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青幹班受到嘉獎之後,徐恩曾自滿起來,他打著蔣介石的旗號,開始大舉“反共”。他提出一個“以組織對組織”的“救黨救國大計”,以積極和消極兩種方式“反共”。
積極方式如下:
1.工人、農民、學生、婦女等各界民眾均加入一種團體。
2.這類團體限期半年成立,已成立而組織渙散的應切實整頓。
3.團體均應派進國民黨人發揮領導作用。
4.不能發揮領導作用的國民黨人應進行撤換。
5.失學失業青年均應送戰地服務團。
6.各級教育行政機關及教育機構均應派遣國民黨人士進去工作。
7.各級地方黨部均應大量吸收青年加入國民黨或三青團。
8.地方政府應大量使用國民黨黨員擔任保甲長職務。
9.建立保甲(舊社會的一種戶籍管理製度)通訊網與實行聯保連坐法以強化基層組織建設。
消極方式如下:
1.對異黨之非法活動應采取嚴格防製政策。
2.對於未經批準的中共武裝,當地駐軍得隨時派兵解散。
3.對各種救亡社團,未經批準的一律取締,已批準的要進行嚴格考查和限製,發現有異黨分子滲入的要進行清理整頓。
4.各機關負責人監督考查不力要負瀆職之責,禁止進行階級鬥爭宣傳和傳播共產主義思想。
5.不許中共辦報刊雜誌、書店和印刷所,強化郵電檢查活動。
6.各級黨政機關應於每星期進行會商並相互交換情報。
7.各地黨政軍機關應通過聯席會報並將情況隨時分別呈報中央等。
為了“防共、反共、清共”,徐恩曾還製訂了嚴格的製裁共產黨的措施:“製裁共產黨,要運用民眾方式,黨政機關避免直接出麵,尤其避免黨派鬥爭之痕跡;注意技巧,避免下麵衝突;地方務必嚴密,中央可寬大;政府秘密策動,借此緩衝……”
徐恩曾的“以組織對組織”的“救黨救國大計”雖然有點“老生常談”,但卻得到了蔣介石的肯定!蔣介石看上了徐恩曾至死不渝的“反共”決心,甚至在《淪陷區防範共黨活動辦法草案》中著重提到:“查共產黨在淪陷區之活動幾較普通區為重視、為積極,以目前情勢而論,大有失地愈多該黨發展愈迅速之趨勢。究其原因,一半由於日偽與本黨之勢力均多所不逮,一半即由於該黨黨政軍在該區域內均能協同一致切實合作,故每至一地即如入無人之境,致令其組織活動日益做大。”
蔣介石還專門為中統局的特務們製定了三點工作原則:
1.策動淪陷區本黨忠實黨員,打入共產黨各級組織,從事內線工作,刺探其內情,並分化其力量。
2.策動本黨黨員及優秀青年,打入共產黨所操縱之各種民眾團體及遊擊部隊起黨團作用,分化其組織,並奪取其領導權。
3.策動全體黨員,從事共產黨活動防範之調查監視等工作,打破過去一般黨員對共產黨之放任態度。
在蔣介石的這三點工作原則的指示下,徐恩曾像煥發了第二春,他授意手下的特務們:“要充分發揮細胞的作用,通過內力分裂共黨!還要保護好自己的身份,千萬不要暴露目標!共產黨的嗅覺很靈敏啊,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出手……”
在蔣介石的指示下,徐恩曾的中統局以及國民黨的其他部隊,相繼投入“重兵”進行大規模的“反共”!
1939年3月30日,國民黨第五縱隊秦啟榮所部在博山縣殺害八路軍及護送人員200餘人,製造了“博山慘案”。
1939年6月,河北保安司令張蔭梧製造了“深縣慘案”,殺害共產黨400餘人。
1939年6月,國民黨又在湖南製造了“平江慘案”,殺害6名共產黨人。
1939年11月,國民黨在河南製造了“確山慘案”,殺害八路軍及無辜百姓共計200餘人。
就在這樣瘋狂的反共熱潮中,1940年3月,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輝也決定正式成立“特種工作委員會”,聯合徐恩曾手下的特務聯合反共。徐恩曾推薦了老牌特務馮琦和大特務莊祖方,到江西省擔任江西特務主任和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