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青幹班的訓練目的是:“采用組訓技術與情報業務同時施教的方針,重點灌輸軍事與政治的實用知識,充實獨立作戰能力,以達到滿足培育領導工作者的要求。”根據其訓練目的,徐恩曾確立了中央青幹班的訓練課程,課程內容如下:
軍事訓練課程:要求破舊立新,采用綜合化軍事教學,強調軍事的組織工作、偵察工作、指揮工作、策反工作、軍事地理、武器使用、軍需供應、兵種調度和遊擊戰術等等。擔任綜合軍事教程的教官是大特務何畏。
黨派學習課程:主要講述除國民黨外的各個黨派的曆史和概況,當然這裏的黨外黨派主要指共產黨。擔任黨派課程的教官是大特務吳若萍。
反共理論課程:反共理論課程所采用的教材是中統第二組和中統研究室聯合編寫的“三民主義講義”,這本書是一本寬泛且深入的反共理論書,它將“共產黨所倡導的曆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無產階級專政與階級鬥爭思想”正式列入課程,並將其一一與蔣介石的言論進行對照,從而使學員們“以情報業務為體,以共產黨的理論為己用”。擔任反共理論課程的教官是中統局秘書萬大宏。
敵後經濟調查課程:經濟調查實際上隻是名義上的科目內容,其實質教授內容是破壞解放區的經濟工作,采取套購商品、吸收金銀、販賣毒品、印製假鈔、散布謠言、刺激物價等方法,封鎖解放區的物資,割斷共產黨的資金鏈條。擔任該課程的教官是時任特種經濟調查處處長的李超英。
宣傳工作課程:所謂宣傳工作,就是口誅筆伐,利用各種輿論技巧,詆毀共產黨的文化特務工作。這一工作與陳立夫創建黨務調查科時,所提倡的“宣傳”工作是一脈相傳的。關於這項工作,陳立夫還曾經寫過一篇“宣傳工作芻議”,這個“芻議”就是中央青幹班宣傳工作課程的主要精髓。
陳立夫在“芻議”中傳授了宣傳工作的訣竅:
1.自吹自捧、正麵罵人,有時恰好是幫助對方做宣傳;如果老是這樣,一定會處處不吉,事事不宜。
2.要拿“事實”出來,揭開對方的一角給民眾看,不必做大文章,也不要多用形容詞,不要因為某件事傷了自己的心,便用一些“令人發指”之類的話以塞篇幅。要注意效果,千萬不可寫鳴冤稟帖式的東西,也不可用“包打天下不平”的好漢氣派代替平心靜氣的新聞筆法。
3.把自己裝扮成第三者的中立態度,始終是不可缺少的。要多研究心理學,擔任宣傳工作的人不懂心理學,必然吃力不討好。
4.如果程度不夠,或當時當地的實際情形不許可,最好不要使用“小罵大幫忙”的辦法,否則會弄巧成拙。
5.宣傳者的語言和行動,要符合本身情況,否則在對方勢力範圍內,或是在國民黨力量所不及的地區,肯定地要出毛病,不但個人吃虧,組織也要遭受損害。
6.要宣傳工作有收獲,先必須播種,播種之前,還要做些土壤工作,因此就要就地找班底,物色助手。平時多做準備,有事時才可免忙亂。
7.不要使花瓶空著,沒有鮮花也得插假花,假花插得好,使人感覺到美,有時候也不弱於鮮花。但要注意時間、地點和人物等條件,不可千篇一律地笨幹,露了底就等於不設防了。
8.宣傳品不可濫發,最好利用現成的園地下種,再求開花結果。即使是縣以下油印的“民報”,都不可放鬆。地方勢力主辦或支持的報刊,要想法子打進去,即使是投稿被刊載,也是好的;不可標新立異,以出風頭的打算來另起爐灶。這不是為了省錢,而是另起爐灶有時候會自找麻煩。
宣傳工作課程最初由曾經中國旅歐支部書記的葉青(後叛變革命)講授,後來改由萬大宏講授。
《政治學概論》課程:以教授西方資產階級的理論為基礎,用“納粹統治的所謂政治技術和中國曆史技術”分析政治手段與政治目的關係問題,並設有“社會勢力的誘導與運用”的科目。這項課程重點在於灌輸法西斯政治思想和政治技術。講授的提綱主要包括政治哲學的曆史根源、政治目的與政治手段的關係、政權問題、政治技術與群眾心理、先秦政治思想選介、人體生物性的體察與政治運用、社會勢力的誘導和運用、現實主義功利主義與唯物主義、議會政治與布爾什維克的比較研究、三民主義的政治效用等。這門課程由大特務劉恭任教。
除講授這些課程外,還有特務工作實習,由“重慶實驗區”的負責人陳慶齋主持。
青幹班結業之際,徐恩曾以班主任的身份親自授話,講話的題目就是“對青幹班同學們的要求和期望”。他在講話中,對青幹班的學員正式下達具體指示,告訴大家結業後的去向,即派往華北進行限共、反共工作,也告知大家要堅決服從中統局的直接領導,並詳盡地為大家介紹了華北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青幹班結業的第二天,徐恩曾為了鞏固“戰果”,邀請青幹班的所有教員開了一個業務座談會。在座談會上,一些教員談到了青幹班學員的思想狀況,有幾位教員竟然同時反映:“當學員們得知自己被派到非委員長的管區工作後,大都心存芥蒂。”徐恩曾聽後,大為感慨:“搞了那麼久的業務講習和技術訓練,都訓練成了情報專家,還坐在後方幹啥?我們忽視了對大家的精神教育,這樣什麼事情都辦不好的,完全靠紀律也是辦不好事情的。在學員們奔赴工作崗位之前,一定要加強這方麵的教育。”於是,在結業後、分派前的幾天裏,天天都有中統局的高級特務來青幹班,為學員們作“精神講話”,為他們“打氣”。連陳立夫都來了,他以親切的態度,以“自家人”的腔調勸誡青幹班的畢業生們:“我同你們講話的內容,你們應該聽得懂。國民黨的忠實黨員,在別的單位遇到了困難,吃了苦頭,可能會得不到半點的支持和溫暖,但在我們中統局就不會,絕對不會!隻要你不出賣組織,天大的事情,我陳立夫包下來!”如此一來,陳立夫與徐恩曾在青幹班裏“夫妻”般一唱一和,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折騰了好一陣子,許多年輕人都為之動容。後來,這些學員一部分留在了中統局做特務,另一部分調至河北(當時稱為中共蘇區)進行反對共產黨的工作。不過事實上,到河北的那些畢業生,處境艱難,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都非常糟糕。但是蔣介石對青幹班的工作成績非常滿意,並且嘉獎了陳立夫和徐恩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