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額×17%——銷售額×17%×(1——增值率)

=銷售額×17%×增值率

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稅額=銷售額×6%(或4%)

當兩種納稅人納稅額相等時,即:

銷售額×17%×增值率=銷售額×6%(或4%)

從上麵等式中可以得出:

增值率=35.29%(或23.53%)

我們把35.29%(或23.53%)稱為增值稅節稅點,當增值率大於節稅點35.29%(或23.53%)時,一般納稅人稅負大於小規模納稅人,即成為小規模納稅人可以節稅。當增值率小於節稅點35.29%(或23.53%)時,一般納稅人稅負小於小規模納稅人,即成為一般納稅人可以節稅。

(2)抵扣進項物資占銷售額比重判斷法。

由上述增值率的計算公式可以轉化如下:

增值率=(銷售收入——購進項目價款)÷銷售收入

=1——購進項目價款÷銷售收入

=1——可抵扣的購進項目占銷售額的比重

假設抵扣的購進項目占不含稅銷售額的比重為X,則:

17%×(1——X)=6%

解得平衡點為:X=64.7%

於是,當企業可抵扣的購進項目占銷售額的比重為64.7%時,兩種納稅人稅負完全相同;當企業可抵扣的購進項目占銷售額的比重大於64.7%時,一般納稅人稅負輕於小規模納稅人;當企業可抵扣的購進項目占銷售額的比重小於64.7%時,一般納稅人的稅負重於小規模納稅人。

(3)含稅銷售額與含稅購貨額比較法。

假設Y為含增值稅的銷售額,X為含增值稅的購貨額(兩額均為同期),則下式成立:

解得平衡點:X÷Y=61%

於是,當企業的含稅購貨額為同期銷售額的61%時,兩種納稅人的稅負完全相同;當企業的含稅購貨額大於同期銷售額的61%時,一般納稅人稅負輕於小規模納稅人;當企業的含稅購貨額小於同期銷售額的61%時,一般納稅人稅負重於小規模納稅人。

可見,企業在設立時,便可根據所經營貨物的總體增值率水平,選擇不同的納稅人身份。當然,小規模納稅人轉換成一般納稅人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選擇這種方法以達到節稅的目的。

2.增值稅實行購進扣稅法

購進扣稅法即工業生產企業購進貨物(包括外購貨物所支付的運輸費用),在購進的貨物驗收入庫後,就能申報抵扣,計入當期的進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不足抵扣的部分,可以結轉到下期繼續抵扣)。增值稅實行購進扣稅法,盡管不會降低企業應稅產品的總體稅負,但卻為企業通過各種方式延緩繳稅,並利用通貨膨脹和時間價值因素相對節稅,創造了條件。

【例】某工業企業1月份購進增值稅應稅商品2000件,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記載:購進價款200萬元,進項稅額34萬元。該商品經生產加工後銷售單價2400元(不含增值稅),實際月銷售量100件(增值稅稅率17%),則各月銷項稅額均為4.08萬元(2400×100×17%)。但由於進項稅額采用購進扣稅法,1~8月份因銷項稅額32.64萬元(4.08×8)不足抵扣進項稅額34萬元,在此期間不納增值稅。9月、10月分別繳納2.72萬元和4.08萬元,共計6.8萬元(4.08×10—34)。這樣,盡管納稅的賬麵金額是完全相同的,但如果月資金成本2%,通貨膨脹率3%,則6.8萬元的稅款折合為1月初的金額如下:

顯而易見,這比各月均衡納稅的稅負要輕。但應該指出的是,對稅負的延緩繳納,應該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實施。納稅人必須嚴格把握當期進項稅額從當期銷項稅額中抵扣這個要點。隻有在納稅期限內實際發生的銷項稅額、進項稅額,才是法定的當期銷項稅額或當期進項稅額。

3.利用市場定價自主權進行的節稅籌劃

增值稅的有關法規對企業市場定價的幅度沒有具體限定,即企業擁有《企業法》所賦予的充分的市場定價自主權。這就為企業在利益統一體的關聯企業之間,通過轉移價格及利潤的方式進行節稅籌劃活動提供了條件。

4.針對固定資產的節稅籌劃

(1)不得抵扣的購入固定資產不包括房屋、建築物等不動產。

(2)固定資產能夠自製的盡量不外購。

(3)機器、設備發生的修理費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

(4)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暫免征收增值稅(對單位和個體經營者銷售自己使用過的,除遊艇、摩托車、汽車以外的固定資產暫免增值稅。這裏所說的固定資產有具體的限定條件:屬於企業固定資產目錄所列貨物;企業按固定資產管理,並確已使用過的貨物;銷售價格不超過其原值的貨物)。

【例】企業擬將一項已使用2年的固定資產出售,該固定資產賬麵原值200萬元,已提折舊26萬元。若該企業以203萬元的價格將此項資產出售,由於203萬元超出原值,需繳納增值稅為:203÷(1+4%)×4%×50%=3.90萬元。企業淨收益203—3.90=199.10萬元。

若企業將價格降至200萬元銷售,雖然從購買方那裏取得的收入少了3萬元,但由於納稅義務的消失,企業的淨收益反而增加了200—199.10=0.90萬元。

此外,由於銷售價格的降低,企業完全可以向購買方提出更為嚴格的付款要求,如要求其預付款等。這樣,企業現金流入淨增量就絕不僅僅是0.90萬元了。

5.折扣銷售和折讓的節稅籌劃

在實際經濟活動中,企業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時,並不一定按原價銷售,而為促使購貨方多買貨物,往往給予購貨方較優惠的價格。稅法規定折扣銷售可按餘額作為應稅銷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