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他又捧著先生上官周的名畫,看著看著,整個精神都集注在上麵,忽然歎起氣來,說:“吾師上官周先生技絕,我難以與老師爭名啊!但一個有誌氣的少年應當自立。我黃慎豈肯永遠居在人後!”
他像發了瘋病似的,忘了早晨與黃昏,忘了飽餓與冷熱,好幾個月都在思索著這個問題,但就是找不到新的一條路徑。
上官周知道了學生的苦悶,就啟發黃慎去多讀多看。黃慎聽了老師的指點,書法學懷素,詩仿金元,畫摹天池,博覽百家作品。但到了他自己作起畫來,卻覺得畫中處處有別人痕跡,還是闖不出自己的路。他展不開眉,舒不了心。
有一天,上官周忽然問黃慎:“你讀了張欽的詩嗎?”
黃慎說:“先生,學生讀過了。”
但過後想想:先生問我這話總有道理。於是,就再細讀張欽的詩,才知張欽詩中有畫,所以詩的意境很美。他不禁問起自己來:“黃慎黃慎,張欽詩中有畫,你黃慎畫中要不要有詩?”
一時他不能明確回答這個自己提出的疑問。
他上街,在街道上走著想著,想著走著,終於領悟到:上官周先生的畫,張欽的詩,懷素的字,他們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但我黃慎又怎樣呢?這樣,豁然開朗,眼前天地開闊了。他匆匆忙忙地跑進最近的一座店鋪中,向店老板借了紙與筆墨硯台,就在店堂的案桌上麵揮起畫筆,畫起他心中的那些美妙的東西。
黃慎這個稀奇古怪的舉動,驚動了店裏的老板夥計,更招引得過路的人們進店堂來看個究竟,不久,店堂裏外站滿了看畫畫的人。
黃慎好像沒有看見一個人,隻專心致誌地揮著他的畫筆。畫好了,筆一擲,忽然拍著案桌大叫起來:“我得到了!我得到了!”
圍觀的人們聽不懂怪畫家的怪話,隻望著他作的畫,畫麵上筆墨不多,畫的什麼也看不甚清楚,還以為這畫家是發了瘋哩。
黃慎這才發現許許多多人圍著看他的畫。他向大家笑嘻嘻地揮揮手。圍觀的人們開始散去,說也奇怪,離開一丈多遠,再看看那畫麵,潦潦草草的筆墨突然顯現成幾莖水仙,有的才長出,有的開著兩朵鮮淋淋的花。那水仙與水仙花,充滿著初生勃發的神態。大家越看越喜愛,異口同聲稱讚:“怪人怪畫,就是怪,就是好!”
黃慎默默地微笑著卷起畫,向店老板謝了謝,就從人縫中擠開一條路走了。
上官周先生後來看見學生黃慎突飛猛進,喜不自勝,逢人就說:“吾的門下有黃生,猶如王右軍之後有個魯公一樣。當老師的看見學生如此長進,多興奮啊!”
感悟箴言:
在學習中,應該追求永無止境的精神。在求學獲知上的不滿足是值得讚賞的,“更上一層樓”的境界也值得肯定。
不妨再來一次
李總的公司想招聘一個有耐心的員工。
一位先生走進來。
“我就是,”他說。
“請您再試一試,”李總喊。
他重新走進來。
“這兒是我,”他說。
“不比前一次好多少,”李總再次宣布。
他又一次踏進房間。
“事情和我有關,”他說。
“這個開頭不好,”李總指出。
他又一次走進來。
“哈羅,”他喊著,招了招手。
“請別這樣,”李總說。
他又做了一次嚐試。
“我又來啦,”他喊。
“這回差不離了,”李總說道。
他再次走進來。
“一個你們期待已久的人來了,”他說。
“重複一次,”李總心想,這下可以宣布錄用他了。可是,唉,這回他到了外麵,再也沒有進來,跑掉了。盡管李總打開房門,急匆匆地跑到街上四下張望,卻再也瞧不見他的影蹤。
感悟箴言:
生活中的每一次經曆,我們都應該好好地去對待。經曆過的就是財富,所以耐心地去迎接生活給予我們的一切吧!
站起來比倒下去多一次
一位父親很為他的孩子苦惱。因為他的兒子已經十五六歲了,可是一點男子氣概都沒有。於是,父親去拜訪一位禪師,請他訓練自己的孩子。
禪師說:“你把孩子留在我這裏。3個月以後,我一定可以把他訓練成真正的男人,不過,這3個月裏麵,你不可以來看他。”父親同意了。
3個月後,父親來接孩子。禪師安排孩子和一個空手道教練進行一場比賽,以展示這3個月的訓練成果。
教練一出手,孩子便應聲倒地。他站起來繼續迎接挑戰,但馬上又被打倒,他就又站起來……就這樣來來回回一共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