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為中統局斂財(3 / 3)

“可是從事鹽業工作,是不是還要跟這些勢力合作?”葉秀峰問。

顧建中胸有成竹地說:“當然不行。憑什麼讓那些人分我們的羹?況且晾曬淮鹽沒什麼技術,隻要咱們出人便是!”

葉秀峰一聽非常高興,於是把開辦鹽業公司的事情交代給顧建中辦理。顧建中寫了一個“策劃書”,然後把策劃書交給葉秀峰。葉秀峰拿著策劃書找到陳果夫、陳立夫。二陳看了一眼策劃書,覺得此想法不錯,於是讓國民黨中央財政委員會下撥5億法幣,作為中統局經營鹽業的資本,當然此項目隻能以國民黨黨營事業開辦,後來便成立了這家永業鹽業公司。

該公司位於上海南京東路51號三樓,表麵看上去像是一家私營公司,其實是隸屬國民黨黨部、全權由中統局經營的鹽務公司。公司開張那天,鞭炮齊鳴,當地政要悉數前來。此公司董事長由葉秀峰擔任,副董事長則是顧建中,公司總經理則是原上海鹽務局局長汪天行。

為了擴展業務,提高銷售量,葉秀峰在武漢、長沙、南昌、南京等地設銷售分公司,所有分公司的領導也是由葉秀峰精挑細選的。由於早年中統局在鹽務方麵打下的關係網絡,所以公司一開業,淮鹽銷售十分火爆。不到半年的時間,就狂賺5億法幣,順利回本。葉秀峰絕對是個見錢眼開的家夥,見“淮鹽”真乃暴利行業,於是傾心傾力,又在全國各地陸陸續續開設銷售點、經銷部等。這些銷售點中比較有代表性的還屬漢口分公司。

漢口分公司的總經理名叫顧別林,這個名字拗口的總經理也是葉秀峰選中的。此人是江蘇昆山人,原來是鹽務緝私督察員,與葉秀峰私交不錯。葉非常信任此人,而此人也確實有些經營頭腦。漢口分公司開業之後,顧別林又在漢口的各個街道開設類似於連鎖店性質的門市檔口,以“價廉質優”為原則,與其他鹽商展開競爭。由於其經營靈活,少數零售,多數批發,根據實際情況把利潤大頭讓給零售商以占據市場份額,從而擊垮其他競爭對手。

後來葉秀峰從政治角度提醒他:不但要做好市場,而且還要與稅務部門搞好關係,這樣才能有序發展。顧別林接受葉秀峰的建議,想盡一切辦法與稅務部門搞好關係,比如請客、送禮、紅包之類。後來稅務部門有鹽稅變動消息,便會第一時間通知給顧別林,顧別林在鹽市上更加得心應手了。

顧別林根據鹽稅上下波動的情況采取以下措施:增稅的時候,他就大量調撥食鹽給門市部,按照新稅後的鹽價進行銷售,從而賺取大量額外利潤;減稅的時候,他則大量出售庫存,從而避免稅差造成的影響。

不過生意好了,不免招惹他人“紅眼”。漢口分公司的某業務員名叫盧姚,原來曾參加顧建中的鹽務緝私督察訓練班,後來與顧別林一樣擔任鹽務緝私督察員。此人負責襄陽片區的銷售業務時,利用職務之便,鯨吞鹽款。後來此事被中統局發現,後立案進行調查。葉秀峰得知此事後,大發雷霆,並怒斥此人為“鹽倉裏的老鼠”,於是開除了他。

葉秀峰的“生意經”本想一直念下去,結果被一件事打斷了,這件事就是1949年解放軍的渡江戰役。眼看“白區”變成“紅區”,無奈之下葉秀峰隻能將永業鹽業公司遷至廣州。失去多年打下的關係網,銷售量迅速減少,最後鹽業公司被迫遣散各地銷售人員,葉秀峰的發財夢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