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是企業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應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收取的款項。應收賬款管理水平的高低可通過周轉率和周轉天數兩個指標的計算作出判斷。

應收賬款周轉率是賒銷收入淨額與會計期內平均應收賬款之間的比值。用一年的總天數360天除以應收賬款周轉率為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即平均收現期。應收賬款周轉率計算的有關公式如下:

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收入淨額÷平均應收賬款

賒銷收入淨額=賒銷銷售收入-銷售折扣與折讓

平均應收賬款=(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平均收現期=360天÷應收賬款周轉率

在計算應收賬款周轉率時,分子采用的賒銷收入淨額,是賒銷收入總額減去賒銷部分銷售折扣與折讓後的餘額。賒銷收入是企業當期的銷售收入扣除現金銷售以後的部分。銷售收入可以從利潤表中直接找到,現金銷售部分來源於現金流量表。由於企業外部報表使用者不能直接從現金流量表中找到該項數據,因此,在實務中,對於外部的報表使用者來說隻能采用銷售收入指標計算應收賬款周轉率。公式中的應收賬款是未扣除壞賬準備前的應收賬款金額。

在計算平均收現期時,季度按90天計算,月度按30天計算。

應收賬款實際上是企業采用信用政策的結果,如果企業的信用政策比較寬鬆,其應收賬款就會比較多。如果企業的信用政策比較緊,其應收賬款就會比較少。當賒銷行為發生後,企業的應收賬款能否及時收回,取決於企業對應收賬款管理好壞。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平均收現期提供了企業應收賬款管理方麵的信息。

M公司2006年的銷售收入為22751萬元,其中賒銷比例為75%,另外,2006年M公司期初應收賬款餘額為8735.01萬元,期末應收賬款餘額為17607.86萬元,則其應收賬款周轉率與平均收現期計算如下:

應收賬款周轉率=22751×75%13171.44=1.30(次)

=13171.44(萬元)

平均收現期=3601.30=276.92(天)

一般來說,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平均收現期越短,說明企業的應收賬款回收的速度越快;反之,企業過多的營運資金占用在應收賬款上,就會影響到企業資金的正常周轉。為分析判斷企業的應收賬款管理成效,可通過本企業相關指標與同行業其他先進企業同類指標的對比,通過本企業若幹年份該項指標的分析比較來進行。需要注意的是,在運用該項指標對企業的應收賬款管理情況進行分析評價時,要考慮到以下因素可能對該項指標結果的影響,以免作出錯誤的判斷。這些因素是:

(1)企業銷售方式的影響。

一個企業從不采用信用政策到采用信用政策,會對銷售收入和賒銷產生影響;並影響到不同年度該項指標缺少可比性。

(2)季節性因素的影響。

對於季節性經營的企業運用該項指標不一定能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

(3)在年末出現銷售的大量增加或減少。

因此,對該項指標的計算結果應進行客觀的分析。

2.存貨周轉率

存貨是企業為了生產和銷售而儲備的各種貨物。一般來說,存貨在企業的流動資產中占有較大比重,存貨的流動性,將直接影響企業的流動比率。存貨的流動性可以通過存貨周轉率和周轉天數兩個指標進行分析。

存貨周轉率是銷售成本與平均存貨的比值。存貨的周轉天數反映了從存貨的購買到銷售所占用的天數。對於商業批發或零售企業來說,它被稱為“庫存周期”。存貨周轉率和周轉天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存貨

平均存貨=(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存貨周轉天數=360天÷存貨周轉率

以M公司為例,接上例,假設M公司的銷售成本為20253.51萬元,期初存貨為5807.86萬元,期末存貨為6577.33萬元,則M公司2006年的存貨周轉率指標計算如下:

存貨周轉次數=20253.516192.60=3.27(次)

=6192.60(萬元)

存貨周轉天數=3603.27=110.09(天)

一般來說,存貨周轉率越高,存貨周轉天數越短,說明企業的存貨轉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反之,存貨的周轉速度就越慢。隻有提高了存貨的周轉率,才能提高企業資產的變現能力。為分析判斷企業的存貨管理成效,可通過本企業該項指標與同行業其他先進企業同類指標的對比,也可通過本企業若幹年份該項指標的分析比較來進行。

存貨周轉率反映了存貨的生產及銷售速度,分析存貨周轉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強對存貨的管理,在存貨需要量滿足生產經營的前提下,減少存貨資金占用,加速存貨資金的周轉。需要注意的是,在運用該項指標對企業的存貨管理情況進行分析評價時,要考慮到以下因素可能對該項指標的影響,以免作出錯誤的判斷。這些主要影響因素是:

(1)存貨計價方法的影響。

存貨計價方法包括企業是否按規定結轉成本,以及按什麼方法結轉成本。企業是否按規定結轉成本,會影響到當期的銷售成本總額。存貨按什麼方法結轉成本,同樣會影響到當期的銷售成本總額。這是因為,存貨雖然是按照曆史成本計價反映的,但在發出存貨時可以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多種計價方法。不同的計價方法會影響到當期結轉的銷售成本,進而影響到存貨周轉率的計算。因此,在分析時,應考慮不同的計價方法對存貨周轉率的影響。

(2)不同行業的存貨周轉率受到產品製造技術的影響。

企業的生產周期越長,存貨占用的資金就越多。對於製造業而言,存貨的周轉涉及存貨材料的采購、材料投產加工以及銷售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分別表現為不同的存貨占用形態,包括原材料、在產品和產成品形態。因此,在分析時還應對存貨的結構以及影響存貨周轉速度的重要項目進行分析,如分別計算原材料周轉率、在產品周轉率或某種存貨周轉率。其計算公式如下:

原材料周轉率=耗用的原材料成本÷平均原材料存貨

在產品周轉率=製造成本÷平均在產品存貨

3.流動資產周轉率

流動資產周轉率是指銷售收入淨額與平均流動資產的比值。其計算公式為:

流動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淨額÷平均流動資產

平均流動資產=(期初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資產)÷2

流動資產周轉天數=360天÷流動資產周轉率

接上例,假如M公司2006年主營業務收入為22751萬元,期初流動資產餘額為39962.27萬元,期末流動資產餘額為55128.41萬元,則2006年該項指標計算如下:

流動資產周轉率=2275147545.34=0.48(次)

=47545.34(萬元)

流動資產周轉天數=3600.48=7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