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將職業規劃比作巴菲特的長線投資,巴菲特之所以成為了“股神”,其實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神力”,而是由於在他眼裏,短期利益隻是浮雲,他向來注重長期利益。
其實,職業規劃亦是如此。或許你會因規劃的過程而抱怨時間一點點溜走,或許你會抱怨規劃趕不上時勢的變化,但如果你在工作多年後,回過頭再來審視自己當初所做的規劃,就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它就像是一把“熱得快”,讓你的個人價值通過工作得以迅速升溫。故事主人公夏雪就是價值“熱得快”的受益人。
夏雪大學剛畢業不久,能力、外貌各方麵條件都很不錯。在一家公司麵試時,主考官對她各個方麵也都很滿意,最後問她:“你的期望工資是多少?”夏雪很直接又自信地答道:“4 000元。”對方又試探性地問:“那如果我們工資暫時滿足不了你的這個期望,你還會選擇來我們公司上班嗎?”夏雪斷然答道:“不願意!”其實,對方公司也隻是在試探夏雪的反應,但就因為這一句“不願意”的實話,使主考官認為,一個過於看重錢的新人在未來也不會為公司創造多少價值。很顯然,夏雪麵試失敗。
後來,夏雪又去了好多家大公司麵試,但都屢屢碰壁。她不得不開始反思失敗的原因,她想或許是自己準備不夠充分,需要好好謀劃一下未來的路才行。於是,她無意中參加了一個我在暑期舉辦的職業規劃的培訓講座,她把自己的情況告訴了我,我這樣告訴她:“從職業規劃的專業角度而言,你的心態有問題,你不妨將期望值調低一點,很可能就會麵試成功。另外,在麵試前,你應該將自己的期望分為幾個層次做好規劃,不應太看重短期的利益,所以,不要讓工資定位成為了將來工作的障礙。”
果然,在接下來的麵試中,當主管問到同樣的工資待遇問題時,這次夏雪聰明地回答:“工資標準不足以成為我為公司創造價值的標準,如果我不斷地自我提升,相信貴公司也不會永遠停留在現有的底薪標準。”這個回答令到場的老板立即決定錄用了夏雪……在接下來的職業生涯中,夏雪通過為公司不斷地創造價值,也獲得了較為豐厚的薪資回報。在一次培訓講座中,我再次碰到夏雪,問起她的近況,她不由得自豪地說:“我現在每做一項工作,都會先想想未來我能從它身上獲得什麼樣的好處,而不再抓住眼前不放。然後我再進一步做好細密的規劃,結果每一次我的個人價值都能通過我創造的工作業績得以體現,不得不說,這得益於職業規劃。 ”
那麼,個人價值與職業規劃到底有著怎樣神秘的關係呢?
首先,個人價值有更多實現的機會。什麼是個人的價值?對個人而言,無非就是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上的某一願望得到滿足。而對企業而言,就是自己的員工能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利潤。之所以說唯有職業規劃才能更好地給予我們實現價值的機會,是因為通過規劃,我們能夠直接地認清前方的目標,如果僅僅是為了吃得好一點,穿得好一點,生活無憂無慮,長此以往我們就不會擁有真正投入到工作中的境界,在這樣的前提下,既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價值也就無從談起。
其次,不斷挖掘潛能是最大價值實現的有效途徑。雖然說“天生我材必有用”,但如果一味地應用而不加以開發,遲早就會走到“江郎才盡”的一天。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當紅的歌手如果在有了幾首屈指可數的“成名曲”後,就不再潛心創造,而是用千篇一律的曲調憑借已積攢的人氣混下去,很快觀眾就會不買賬,就會認為“這個人已經江郎才盡,沒有什麼剩餘價值了”,而這樣的歌手也遲早會過氣。同理,職業規劃的作用除了指導我們的事業軌道不偏不離地一路向前,更會在無形中幫助我們通過定期審視自己以及周邊的環境,從而不斷發掘自身的潛力,使你的“身價”不斷提升。
1.
在求職時,不要揪住一份職業的“眼前福利”不放,而應該著眼未來,再結合自身的發展方向,看它能否讓你的人生價值最大化。
2.
當一種潛在的或特殊的能力被不斷開發後,才會有價值可言,並且它比經過一定訓練和學習獲得的東西更具價值。
3.
在職業規劃中,價值是衡量一個人從事某種工作潛在能力和優勢最好的評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