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吃喝門道(2)(2 / 3)

平心而論,袁枚的《隨園食單》雖然有的話說得滿了點,但仍不失為集中國傳統飲食理論之大成者。就吃飯要講究這一點,也深符聖人之意。要知道,孔老夫子雖然堂而皇之地申明:“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其實總想來點好吃的。《論語》中記載孔子論述吃喝的語錄有不少條,“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已經成了俗語,此外還有什麼12項吃喝禁則:糧食發黴變味、魚肉腐爛變質,不吃;食物顏色不對,不吃;氣味難聞,不吃;烹調不得法,不吃;不到進食時間,不吃;砍割肉的部位、方法不對,不吃;沒有合適的調料,不吃;市場上買的酒肉,不吃……這就是“講究”的實證。

孔子生前並不得誌,因此沒有一個專設機構整理他的著作,弄得《論語》內容難免有不盡一致的地方。不過這樣也好,讓人覺得聖人也還是人,不裝模作樣,還講究吃好喝好,與你我差不多。

講究並不是富貴人家的專利,窮人也有窮講究。北京有兩樣土得掉渣兒的小吃:豆汁兒,麻豆腐。這些東西不過是粉坊做澱粉時的下腳料。雖然是下腳料,平民百姓食之卻絕不苟且。豆汁兒要小火慢熬,喝時還要配以細切的辣鹹菜絲,外帶兩套焦圈,如此才算完美。炒麻豆腐最好是用羊尾巴油,還得加上泡發的青豆和雪裏蕻,炒好之後,還要用油炸些幹辣椒和蔥末,澆於剛出鍋的麻豆腐之上。經過如此精心料理,這些下腳料才變成了風味小吃,否則隻好去喂豬。中國的許多菜品,所用原料本不起眼,但經過一番“講究”之後,便成了人間至味。其中典型,當屬開水白菜和口袋豆腐。講究,對成就中國飲食大國之地位,功不可沒。

不過,凡事不可逾度。過分講究,便成奢靡。清末報人汪康年在其《汪穰卿筆記》中記載,當時有四個閩籍京官,雇人做了一道魚翅,僅熬湯就用了八隻火腿、八隻雞和四隻鴨子,全部花銷有300多兩銀子,“方是時,吾國東三省正為日、俄兵蹂躪也”。看來,這些官場吃貨,隻記住了袁枚所說的後半句話。

慎談“正宗”

倉廩足,餐飲興。這幾年,中國人吃的選擇越來越多,口味也變得倍兒精,甚至有點朝三暮四,鬧得城市中各地菜肴的排行榜,比流行歌曲換得還快。以北京為例,河南紅燜羊肉剛紅了幾天,東北小雞燉蘑菇便唧唧喳喳跟了上來。如今小雞已然打蔫,滿大街爬的是四川香辣蟹。外地亦然。

近來,杭州菜的勢頭也凶猛起來。有消息說,僅上海就有2000多家杭菜館,北京也很有一些。又有消息說,這些餐館中魚目混珠者居多。上海的“正宗”杭菜館隻有區區二十幾家,其餘都是混混兒。於是,杭菜的老家有人著急了,商量著成立杭菜研究會,為杭菜正名。同時對杭菜館進行考核認定,合格者授予牌匾和證書,承認其為正宗。

要保證杭菜不衰,避免重蹈一些菜肴“各領風騷三五年”的覆轍,這些措施無疑很有必要。隻是,“正宗”二字,慎用為好。

所謂“正宗”,原指佛教各派的創建者所傳下來的嫡派,有什麼淨土宗、法相宗、華嚴宗、天台宗、律宗、禪宗、密宗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各有門戶,各有傳承,各有說道。後來的正宗,則泛指有別於雜牌的正統派。因此,凡事一稱“正宗”,便有些一覽眾山小,唯我而獨尊的味道。而中國之所以成為舉世公認的飲食王國,恰恰在於不以“正宗”自詡,勇於兼容並包,博取諸長,如此方成就今日菜係繁多、精饌紛呈之局麵。

以杭菜為例,當家菜肴之中,不少即為“宗”外人士。“宋嫂魚羹”據說源於北宋都城汴梁,原創者宋嫂是逃難到杭州的,本屬“盲流”,隻是同樣逃難到此的宋高宗趙構在西湖之上吃了魚羹之後,大加讚賞,遂在杭州流行開來。“東坡肉”的發明人蘇軾老先生,隻不過當太守時在杭州待過幾天,領的是暫住證,原籍本是四川眉山。再如,排南一菜之主料——火腿,全部取諸金華;幹菜扣肉則索性從紹興連鍋端來。如果論起“宗”來,這些菜品與杭州的關係似乎都不夠“正”,而杭菜正因為勇於破除門戶之見,接納這些外來精華,並將其發揚光大,才形成了今日的南料北烹、口味交融的特色,受到世人喜愛。若是一味侈談正宗,盲目排外,今天的杭菜所能剩下的大約隻有龍井蝦仁、炸響鈴、西湖蓴菜湯等不多的幾樣。正宗雖有之,食客卻無矣。

慎談正宗,還因為中國餐飲業的興旺之道,不但在於開放,更在於創新。老祖宗傳下來的那一套固然有許多美味,但也需要根據時代的發展不斷完善提高,如此方能永葆活力。周代的“八珍”是專供天子享用的,有幾千年曆史,算得上美食正宗之正宗了,但其實也不過是些醬漬生牛肉、肉醬蓋澆飯、網油烤狗肝之類的東西。今天看來,不過爾爾。倒是“炮豚”還能說上幾句:先將乳豬掏去內髒,以棗填滿腹中,再用蘆葦把乳豬纏裹起來,外塗帶草的泥巴,放在火上烤。烤畢剝去泥巴,將乳豬表麵清潔一下,再用稻米粉調成糊狀塗在上麵。然後,在小鼎內放油沒過乳豬煎熬,鼎內放香草。再將小鼎放在注水的大鼎中,用火加熱,大鼎中的沸滾的水不能進入小鼎。連續燒火三天三夜之後,這炮豚才算做好。吃時蘸以肉醬和酸湯。區區乳豬費得如許功夫才能入口,煩瑣不說,也實在不經濟,且味道也未見得好。如果今天還有哪家館子拿這樣的“正宗”說事兒,大約隻有砸鍋的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