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恩曾手下的得力幹將一個一個出逃,雖然原因很多、很雜,但是大致上隻有一個主要原因,那就是“缺錢”。有人說:“錢是王八蛋,花完再去賺。”也有人說:“錢是毒藥,不能貪婪。”還有人說:“錢是萬金油,生活不發愁!”總之關於錢的說法有很多種,但對於那些平日奢侈、開銷極大的特務而言,錢真的很重要。所以就有了另外一種說法:為了錢可以鋌而走險,為了錢甘願掉了腦袋!
其實特務也是普通人,他們也有正常的需要,比如娶妻生子、興趣愛好、物質追求等等,哪一樣都需要錢。從某種程度上講,特務工作的危險程度不亞於煤礦工人,如此大的危險,薪水按理兒應該不低。但是中統特務的薪水到底有多少?他們的收入在當時的物價下能幹些什麼事呢?
中統成立初期,工資還是不錯的,但是到了中後期,一些特務就開始埋怨:薪水喂不飽全家人的肚子。加之特務們一個個嗜賭如命,有的還喜歡玩女人、吃大煙……這些“活動”都是一些費銀子的大項目,他們之前過著“恣意而富足”的生活,到中後期,卻買不起煙卷,逛不起妓院,“毒癮”和“花心”還不折騰死他們?雖然當時中統局隸屬國民黨黨部,算是典型的政府機關,特務也算政府機關單位的在編員工,也稱得上“公務員”,但那時候的中國確實很窮,窮到“一敲即響”的地步。徐恩曾自己是開辦實業、開辦銀行、開辦物流、購買地皮,他富得流油,可他的手下卻因為徐恩曾把所有的錢都占為己有而窮困潦倒。
徐恩曾是一個“鐵公雞”,吝嗇得很!他自己可以花一百大洋去青樓翻頭牌,卻不會可憐手下的特務,多給他們一文錢。而且中統局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機構,與一些正規的機要部門不同,中統局的前身是陳立夫創辦的“黨務調查科”,後來徐恩曾又把它改成“特工總部”,1935年又改成“軍事調查統計局節一處”,一直到1938年中統局的正式創建,才改名中央調查統計局。這樣一個奇怪的組織,連續換名不說,而且對內一個名,對外一個名……這是這樣一個組織機構,雖然掛名政府機關,卻與正式的機要單位不同。這個部門沒有明顯的人員編製,也沒有任何的參照條例加官封爵,要想升官就得掏錢向徐恩曾“買官”。而特務這個行當,本身就“隱姓埋名、默默無聞”,薪水自然高不到哪兒去。徐恩曾為了斂財,克扣特務們的薪水,他還說過:“如果沒有信仰,是很難從事特務這一行的!”其實就是在為自己斂財找借口。
那麼當時,特務們一個月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呢?這樣說吧,抗戰初期特務們的月工資是110元左右。這個數目對於早期的特務而言,不僅夠用夠花,一個月下來手裏還能有所剩餘。但是在1939年,中國發生了嚴重的通貨膨脹,物價飛升,錢立刻變得不值錢了。110塊錢幾乎變成了廢紙,過去三分錢一個雞蛋,到了1939年就變成了一塊錢一個!特務們不得不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戒嫖戒賭、戒煙戒酒!通貨膨脹的時間一長,特務們就按捺不住了,大家的意見越來越大,暗地裏開始怒罵徐恩曾:“這個吸血鬼,肥了自己,窮了別人!”後來,特務們不但怒罵徐恩曾,也開始鄙視自己的職業。他們開始厭惡這份工作,開始仇視自己所從事的勾當。1940年之後,物價還在狂飆,通貨膨脹像一場威力巨大的龍卷風席卷重慶!此時,日本人的轟炸機也來了,隨著一輪又一輪的轟炸,許多特務不但沒飯吃了,而且連住的地方也沒有了,過去風光的特務們一個個成了無家可歸的流浪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