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親信問葉秀峰:“局長,難道除了裁員,我們就沒有別的辦法嗎?”
葉秀峰無奈地歎了口氣:“暫時隻能這樣!如果大家沒地方可去,我倒可以幫助大家介紹其他的工作崗位!如果大家去其他部門任職,我們也將發放一部分遣散費!”
局長既然都開口了,大家還賴在這裏幹什麼,紛紛開始自謀出路。有些特務也樂得就此跑路,畢竟特務名聲太臭,做小販也比做特務強,而且形勢變了,特務不吃香了,與其繼續從事這份賺錢少,一不小心還會搭上性命的特務工作,不如拿著遣散費回家做小生意去!當然,想要離開中統局的特務大多是低級別的特務,這些人既沒有權力,也沒有其他收入來源。隨即,以人事代理主任孫翼謀、專員陳文昭等為代表,共計三十餘人,向葉秀峰提出離職申請。葉秀峰絲毫不予阻攔,大開綠燈,放行離職。
葉秀峰的做法讓曾經的元老級特務們坐不住了,顧建中、季源溥等人聽聞中統局的特務們紛紛離職跑路,開始為中統局擔憂起來。過去中統局再難,也沒有出現過大批特務離職跑路的現象,更何況是局長號召大家“跑路”,如此下去,中統局豈不要解散了?於是,顧建中和季源溥分別致電葉秀峰。
顧建中在電文中這樣說:“如果僅僅是因為資金匱乏而放人跑路,會被外人看作不恥!錢沒了還可以繼續賺,但是人走了,就很難再拉回來了!”
季源溥在電文中如是說:“中統人員隨隨便便離開中統局,與誓詞精神相違背。長此以往,中統精神成為擺設,中統局也將慢慢消滅!”
這兩個元老級特務的話絕非危言聳聽,在徐恩曾時代,每一個特務進入中統局都要進行一番莊嚴宣誓,其中的一句誓詞為:保守組織秘密,絕不自動求去。而中統局的規章製度則寫明:特務工作是終身的選擇,一旦背叛組織,將接受嚴厲的處罰。
此時的葉秀峰,終於清醒過來,他也回過神來:是啊,倘若這些人去了別的部門,把黨國的秘密透露出去怎麼辦?倘若真有人泄密,中統局豈不成了泄密局?看來,裁員不是可行的做法啊!葉秀峰為此非常苦惱,夜不能寐。他意識到,當務之急是留住個別重要人物,如果失去這些重要特務,中統就失去了骨架,中統局必將垮台。於是他致電季源溥和顧建中,感謝他們的提醒,請他們幫助規勸特務們留在中統局。
可是,“跑路”的意見是葉秀峰親自提出來的,而且徐恩曾的下台,隨著戰事的變化,國民黨日趨沒落,中統特務的心也都逐漸涼了。人心渙散、拆台走人已成大勢所趨!葉秀峰即便是強弩,也勢不能穿魯縞了。葉秀峰自己拆了自己的台,眼看著中統局如潰堤一般,特務們紛紛離去,他欲哭無淚。
為了離開中統,特務們編了各種各樣的理由,甚至還有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謊話。
有一個特務填寫的離職理由是:家父病重需回家照顧,特申請離職!
這個特務剛剛填完辭職書,另外一個特務便效仿這個“版本”,複製了一篇:家母病重需回家照顧,特申請離職。
結果第三個特務也照法效仿。
結果,葉秀峰收到的十幾份離職申請書中,有一半以上都源自“同一版本”,這回輪到他回天無力,隻能仰天長歎了。
小特務們剛走,大特務們就坐不住了。連葉秀峰一手栽培起來的心腹楊博清也寫了離職申請,楊博清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經濟係,曾混入延安抗大,是葉秀峰的心腹特務。盡管葉秀峰一再挽留,但楊博清還是不肯留下,最後,辭職而去,遠渡印尼,當起了華商。
眼看連自己最親密的特務都棄自己而去,葉秀峰悵然淚下。原以為替代了徐恩曾,就可以穩坐中統寶座,沒想到新官上任的三把火還沒燒完,自己就快成光杆司令了。
楊博清走後,中統局刮起一陣“辭職風”!特務們紛紛填寫辭職書辭職,有的甚至連辭職書都沒填,便偷偷離開中統局跑路去了。那些曾經的中統精神、中統誓言,終於變成了廢話、屁話,徐恩曾時代的中統,已然檣櫓灰飛煙滅。
特務們離開中統局的原因,其實還是因為“改朝換代”。
說起葉秀峰其人,著實沒有太多號召力,他狹隘貪財,缺乏凝聚力。與葉秀峰相比,徐恩曾雖然財迷,但徐恩曾能夠通過自己的“商業頭腦”,讓大家都得到一些實惠,哪怕在最艱難的抗日戰爭時期,依然能夠讓大家住進唐家沱。而葉秀峰雖然也做了不少生意,開發了自己的“商業頭腦”,但是他隻是妄圖通過搜刮中統局內的“民脂民膏”發家致富!小特務們本來賺錢就不多,徐恩曾走後,他們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葉秀峰是發財了,可大家手裏沒錢,誰還願意為葉秀峰賣命啊?幹脆都拿著遣散費走人吧。而且到了後來,離職的小特務連遣散費都拿不到了,葉秀峰竟然鯨吞了上級下撥的“遣散款”!
葉秀峰不僅貪財,而且吝嗇,他的吝嗇是出了名的。當然,葉秀峰對自己非常大方,天天酒席不斷,但是對自己的下屬,卻出奇的吝嗇。葉秀峰極少宴請中統局內的老特務,反倒總是蹭老特務們的飯局。私下裏,特務們還給葉秀峰起了個外號,叫他“打撈局”局長。
當然,在葉秀峰做局長的日子裏,中統局還是有些舉動的,特別是在改名為中央黨員通訊局之後,這在後麵的節裏都會詳述。但總體來說,葉秀峰的局長做得並不成功。然而,他做了幾年中統局局長,卻給自己斂了2700根金條。
俗話說:不是你的,你永遠也得不到。吝嗇的葉秀峰,即便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當上了中統局局長,拿走了原本不屬於自己的錢財,老天爺也終究會讓他“吐”個幹淨。
在1948年,解放軍連連勝利,準備渡江之時,葉秀峰開始心慌。他慌的不是自己的性命,而是這幾年聚斂的錢財。為了防止被共產黨清繳,他讓自己的兒子帶著錢財乘上海招商局的太平號輪船先行奔赴台灣。但他沒有想到,當船行駛到台灣海峽時,竟然觸碰了暗礁!葉秀峰的兒子,連同葉秀峰在中統搜刮的2700根金條,一起沉入了大海。在中統局的特務們因為吃不飽穿不暖紛紛跑路之後,葉秀峰竟然還私藏了2700根金條,可見其貪婪之至。當兒子和金條均沉入大海的噩耗傳來,葉秀峰兩眼一黑,暈倒在自己的辦公室裏,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也就是這個道理。
1949年4月,身無分文的葉秀峰跟隨其他國民黨成員,一同去了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