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高科技研發與教育發展脫節(3 / 3)

三、教育與高科技發展脫節

在高等教育迅速發展的同時,印度初等教育發展依然嚴重滯後。在各類教育機構中,除少數幾個教育機構質量較好外,大多數教育機構的質量並不令人滿意。曾經走在發展中國家前列的印度高等教育,為印度社會經濟和科技特別是高科技發展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但是長期以來,印度高等教育發展卻存在與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嚴重脫節的問題,使印度社會中既存在著高等學校畢業生大量失業的問題,又存在著高科技人才嚴重短缺這樣看似矛盾的現象。

1.高等教育結構不合理

長期以來,在對待高等教育的科目方麵,印度社會中普遍存在著重文輕理的觀念。因此,印度高等教育機構中選修文科的學生占學生總人數的比例都超過40%。這個比例大大超過印度社會經濟發展對文科畢業學生的需要,這樣必然造成大量高等學校的文科學生畢業後就失業的問題。而高等學校的理工科特別是工科學生在畢業後大多數都能找到一份工作。而大量的文科學生即使在畢業後能夠找到一份工作,但是這份工作卻與自己在學校學習的課程根本不相關,因而在這些文科畢業生中大量存在著學非所用和用非所學的嚴重問題。甚至一些高等學校的理工科學生在畢業後在就業中所從事的工作,也不一定都是自己在學校所學習的專業。如一些在高等學校學習建築工程的學生,畢業後很可能去了軟件開發公司。因此,在高等教育機構中,無論是文科還是理工科,都存在著程度不同地脫離社會實際的問題。隻不過這種問題在文科教育中更加突出罷了。

2.對高新科技人才的需求猛增

高新科技迅猛發展,正滲透到人類社會的方方麵麵,影響著社會經濟發展的每一個領域,推動著一大批具有高新科技知識的高新科技產業部門迅速產生和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生物技術產業、空間技術產業、原子能產業、海洋開發產業等高新科技產業應運而生、迅猛發展。甚至在這些新技術產業中,又形成一些相關產業。如在信息技術產業中,通訊電子產業、網絡服務產業、軟件研發產業、呼叫服務行業、信息數據產業、產品設計產業、谘詢服務產業等等相關產業已經逐漸產生,並獲得迅速發展;在新能源產業中,原子能產業、風能產業、太陽能產業、生物柴油產業、海洋能產業等等,也不斷產生並逐漸發展。隨著科技不斷發展,還將產生許多高新技術產業。過去,誰能想象,網絡產生後會引起教育、通訊、媒體、廣告、娛樂等行業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眾所周知,這些高新技術產業的產生和發展,都需要大量具有高新技術知識的專門人才。如僅在軟件開發產業和呼叫外包服務產業中,印度就有上百萬人在這類高新技術產業中就業,從而使其成為一個重要的產業。目前,它們每年為印度獲得500多億美元的外彙收入。然而,在這些高新技術產業中工作的絕大多數人,並不是從印度高等教育機構中培養出來的高級專門人才。他們往往隻是經過私人培訓機構的簡單培訓,而沒有經過正規高等教育機構的專門培養。

3.高級科技人才嚴重短缺

高新科技的產生和迅猛發展,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逐漸產生和迅速發展,推動著傳統產業發生著極為深刻的變化。農業生產在變,工業生產在變,運輸業在變,銀行業在變、零售業在變,通訊業在變,教育行業也在變,所有產業和行業都在變。傳統產業和行業的這種變化,使在這些傳統產業和行業中工作的人員的知識陳舊率上升,難以適應這種變化的要求,迫切需要大量能夠適應這些變化的新人加入其中,以使這些產業和行業能夠適應高新科技帶來的諸多變化,從而促進這些行業進一步發展。而印度的教育機構特別是高等教育機構並沒有馬上適應這種變化,沒有大量培養科技特別是高新科技發展所需要的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從而造成高新技術人才嚴重短缺。如盡管印度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較好,然而它們也必須麵對缺乏懂得國內風險投資企業操作的人才問題。印度大多數風險投資企業的職員都來自公營銀行或是從管理學院畢業的新人,雇傭這些人的企業一般不具備在高科技領域創設新公司的能力和知識,因而導致印度出現高新科技人才短缺的問題,同時也嚴重影響印度科技特別是高新科技的發展。實際上,在印度,高科技人才短缺,熟練勞動力也嚴重不足。熟練勞動力短缺問題,正日益成為可能拖累印度經濟增長的一個潛在因素。印度工商聯合會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稱,印度多個行業正麵臨著嚴重的人才短缺。在金融領域,融資專業人才的缺口為50%,信息技術人才的缺口為65%,風險評估師的缺口為75%,財務分析師及理財經理的缺口則為80%,而經濟分析師的短缺則高達90%。在被譽為朝陽產業的生物科技領域,博士和博士後等高精尖人才的缺口高達80%,食品生產和醫療衛生等領域的人才短缺現象也相當明顯。預計在未來5年內,這一情況將變得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