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晚境的張愛玲,沒想到與自己早年文章中的一項喻比,產生了切膚的聯係--臭蟲,這微小而生殖力異常旺盛的小東西,不知是在真實中,還是在她的臆想中,與她緊緊糾纏了數年時光。為了躲避這防不勝防的苦惱,她從1984年8月到1988年3月的3年多時間裏,不停地輾轉於洛杉磯的各大汽車旅館,在她的大量崇拜者的視線之外,過著近乎流浪的狼狽生活。
逢到條件讓她滿意的汽車旅館,就多住些時間。碰上不滿意的,可能早上搬進去,次日就打包離開。好在豐厚而穩定的稿酬,保證了她遷徙輾轉的可能。但是這樣的頻繁遷徙,使得她不得不不斷地丟棄身邊之物,以盡量減少負累。主動與被動的,她與許多東西分離開來,隻落得越來越簡潔的行李與越來越清瘦的孑然一身。
她購置的物品多是一次性的,可以隨時丟棄而不用心疼,她也不讓自己與這些外物發生緊密難舍的感情。她長年使用一次性碗筷,腳上的毛拖鞋感覺髒了,就馬上丟棄。《〈海上花〉列傳》的英譯定稿就是在頻繁的搬家中丟失了,隻剩下回目和英文短序。為了穩妥起見,她在韓國城租了一個小儲物櫃專門用來存放文稿,登記表上填的是林式同的名字。這個儲物櫃後來成為了向世界輸送張愛玲遺作的“寶藏箱”。
張愛玲不喜歡繁瑣的家務事,汽車旅館正好滿足了她的這一要求,每天有人負責打掃房間收拾床鋪,定期換洗衣被。可是,她的移民證被清潔工偷去了,連“身份”都要離她而去了。隻有臭蟲,一直不離不棄地跟隨著她。
每每在燈下,她睜大眼睛,靠並不明亮的視力和感覺的指引,費力地尋找這微小到仿佛無形之物。這段時間,沒人可以主動聯係到她,即使打來電話她也不接。她在與夏誌清中斷聯係兩年後,給他寫了一封長信,信中說到她的頻繁搬家,看病,忙於應付生活中瑣屑的煩惱,剩下的時間隻夠用來睡覺了,以至於很多信件都沒有拆開。夏誌清1985年寄的信,她兩年後才僥幸看到。
除了承受蚤子的不斷攻擊,她還要忍受不時襲擊而來的身體的病痛。為了申請美國政府的醫療福利,她不得不坐車去下城移民局重新辦理入籍手續。高高瘦瘦的她,以突兀的裝扮站立在一群中南美的偷渡客中間。生活的煩惱真的如蚤子那般,微小卻如影隨形,讓人難以承受。其境其景,不無淒涼。
1988年秋天,張愛玲從洛杉磯的山穀區寄信給林式同,長期困惱她的“臭蟲”終於離她而去了,她請他幫忙找一處固定住房。在一篇寫洛杉磯的散文《1988至--》中,她描寫了山穀區的街景,路上基本上看不到行人,隻有一個矮胖的女店員穿過街去買冷飲和速食品,雙手捧著跑回來,這一幕讓她想起了當年戰亂宵禁時的景象。
這個闊大而又雜亂、現代而又荒涼的都市,極其適合她在人群中隱藏自己。沒過幾天,張愛玲又從洛杉磯下城的一家汽車旅館寫信來,請林式同盡快幫她找到房子。可是沒等林式同聯係妥當,她已經在距離那家汽車旅館不到一裏的地方找到了一家公寓,在這裏住了大半年光景。
這時在台灣,張愛玲熱已經如火如荼。女記者戴文采為了掌握張愛玲在美國生活近況的鮮活資料,竟然在這家公寓附近花幾百美元租了房間,每天潛伏在附近,翻找張愛玲丟出來的生活垃圾,研究她的生活狀態,並據此寫成了一篇文章,在台灣引起轟動。文章充溢著對張愛玲的崇敬之情,感歎見到張愛玲的第一眼,仿佛看見林黛玉活生生地從書本裏走了出來。
水晶在與宋淇書信來往中得知張愛玲為蚤子苦惱,患上了皮膚病的情況,寫了一篇《張愛玲病了》在台灣媒體上發表,也引起關注。這些令張愛玲十分惱火,宋淇也感於水晶行為的不妥,立即與水晶斷交。
張愛玲不願意再回到聚光燈下,接受公眾目光的烘烤。半年後,她再次拜托林式同找房,隨後住進了他建造在不遠處的公寓樓群,住進一套一室一廳的房子,雖然房租稍貴,可搬家已經搬得筋疲力盡的張愛玲,再不想四處流徙了,在這裏住了兩年半時間。她拜托林式同千萬為她的這一住所保守秘密,信箱還保留在威爾考克斯街的那一個。
這一帶聚居著許多外來的拉丁族裔人,市景與治安有些混亂。張愛玲在街上被人撞倒,她拖了一個月才去照X光片,結果肩骨斷裂,有人問起這事她也不願深談,隻在給姑姑的信中淡淡地提到,“這些偷渡客多是鄉下人,蠻撞有力氣。”她出門都是坐公交車,與底層的偷渡客、流浪漢、工人、酒鬼擠在一起。而她自己裝束怪異,手提紙袋,也仿佛是四處浪跡之人。她容身在駁雜的人群之中,沒有一個人真正地認識她。
在中斷聯係很久後,她突然給弟弟寄回了一封信,“我十分慶幸叔叔還有產業留下給你。”她不知道,弟弟擁有的僅僅是一間14平米的小屋子。父親留下來的青島房產早已被政府收去,弟弟從銀行出來後,在中學、小學任過教,收入微薄,所有積蓄加起來還不夠娶個老婆,以致到老仍孑然一身。張愛玲曾對弟弟說,“一個人假使沒有什麼特長,最好是做得特別,可以引人注意。我認為與其做一個平庸的人過一輩子清閑生活,終其身,沒沒無聞,不如做一個特別的人做點特別的事,大家都曉得有這麼一個人,不管他人是好是壞,但名氣總歸有了。”可惜她的弟弟沒領會這番話的精髓,一生平庸無奇。而她,也確實以自己近乎極端的幽閉方式,使自己成為世人眼中“特別”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