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找不到規律點不亮燈(1 / 1)

很多人認為,此生從事什麼職業,能做好什麼工作其實在於個人的“命運”,這就好比有的人出生在富裕的家庭,而有的人卻出生在貧困的家庭;有的人出生在大城市,有的人則出生在名不見經傳的小山區;有的人出生在解放戰爭時期,有的人就出生在飛速發展的新中國。

但事實情況並非如此,家庭背景、出生環境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的,拿一個有可變性的事物和一個不可變的事情去比較,本身就是有失偏頗的。其實職場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它就像一盞有待被點亮的燈,如果你點亮它,它就會為你照亮前方的路;如果你遲遲不去點亮,你就會因此亂了前進的方向,找不到在職業生涯中發展的規律,甚至連正經職業都談不上。

程天佑已經畢業五年了,但現在卻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 80後“啃老族”。說他沒工作吧,其實人家也時不時地在奮鬥的樣子,但隻能說,這些都是“零活”,不足以稱之為“工作”。

有一天,程天佑的爸爸經朋友介紹,找到一個不錯的工作,於是讓程天佑去麵試。可程天佑卻來了句:“我現在想工作的時候就工作,想休息的時候就休息,不是挺好嗎?”老爸生氣地說:“工作?你那混吃混喝、不三不四的活也叫工作?難道你想在家讓我們養你一輩子嗎?”和老爸爭論了幾句後,程天佑隻好無奈地去麵試了,他認為這是 80後和家長固有的代溝。

由於程天佑的老爸已經事先和麵試主管溝通過,在麵試時,雖然程天佑筆試不怎麼樣,但主管還是為程天佑留足了麵子,輕言輕語地問:“如果讓你選擇,你想做什麼位置的工作?”“不知道”,程天佑憤憤地答道,這讓主管心裏很是不舒服,繼續問:“那你來麵試的目的是什麼呢?”程天佑脫口而出:“不知道,我不想來,老爸非得讓我來!”主管越聽越氣,可程天佑的爸爸又是自己的朋友,於是就代自己的老友教育了程天佑一番:“你看看自己現在是什麼樣子?張口閉口就是‘老爸’,難道你是為你老爸而活著嗎?”

“當然不是!”程天佑堅定地回答。“既然不是,就要活出自己的樣子來,靠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程天佑若有所思,主管又說了很多話,也深知這些 80後小青年在想些什麼,句句話都說到了程天佑心裏,讓他如夢方醒。從那以後,程天佑不再肆無忌憚地“啃老”,一晃又是兩三年,程天佑已成為某知名企業的區域經理……程天佑不但是典型的叛逆型 80後,同時也是典型的缺乏職業規劃的年輕一族。不必嘲笑程天佑少不更事,據我所知,很多剛畢業、即將邁入職場的大學生都有類似程天佑的心理,因為害怕麵對現實,因為對未來感到迷茫,所以幹脆逆來順受。

在我國,每個家長的護子心理都很重,無論孩子犯下多大的錯,就算找不到工作,也不至於趕他們出門。但是,對於一個口口聲聲說著“有夢”的年輕人而言,這可並不是一個好的兆頭,你肯定又要問了:不好又怎樣,還能有多可怕呢?

首先,這是惰性養成的開始。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一個人太久沒有工作,必然會變得懶惰。或許你會說:“我家有的是錢,一生不愁吃來不愁穿,我怕什麼?”但是別忘了,父母隻能滿足我們最基本的溫飽問題,並且有一定期限。如果一個人什麼都不做,整天在家無所事事,最多隻能滿足吃喝玩樂這些最基本的需求。但是他能滿足在公司完成一個項目的成就感嗎?他能滿足在人群中大受歡迎、備受矚目和尊敬的需求嗎?他能滿足團隊中特有的歸屬感嗎?離自己實現夢想改變人生的理想也隻會越來越遠。唯有規劃才能讓我們的人生步步為營,今天開始就為自己的明天做準備,而不是過一天算一天。

其次,功不成名不就,永遠無法在他人麵前立足。當你在家過著“啃老”生活的時候,即使你的父母不會嘲笑或挖苦你,但你卻會給周圍的親朋好友留下“沒出息”、“窩囊”的印象,這就是我們在前麵講到的“尊重需求”。試問,在畢業多年後的聚會中,誰不想風光無限地為別人講近幾年的工作成果,誰不想讓他人投來羨慕的眼光。相反,如果你整天遊手好閑混日子,恐怕連“工作”二字都難以說出口,而程天佑就是典型的沒有規律的、混日子,如果你也是“程天佑”,現在知道這些還不晚。

1.

萬事萬物皆存在於一定規律之中,職業生涯也不例外。如果你現在不打起精神來為自己好好規劃一番,最終也隻有“遊戲人生”。

2.

一個人如果光有夢想,而沒有規律和方法,即便獲得成功,也一定是很艱難才抵達的那個人。一個人哪怕不是天生聰穎,但卻在實踐中找出了規律,也能事半功倍。

3.

職業發展的規律不是一道單純需要遵守的章程製度,而是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尋的真理,這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