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那些抑鬱症、焦慮症患者,這些人的中樞神經係統的領導們,要麼長期緊張,要麼總是心煩意亂,腸道神經感受器發來的信息,更加是聽都不想聽,總是置之不理。這些人,除非是腸裏的食物殘渣實在是太多了,否則如果隻是正常的數量,那他們自己根本感覺不到便意想想“充耳不聞”“視而不見”這些成語,你就能夠理解我的意思。還有一些原因:有些病人因為肛門那裏有病,比如痔瘡、肛裂等,一排便就痛得不行,所以每當便意傳來,就隻好強行壓製,不予批準,久而久之,神經感受器的積極性也給打擊得“奄奄一息”。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想拉就拉,這就是治療之道。如果有痔瘡、肛裂什麼的,就盡快去把它治好。就這麼簡單。食物殘渣在大腸裏是慢慢地向前蠕動,最終到達肛門附近才可能排出。要向前就得有動力,這個動力從哪裏來?一方麵是腸子本身的蠕動,另一方麵得靠腹肌、膈肌這些附近的肌肉收縮,從而對腸子產生擠 壓的力量,這也是重要的動力來源。如果體質很虛弱,這兩個動力都不足,那就肯定會引起便秘,這很好理解。如果長時間坐著,不喜歡運動,那這兩個動力也會明顯下降。
我看過的很多便秘病人,比如學生吧,就很符合這個特征。他們過的都是教室—食堂—宿舍這種“三點一線”的生活,在教室是坐著不動的,回到宿舍也是打開電腦上網衝浪,而很少去操場上運動一下,這些人的腸動力、肌肉的動力,肯定都無法與正常人相比。運動,這是增加推動力的最有效方法。 不過你得記住,這些藥隻能夠暫時給你幫助,你可不要指望一直靠它。書中的“肥胖”章節,在那一部分你應該已經看到過我對這些穴位的解釋它們有增強腸收縮速度的效果。“前進的道路”是崎嶇的 食物殘渣在大腸裏是慢慢地向前蠕動,最終到達肛門附近才可能排出,所以如果腸子的哪一段比較狹窄,通過困難,自然也會便秘。引起這種狹窄的原因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結腸癌、直腸癌。如果一位長期便秘的病人費了半天勁,拉出來的是一條很細很細的大便,那麼一定要想到有癌症的可能。因為腸道裏有腫瘤突出,“一夫當關”,隻留下了一個小小的口子讓大便通過,結果大便隻能從這個小縫隙裏費力地擠出去,擠出去後,也就成了細細的一小條。想想擠牙膏,你就更加能夠明白上麵所說的場景。
這種原因引起的便秘,一般還有一個特征,大便表麵會帶有一點鮮血。這是大便強行通過腫瘤處,摩擦腫瘤造成的出血。如果有這種情況,一定要更加重視。如果有上麵講的那些大便很細、大便有血的症狀,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找醫生,讓他來決定怎麼做,你自己是做不了什麼的。雖然我們已經有一些腸動力藥物,比如廣告中耳熟能詳的“嗎丁琳”,腹部的一些穴位對於增加腸動力也有著很好的效果。結腸癌、直腸癌雖然發病率不算太高,但倘若沒有及時發現,那後果就會非常嚴重。我讀大學的時候,有一位老師講課很好。去年想去看他,才得知他已經去世了。追問起來才知道,他有著長期的便秘,但卻懶得去看,隻是自己開些中藥方子來吃。就這樣拖了一年,直到這些中藥方子沒有效了,他才去找肛腸科的同事瞧瞧。一檢查,就發現是直腸癌,而且已經是晚期,沒法救了。所以你去看便秘,醫生如果讓你脫下褲子給你做肛檢也就是把手指插進你的肛門裏去摸索一番,你千萬不要覺得不可思議,或者覺得很難為情。這是對你負責。倘若醫生還建議你做個腸鏡什麼的進一步檢查,你也不要馬上想到“這醫生又想黑我的錢了”。這同樣是對你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