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交給他們一人一串鑰匙、一匹快馬,看他們誰先回到家,並把宅門打開。
馬跑得飛快,所以兄弟兩個幾乎是同時回到家的。
但是麵對緊鎖的大門,兩個人都犯愁了。
哥哥左試右試,苦於無法從那一大串鑰匙中找到最合適的那把;弟弟呢,則苦於沒有鑰匙,因為他剛才光顧了趕路,鑰匙不知什麼時候掉在了路上。
兩個人急得滿頭大汗。
突然,弟弟一拍腦門,有了辦法,他找來一塊石頭,幾下子就把鎖砸了,他順利進去了。
自然,繼承權落在了弟弟手裏。
感悟箴言:
人生的大門是否有鑰匙,關鍵是看你怎樣去開啟。麵對沒有鑰匙的大門時,不要總是堅守固有的陳規,而要試嚐著用自己心靈的鑰匙去開啟。
禪門大師
北野是日本京都永平寺的方丈。他年輕時喜好四方雲遊。20歲那年在行腳途中,遇到一位嗜煙的行人,兩人結伴爬過一條山路後,來到一株樹下休息,那位行人遞給北野一袋煙,因為當時他非常饑餓,所以也就接受了。
抽過煙後,北野稱讚煙味甚佳,於是,那人便送他一根煙管和一些煙草。
那人走後,北野想道:“這樣令人舒服的東西,也許會侵擾禪定,我應立即停止,以免積惡成習。”於是他拋掉了煙草和煙具。
3年之後,他開始研究《易經》。時值冬季了,他需要一些寒衣,便寫了一封信,托一位旅人帶給數百裏外的一位老師。但冬季幾乎都快過去了,既沒有衣服寄來,也沒有音信傳來。好不容易挨過冷酷嚴冬的北野,於是利用《易經》之理,占卜此事,卜出信並未送達。不久後,他的老師寄來一封信,信裏果然沒提到寒衣之事。
“如果我以《易經》去做如此準確的占卜工作,也許會毀壞了我的禪學課程。”北野對此又起了警惕之心。於是,他又丟棄了這個不可思議的易經之術。
到了28歲那年,北野愛上了書法和漢詩,對此兩者每日鑽研,日有進境,居然獲得了老師的讚賞。但北野想到:“如果我不及時停止,我就要成為一位書法家或詩人而非禪師了,此非我願。”
從此,他不再舞文弄墨、習字賦詩,終於成為一代禪門大師。
感悟箴言:
擁有堅定的信念和目標,並一直進行下去,不要受到外界紛繁世事的誘惑。
泰山崩於前而心不驚,麋鹿興於左而目不顧。這是一種能力,也是人生成長中處世應變力的基本要求。
想象的困難
一個周日帕梅拉和幾個朋友去郊外爬山。那天他們玩得很盡興。不知不覺太陽都快落山了,他們還在山頂。如果原路返回還需要兩到三個小時的時間。這時候有人提議說知道另外一條捷徑,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下山,但是要跨過一條小溝。
望著越來越低的太陽,他們一直同意走近路。
那小溝大概有幾米深,溝裏是潺潺的溪水,在四月的黃昏裏發出響亮而空洞的聲音,那種聲音讓人想到不慎失足掉下去的慘烈……前進還是後退?他們在溝前猶豫了很久。天,一點一點暗了下來。
這時候,一個女孩站了出來。一個年輕的女孩。她拿了一根樹枝在溝之間比劃了一下。然後放在地上,說,“溝就是那麼寬的距離,大家跳跳試試看”。大家很輕易就在平地上跳過了那個和溝寬差不多的距離。但是麵對溪水嘩嘩的小溝,有人還是猶豫。女孩第一個跳過去了。大家相互鼓勵著,一個個也都跳過去了,包括膽小的帕梅拉。
那個傍晚,他們很快就下了山。而且,在新的道路上,他們還發現了一大片粉紅嫩白的桃花。在這樣一個落英時節,那絢爛的色彩不能不算一道令人驚喜的風景。而下山沒多久,雨下起來了,又大又急。大家都笑著說:“那小溝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可怕吧!可怕的隻是我們心中的想象。我們一抬腿,不就過來了嗎?而世事難料,安全也不是絕對的。如果我們當時選擇熟悉的那條路回來,說不定都成了落湯雞了。”
感悟箴言:
生活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麵臨進退的選擇要有十足的勇氣和信心。其實所謂的困難有些是條件反射所想象出來的。當你感到有恐懼和疑慮時,就如同麵臨一條攔路的小河溝,其實你抬腿就可以跳過去,就那麼簡單。
2000多年的數學題
1796年的一天,德國哥廷根大學,一個19歲的很有數學天賦的青年吃完晚飯,開始做導師單獨布置給他的每天例行的3道數學題。
像往常一樣,前兩道題目在兩個小時內順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題寫在一張小紙條上,是要求隻用圓規和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邊形。青年做著做著,感到越來越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