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來中國兩個多月後,1965年1月9日,**邀他去吃晚飯。***這是中國人傳統的待客方式,借吃飯談心,邊吃邊談。
談話從下午6點鍾開始,吃晚飯也未停止,飯後又談了兩個小時,這次,**和斯諾共談了四個小時左右。在座的還有龔澎和她的丈夫喬冠華。斯諾老早就認識他們。30年代斯諾在燕京大學任教的時候,龔澎在那裏讀書。
在開始談話前,攝影記者來拍了一個電影短片。斯諾曾要求把訪問的全過程拍成電視紀錄片,**不同意。於是斯諾說:“好多年前,我曾請求你把你的生平事跡告訴我。開始你反對,我爭論說,讓中國人民以及外國人民知道你是怎樣的人,是什麼力量推動你工作,這將是有好處的。我想你會同意,把你們的事跡表出來是件好事,而不是壞事。如今,又有謠傳說你病得很重。把我們的會見放映在銀幕上公之於世,來駁斥那種無稽謠,這樣不是很好嗎?”
1936年,在斯諾的再三請求下,**在保安的窯洞裏對斯諾講述個人的生平及有關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現在,**又答應了斯諾的要求,在談話前拍了個短片。
**不喜歡答記者問式的一問一答,樂於隨便、自由地議論各種問題。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山南海北”、“海闊天空”。
斯諾說:“自從上次我見到你以來,中國經曆了困難時期,但現在已出現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高水平。”
**會意地笑了笑。
是的,斯諾上次到中國的時候,正值中國處於困難時期。蘇聯撤走了全部的12000多名專家,撕毀了所有的合同,中蘇關係令人頭痛。同時,中國國內遇到嚴重的洪水和幹旱,糧食歉收,人民已經不能吃飽。而“大躍進”又使日常的生產陷於混亂。但是,現在況大大不同了,經過調整工作走上了正軌。到1965年1月,已連續三年獲得豐收,人民不僅吃飽了肚子,還有一些積累。中國已還清了欠蘇聯的全部外債。特別是1964年10月,在完全是“自力更生”的況下,中國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
**在談到“自力更生”政策時很自豪。他相信中國千千萬萬勤勞勇敢的人民,他相信中國人也能製造原子彈,他對中國的原子彈事業投注極大熱,他親自鼓勵錢學森、鄧稼先等科學家。他告訴外國來賓,哪怕勒緊褲腰帶,中國人也一定要造出原子彈來。中國以很快的速度造出原子彈,使**大為高興。
斯諾早就知道**關於“紙老虎”的著名論斷,他問主席是否認為原子彈也是紙老虎。
**說,那隻是一種說話方式,一種形象化的說法。當然,原子彈能夠殺人。但最後人將消滅原子彈。**相信的戰爭是人民戰爭。他想要有原子彈更多的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而不是軍事上的考慮。他的目的是“打破兩個超級大國的核壟斷”。他把原子彈看成是民族不受侵略的保證。**告訴斯諾,中國隻進行過一次原子彈爆炸,中國不希望有一大堆原子彈,既然未必有哪個國家敢於使用原子彈,所以它們實在是毫無用處的。為了科學實驗,有少數幾個也就夠了。中國手裏連一顆原子彈也不願意有。因此,人們把一切歸咎於“中國原子彈先生”並掀起**運動,是不公平的。吳庭豔、肯尼迪都不是被中國人殺死的,赫魯曉夫在俄國被撤職也與中國無關。
說起赫魯曉夫,斯諾問**,說:“西方評論家,特別是意大利的**人,嚴厲批評蘇聯的領導人用陰謀和不民主的方法把赫魯曉夫趕下台去。你對這事的看法如何?”
**沒有直接答複這個問題。他說,甚至在赫魯曉夫下台以前,他在中國就不是很得人心的。他作為反麵教員,中國是惦記他的。
斯諾接著問:“在蘇聯,中國被批評為在助長‘個人崇拜’,有沒有根據?”
**說,是有一點兒,赫魯曉夫的倒台,正因為完全沒有個人崇拜。**認為,讓中國人民擺脫數千年來對於皇帝的那種崇拜,確實困難。甚至對一個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統治者來說,要消除這種崇拜大概也是困難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