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家因為手顫來門診看病。家裏人告訴我,老人家以前是個領導,退休後心理調整不過來,經常發脾氣,最近幾個月開始出現手顫。在其他地方看了,說是帕金森,吃了很長時間的藥也不好使,隻好換家醫院碰碰運氣。我詳細問了老人家的其他一些細節,然後讓他去抽血做個檢查,結果一出來,果然不出我所料:甲亢!對症下藥後,老人家的手顫不久就消失了。其實手顫一般的原因也就是幾個,關鍵看你想不想得到,想不到,治療的時間和金錢就隻好白費。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會,在情緒非常激動,或者體質非常虛弱(比如做完手術、重傷大量失血等等)的時候,手部會出現劇烈的顫動,以至於想拿件東西都變得非常困難。不過這種手顫手抖是正常的,你可以將之視為“行為的失態”,而不算什麼疾病。人一生之中,這樣的失態可能也就那麼幾次,等體質恢複了,或者情緒平穩下來,手顫自然就會消失。隻有那些經常出現的手顫抖,才是需要注意的疾病。
導致手顫的疾病主要有三種,帕金森最嚴重帕金森病或者帕金森綜合征老年人最愛得 帕金森是英文Parkinson的音譯,這個病是由一位名叫Parkinson的外國醫生首次發現的,他還發表了論文,所以他就擁有了命名權,能夠使自己的名字永遠地流傳千古,永垂不朽。老年人一旦出現反複的手顫抖,首先就得考慮是此病。這種手顫有個特點:手不動的時候會顫動,一旦運動起來,手顫反而會立刻減輕甚至完全消失,醫學上有個專用名詞來稱呼這種現象,叫做“靜止性震顫”。除了手顫,這種病的患者還有兩個典型的特點:肌強直、運動徐緩。肌強直的意思是,病人的肌肉明顯比正常情況下緊張,醫學上叫做“肌張力增高”。要判斷也很容易,把病人的胳膊放平在桌子上或者床上,然後讓病人放鬆心情,並盡可能地放鬆全身肌肉,再抓住病人的胳膊,做一做屈伸的動作。
如果是正常人,隻要告訴他“把肌肉放鬆”,再抓住他的胳膊做屈伸動作時,他的肌肉就會非常輕鬆,不會感到有什麼阻力,毫不費勁。但帕金森的患者就不行,即使他不斷地口中念念有詞“放鬆,放鬆”,但由於疾病的原因,他的肌肉還是無法完全放鬆下來,仍然保持緊張的狀態,這時其他人抓住他的胳膊做屈伸動作時,就會感到明顯的阻力。運動徐緩就是病人的活動會非常緩慢,就如放電影慢鏡頭一樣。你可以直觀地這樣來理解:由於病人的肌肉無法放鬆下來,一直處於緊張狀態,自然地,做各種動作時就沒有那麼靈活,無法那樣隨意。踢過足球的人應該很容易明白這個道理在上場前必須要做一會兒熱身運動,否則上場後就會感到肌肉僵硬、緊張,做起各種動作來會明顯地慢上半拍,什麼漂亮動作都做不出來。
運動遲緩具體的表現不僅僅表現為病人起床、翻身、穿衣服等都放慢鏡頭,還表現為以下兩個特征:一是麵具臉:由於病人的麵部肌肉運動也很遲緩,結果自然無法做出各種豐富的表情,整張臉會顯得非常嚴肅,毫無生氣,就像戴了張麵具一樣。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時,拳王阿裏親自點燃了主會場的火炬,通過電視特寫,你能看見他的動作非常緩慢,而且一張臉也毫無喜悅之情,嚴肅呆板,沒辦法,這哥們就是個帕金森病人。二是“寫字過小症”:讓病人在紙上寫上幾十個字,一開始病人還會寫得比較工整,字體也挺大,但越往後,字就寫得越小,直到小得無智慧 切的聯係。真 法再寫下去為止。這自然是手部肌肉運動遲緩所致,這個檢查,也是判斷病人是否患帕金森必須要做的檢查之一。為帕金森的把握就有九成以上了。如果還吃不準的話,可以在醫院裏做腦部的PET等檢查,不過價格非常昂貴,起碼得元至元以上。總結一下,帕金森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靜。畢竟,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肉緊張,這些都和“靜”字有密最後再提一下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綜合征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