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5日,上海市三十五年度高中畢業生聯名反對“會考”,並指出:會考不能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
1947年5月6日,中央大學教授又聯名要求“提高教育經費,改善教員待遇”。
1947年5月13日,中央大學學生罷課,要求增加副食費。學生們提出:“大學生副食費每月24000元,鑒於當前米價已破30萬元,營養固談不到,三餐也已經無法保證。”此次請願沒有結果,教育部部長朱家驊以“中國窮,糧食少,批示難度大”為由勸大學生不要跟風,請大家以學業為重。
1947年5月14日,國立音樂學院等學生也聯名召開全體大會,商討改善夥食的問題。幾日後,中大、劇專、音樂學院、金陵大學也紛紛舉行遊行,分別赴教育部和行政院請願,並提出五項要求:
一、按生活指數增加公費生副食費;
二、半公費生及自費生普遍改為公費;
三、教育經費保持全國總預算的15%;
四、增加私立學校經費;
五、立刻停止內戰。
後來金陵大學主席團成員要求見朱家驊麵談,朱家驊早聞學生代表求見而提早與學生代表玩起了“躲貓貓”。學生十分無奈,隻好離開教育部。學生代表“請願”不成,隻好繼續罷課。
1947年5月17日,南京市專科以上學校聯名要求增加教育經費和學生公費。與此同時,南京區大專學校“爭取公費待遇聯合會”也成立了,並提出:
實行全麵公費,改善公費待遇,提高教職員工薪金。
後來中央大學曆史係教授賀昌群提醒請願學生:“冷靜理智始可成功,感情用事容易失敗。”
同一天,國立浙江大學生活自治會發表“改善教育、安定生活”的罷課宣言,用來響應南京多所學校的“反饑餓運動”。
此前,浙大還舉行了簽名活動,並強調:若教育部仍不增加夥食費,則集體去南京請願。
在中大、金陵大學、浙大等學校的感染下,上海醫學院、國立暨南大學、上海交大、同濟大學、複旦大學等等也聯合起來,響應“反饑餓運動”。後來這些學校成立了聯誼會,並決定派學生代表去南京請願。
得知許多學生代表來教育部請願,教育部怕麻煩纏身,先是致電中統局,要求葉秀峰派特務進行防範,與此同時朱家驊還致電暨南、交大、同濟、複旦等四個大學校長:“據報該校學生有響應中大學生要求提高公費待遇來京請願之事。查學生副食費依照最近調整公教人員待遇比例增加已達四萬八千元,加以食米二鬥三升,為數已不過少。在財政如此困難之時,政府已盡最大努力,務希剴切勸導,體會時艱,並設法防阻集體行動,是為至要。”(選自《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檔案》)
1947年5月18日,為了響應南京、上海、浙江等大學的“反饑餓運動”,北平的各大學紛紛以“教授貧苦,同學饑餓”為理由進行罷課,並在北平各地張貼“反內戰、反饑餓”的標語,進行街頭宣傳。
看到大學生們的愛國舉動,街頭路人也紛紛加入進來。其中一個軍人說:“政府抓壯丁去打仗,打仗就要買槍炮,沒有錢便印鈔票,鈔票多了物價怎會不漲?”而一個商人則說:“自己人打自己人算什麼本事,有種去打美帝去!”
得知北平也亂成一團,葉秀峰非常鬱悶。他立即致電中統華北區主任郭紫峻,讓其密切監視北平學生的一舉一動。郭紫峻見情況嚴重,於是向葉秀峰打報告申請鎮壓學運。葉秀峰犯了難,他心想:中統局“累活兒”、“髒活兒”幹得太多,總不能次次都當冤大頭。於是他沒有立刻答應郭紫峻的請求,而是打電話給陳立夫。
“立夫,北平的事,你知道了吧?”
“知道了,你打算如何處理此事?”陳立夫亦非常重視學生運動,他擔心共產黨趁機搗亂。
“這件事還是交給青年軍處理比較合適……現在學生們叫嚷著‘取消特務’,我局也應該謹慎一些。”葉秀峰繼續補充,“我們可以為他們提供信息,希望他們配合這次行動,驅散請願學生團體。”
“好吧,我考慮一下!”
陳立夫明白葉秀峰的意思,於是致電北平警備區司令部配合驅散學生運動,製造了“五一八西單血案”。
5月18日下午5點,清華、北大、北洋三校學生組成宣傳隊向市民宣傳呼籲“反對饑餓,停止內戰”。當他們來到西單牌樓時,幾輛載有青年軍的卡車突然停下來,青年軍們手持皮帶,氣衝衝地跑進人群中質問學生:“誰在打內戰呢?”
有學生回答:“我們沒說誰打內戰,我們隻是反對內戰。”
學生們的話音未落,青年軍的暴徒們則拿起皮帶朝學生們的身上抽去。
三十多個手無寸鐵的學生遭到一百多名暴徒們的圍毆。其中北大女生胡夢蘭被十多名青年軍圍毆,頭部受到重擊,口鼻滿是鮮血,重傷倒地。
後來這群暴徒高喊著“打倒共產黨”,又對另外一群大學生進行圍毆。
迫於無奈,學生們隻好列隊返校。後來,中統特務們也過來湊熱鬧,他們聯合北平的警察,以“聚眾搗亂、擾亂社會治安”等罪名逮捕學生數名。
此次血案造成8名學生受傷,其中2人傷勢嚴重。
血案發生後,北平、天津、唐山等大學當即通過了“五一八血案後援會”,並向暴徒們提出抗議,並於19日起舉行大罷課。
後來“五一八血案後援會”通過了四項決議:
一、抗議五一八血案,確實保障人權;
二、派代表慰問受傷同學;
三、通過九項口號;
四、自十九日起各校全體罷課。(選自《申報》)
翌日,南京中央大學學生為了響應“四項決議”決定請願遊行,此外還有上海、浙江等大學的學生代表共赴南京。
見此情形,蔣介石也十分苦惱。他覺得:學生們不好好學習,簡直是黨國“奇恥大辱”。原本是國家之棟梁的學生,現在反倒成了拆台的“暴徒”。
於是蔣介石發表了“整飭學風、維護法紀”的講話:“立國之道,首重綱紀,建國之本,全在教育。必須學校有優良之學風,社會有安定之秩序,而後國家乃有建設之基礎,人民乃有福利之可言。乃近來各地學生,時有越軌騷亂之行為及違理逾分之要求,曠廢課業,相習成風,假遊行請願之名,為擾亂治安之舉,甚至占奪車輛,阻礙交通,擾亂秩序,如此幹法亂紀,蔽芾我純潔的愛國青年學生之所為,而顯受反動共產黨直接間接之策動。餘今日更欲提我全體青年學生之警覺,須知共產黨潛伏各大學內之搗亂分子,正以各種之姿態,利用各種之口號,多方煽動,擴大學潮,以遂行其犧牲青年,破壞秩序之預定的陰謀。戰爭結束之後,本應早日停止,唯因共產黨在各地暴力叛亂,經濟秩序未能恢複,多數學生之家屬,接濟困難,政府不忍青年學業中斷,故仍予繼續,所以清寒學子者,實已盡其應盡之力量。總之,今日國事尚極艱難,人人應共體時艱,刻苦自矢,而守法重紀,尤為重要,國家法紀之尊嚴,應為全體國民所共同維護。用特剴切告誡,務望我愛國青年崇尚理智,明禮儀,知廉恥,自愛自重,勿為奸人之陰謀所陷害。而各校當局與負有教育之責者,均應竭盡職責,嚴整法紀,力挽頹風,以保存國家之元氣,維護社會之安寧也。”(選自《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