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章 大力培養高科技人才隊伍(1 / 3)

要發展高科技,需要建立眾多高科技研發機構。要使這些研發機構成功運轉,並取得更多的高科技成果,關鍵在於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質的高科技人才。獨立後,為了促進科技特別是高科技發展,印度政府特別重視科技人才特別是高科技人才的培養。1983年“技術政策聲明”指出,“把研究與開發,科技教育和高水平人才培養放在重要位置”。印度政府特別重視高等教育發展,並重點建設一批高等教育機構,為印度高科技發展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科技人才,從而也為發展中國家既要辦大教育,又要培養高級科技人才,走出了一條具有印度特色的道路。因此,一個發展中窮國在辦大教育的同時,大力發展高等教育,特別是辦好若幹重點大學,盡快培養一大批優秀高科技人才,促進高科技發展,這是印度高科技發展的重要經驗之一。

一、政府重視高等教育發展

獨立後,為了不斷提高人們的科技文化水平,印度政府重視教育發展,不斷增加對教育的財政投資。但是,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窮國,在社會經濟發展初期,為了促進科技人才的培養,印度政府沒有能力普及全民教育,不得不暫時犧牲一點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首先特別重視高等教育發展;為了加速高科技人才的培養,印度政府也沒有能力辦好所有大學,因此,不得不強調首先辦好一批重點大學。

1.不斷增加對高等教育的投資

辦大學,發展高等教育,需要招聘大量學識豐富的高科技人才作為教學人員和科技研發人員,還需要修建大量用於教學科研的大樓,並購買大量用於教學科研的先進設施。所有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隨著科技不斷進步,辦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需要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多。作為一個貧窮的發展中國家,對發展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所需要的巨額經費,主要隻能靠政府投資來解決。因此,獨立後,印度政府不斷增加對教育發展的投入,使教育投資在政府支出總額中的比例不斷提高,最高時這個比例曾經接近5%;為了保證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印度在不斷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時,使高等教育在政府教育支出中長期占有1/4的較高比例,最高時甚至超過1/3。高等教育經費在政府教育支出中保持較高比例,使印度高等教育經費隨著政府教育支出不斷增加而增加,從而為印度高等教育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長期以來,印度高等教育入學率都處在發展中國家前列。

2.注意辦好一批重點大學

為了促進高等教育發展,獨立後,印度政府不斷增加高等教育投入,興辦了一大批高等教育機構。除興辦一大批綜合性大學外,印度還設立數量眾多的高等學院。雖然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斷增加,但是依然難以滿足高等教育發展對資金投入的需要。為加速高科技人才的培養,獨立後,印度在大力發展高等教育的同時,不得不把重點放在建設一批重點大學上。除加強如德裏大學等幾個有相當基礎的老牌大學,為適應獨立後社會經濟發展特別是高科技發展的需要,印度政府集中投入建立起幾個新型重點大學,如尼赫魯大學等。印度政府還按照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模式,在印度設立印度理工學院,並在全印其他6個城市設立分院。該學院完全按照美國模式,嚴格聘請最好的老師,嚴格招收最好的學生,實行最嚴格的教學方式,傳授最先進的教學內容,開展最先進的科學研究,使該學院的畢業生甚至可以與歐美著名大學的優秀畢業生相比。現在,該學院的學生每年還沒有畢業就被西方國家的跨國公司搶空。為了促進知識經濟發展,把印度建設成為一個創新型國家。印度政府強調,要進一步確立大學在國家科學研究體係中的地位,全麵提升大學和科學機構的基礎設施,在全國範圍,重點支持至少25所大學和25所技術學院,全麵提高其研究和教學水平,中央政府應根據科學的發展,在大學建立一批新的學科和院係,長期支持大學的科學研究,特別關注工程和醫學院校的現代化建設。創立不久的印度創新管理商學院是一所學術自由的學校,學生說,隻要能自由思想,創新就會信手拈來。該校的校訓:“我們為印度思考。”

3.強調大學在科技發展中的作用

長期以來,印度政府都強調大學在科技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認為大學培養人才,創造思想,推動社會進步。即使在科技不斷發展的當今,印度政府仍然重視大學在科技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為了促進知識經濟發展,印度政府要求國家研究機構的科學家更多地參與研究生的培養和教學工作,進一步加強國家科學研究體係與國家教育體係之間的聯係,以推動大學科學研究的長期複興,要克服社會和經濟的障礙,保證最優秀的學生接受大學教育,滿足涉及國家利益的衛生、教育、農業、工業和國防等領域的人才需求,特別是生物多樣性和傳統知識等領域的特殊人才。高等教育為印度科技發展提供了有效的人才儲備,如1980年代確定發展生物技術戰略目標後,印度首先啟動的是人力資源發展計劃,通過各類獎學金每年培養研究生1000多人。在20年裏培養了1000多名科學家,他們都有在美國或歐洲實驗室進行短期或長期培訓的經曆,成為推動印度生物技術發展的中堅力量。為提高大學科研水平,印度大學基金委員會還陸續推出一些新計劃,探索新形勢下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促進教育與基礎研究、科學與技術、純科學與企業研究之間的銜接與整合,培養生命科學領域所需要的科學和技術碩士。印度2003年科技政策明確提出,要在理論和實踐上明確大學在國家科研體係中的重要地位,強調科學研究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和基礎作用,保證學術機構和研發機構的自主性,使它們開展高水準的創造性工作,將某些領域的研究工作提高到更高的國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