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中統力量的瓦解(1 / 1)

一係列的反共事件也在刺激著徐恩曾,他有些坐不住了。說句不太好聽的話,他開始眼紅了。作為中統局的頭頭,他既沒有胡宗南、閻錫山的兵權,也沒有“軍統”那樣的特殊權力,他隻能按照既定的方式層層滲透,東邊點把火,西邊放聲槍。而此時徐恩曾覺得,既然“攘外”不重要,那就更加應該“安內”了。但是他考慮到共產黨的根據地搬至千裏之遙的延安,而“中統”的力量在西北、西南地區是比較薄弱的,他隻能調整“棋局”,將原來上海、漢口、江蘇、天津、北平等地的特務(尤其是暴露過身份的)撤出一部分,補充到西南、西北戰線上。

與此同時,他還將中統進行了一定的擴充和整編,著手對上海地區的特務機構進行改革。葉秀峰曾經的下屬們做夢也沒有想到,在鬱悶了許多年後,竟然神奇地得到了徐恩曾的重用。其中徐兆麟被任命為上海區區長,陳寶驊被任命為上海特派員。徐恩曾最相信一樣東西:電台。信息戰離不開電台,所以他增派了一批玩電台的高手補充力量,加強特務的戰鬥力。這些通訊員分布在上海不同的角落,逐漸將上海布控成一張電台網絡。中統的各個通訊員在保密期間都各自為單位,從不橫向聯係,這也是徐恩曾建立中統特務帝國的一大特色。但是化整為零也有化整為零的風險,由於這些特務常年奢靡成性,早已不是特務訓練班時候的特務了。為了一點銀子,冒著生命去幹活兒,他們覺得有些不值。於是他們開始四處尋找“兼職”,想辦法賺些外快。找來找去,這些特務找到了三個門路:第一個門路,重新加入幫派,跟著幫派老大混,比如黃金榮、杜月笙和張嘯林。第二個門路,跟著日本人混當漢奸,當然這個活兒也不容易幹,日本人一向比較殘忍,而且擅長過河拆橋。第三個門路,加入汪偽政府76號。起初徐恩曾還十分自信,他認為依照過去的經驗和人脈,想要在上海灘做出點成績並不太難。然而機關算盡的徐恩曾沒有想到,連李士群、丁默邨這樣的大特務都紛紛轉投汪精衛門下,其中周佛海擔任汪偽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兼特務委員會主任委員,丁默邨和李士群則擔任“特工總部”正副主任。這些人不但了解中統,甚至和徐恩曾私交甚密。在他們的招攬下,小鬼們紛紛前來投靠,大批中統特務投奔汪偽76號,其中:原上海特工總部行動大隊長蘇成德成為汪偽76號的第四廳廳長,原中統局財政部的馬嘯天成為日偽政治保衛部政治警察署署長,原上海平綏路特務室主任胡均鶴、上海特區區長張瑞京、上海調統室主任鄧達謐先後投奔汪偽76號,隨著越來越多的中統特務改換門庭,中統在上海的力量基本瓦解,所謂的對日偽的情報活動反而成為替日偽效力的工具。

而在其他地方,比如漢口,徐恩曾則按照“黨特結合、廣設網點、擴大電台範圍、控製淪陷地區”的原則辦事,後來還專門成立了中統華中區和漢口調查統計室,有主任林景伊,總幹事先大啟和史希俠等二十多人。為了配合調查統計室的工作,還專門配備類似武裝自衛隊之類的組織護航,似乎為特務們穿上了“防彈背心”。不過即使再好的防彈背心,也抵擋不了金光閃閃的糖衣炮彈。出了名的吝嗇鬼徐恩曾舍不得在特務身上花錢,導致特務們日後紛紛轉投其他門下,以至於有的成為汪偽政府的特務,有的則成了日本鬼子的走狗。在北平,中統地下活動負責人後大椿,天津地下特務電台台長是周維祺,報務員彭汝雲、王紹恩,這些徐恩曾精挑細選的人均當了漢奸,周維琪、王紹恩1943年返回重慶中統局,周被派充局本部交通處材料科科長,王被派往浙江任特務電台區台長。

一心想要“報複”共產黨的徐恩曾折騰了半天,竟然把構思好的布局原封不動地免費轉讓給了汪精衛和日本人。但是徐恩曾似乎並沒有放棄,雖然他經常犯“看走眼”的毛病,但是此人“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後來他索性來了個將計就計,與汪偽、日本人相互勾結、利用,繼續破壞共產黨人的地下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