服,具體應該怎麼實施。
直截了當,並且有效
不要那麼多花花腸子,也不要那麼多拐穹抹角,給消費者最直接的理由擊中他們!轉化他們!
案例6-1甲殼蟲
看看這則德國大眾甲殼蟲的廣告。
“Think Small.”
想想還是小的好,再買大車,你是傻子嗎?
案例6-2迪奧
Gold is cold.(黃金太冰冷。)
Diamonds are dead.(鑽石沒生命。)
De Beers.(崩潰了。)
A Limousine is a car.(賓利又如何,不過四個輪子一個蓋子。)
DontPretend.(不要再掩飾自己的內心了。)
Feel what’s real.(感受最真實的存在。)
This its what I like.(這才是我喜歡的。)
看完這個再買黃金鑽石豪車的,你們不鄙視自己麼?
案例6-3雪碧
最直接還屬這句:Obey your Thirst.(服從你的渴望。)
從了吧,別裝了,渴了,請喝雪碧。
你需要我,因為我更好
我們都聽說過木桶理論,木桶的最短一塊木板,決定了能裝多少水,所以要多裝水先補短板!從某些角度上說,這句話沒錯,但在營銷傳播上,我們需要的是長板理論。
怎麼才能多裝克水?加長你最長的木板,然後把木桶斜過來!
以彼之長,攻敵之弱;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甚至王婆賣瓜、自賣自誇都是這個道理。把你的優克放大放大再放大,直到光輝耀眼晃瞎了對手為止。要讓消費者表明自己更好更牛有太多的方式,這裏隻試舉一種,即對比廣告。
案例6-4寶潔
寶潔就是玩轉對比廣告的個中行家。
舒膚佳:通過顯微鏡下的明顯對比,使用舒膚佳比使用普通香皂皮膚上殘留的細菌少得多,顯示了它強有力的殺菌能力。
佳潔士:用雞蛋的兩半來對比,“雞蛋為什麼會一半變軟了呢?”“因為一半受到了酸的腐蝕,就像我們的牙齒,時間長了不注意保護也會像這個雞蛋一樣。”嗯,不用佳潔士,我的牙齒一個禮拜就蛀光光了。
潘婷、海飛絲:以前我的頭發如何如何,現在我的頭發如何如何……以前我的頭發都是頭皮屑,都不敢穿黑衣服出門,現在衣櫥裏隻有黑衣服啦!你是蝙蝠俠麼。
擺清事實,講清道理
還是回到那該死的理由上來。
有時候大聲向消費者呼喊“我更好!我更強!”巳經不夠了,他們百毒不侵,他們視若無睹,要摧毀他們,得拿出更強力的武器,比如數字。
數據!數據!
數據是一切的根本,具體的數字,遠比一個模糊的概念量詞強大。模糊的形容,總是給人以不安全感,尤其在中國這樣一個千年中庸,以意境、妥協、左右逢源為美的國家中,更是如此。
對於死理性派來說,數字就是一切。不要告訴我天很高,我想聽到的結果是兩者之間平均距離是384400公裏;不要告訴我地好深,我想聽到的結果是地球平均半徑是6371公裏。
同理,不要告訴我你的車跑得很快很快,我想知道你的車0~100公裏加速是4.5秒還是9.5秒;不要告訴我你的相機成像逼真,我想知道你的相機像素是200萬還是2000萬。當客戶沒有理由信任你時,公開的數據是最有說服力的勸誘。
案例6-S利樂
你看到的隻是一包牛奶,保護這包牛奶的利樂擁有全球5000多項專利。
為確保品質,每一個利樂包裝,
都藏有你想象不到的技術含量。
作為全球領先的液態食品包裝及加工設備公司,
利樂已在全球10個國家投建了19個研發中心,
擁有1000多名優秀的工程師,
他們將理念轉為工業化解決方案,為利樂帶來5000多項食品安全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