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南宋·朱熹《觀書有感》
中國人有個習慣,非常關注一個人的私德,通俗地說意思就是比較關注個人作風問題。一個人能力再強,事業再出色,如果個人作風問題過不去,這個人基本上就被否定了。
比如陳冠希,長得挺帥,也頗有經商頭腦,電影唱片也在不停地出,商業價值相當不錯。因為流傳出一些本是你情我願情況下拍攝的隱私照片,結果是公開道歉還不夠,飯碗基本上都給砸了。
對比美國的帕麗斯·希爾頓,同樣是財貌雙全的社會知名人士,同樣是拍激情錄像,流傳出來以後,人家不但不道歉,還宣布要對此收版權費,付了錢以後,想怎麼看都行,卻從沒有誰說要封殺這作風非常不好的豪門小妞,發展勢頭反而更猛了。
還比如CBA的孫悅,在中國的籃球界,也是響當當的一個人物。就因為搞了次車震,看看被罵的那個慘啊。
再對比NBA的羅德曼,在美國籃球界的同樣是號人物,整天打扮得花裏胡哨,濫交、罵人、打架,什麼壞做什麼,反而人氣越混越高。這人要是在中國,早被罵得鑽老鼠洞去了。
中國人關注私德的習慣恐怕和朱老師有直接的聯係,因為朱老師應該算是私德最起勁最得力的倡導者,要知道朱老師對個人道德修為的標準是相當的高。
高到了什麼地步?像後來明代的徐階、張居正、戚繼光、胡宗憲這些個牛人統統不符合朱老師的標準。
話又說回來,這幾位不符合朱老師的道德標準倒也說得過去,畢竟他們都是朱老師的死對頭心學門派中人,敵人支持的我們都反對,敵人反對的我們都支持嘛。
不過,縱觀整個元、明、清三代,唯一完全符合標準的,恐怕隻有一個人。
他的名字叫海瑞,偏偏也是心學門人……
這可讓我們朱老師情以何堪啊!
其實,朱老師自己也是受害者。
所謂樹大招風,朱老師當然也不例外,常常被人攻擊,攻擊點主要在兩個方麵。
一個就是私德方麵,朱老師不是說《詩經》是黃色刊物嗎?不是說要“嚴男女之防”嗎?那應該以身作則吧。
可是傳說朱老師不但養了兩個小尼姑做小妾,還和某個知名妓女不清不楚,最聳人聽聞的,是朱老師有扒灰的習慣!
雖然這些個八卦可能是空穴來風,不過總歸無風不起浪,無數次的事實告訴我們,八卦有理!
朱老師算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攻擊的另外一個方麵,就和個人作風毫無關係了,攻擊的正是朱老師理論的核心:天理。這個敢於挑戰朱聖人,膽大妄為的家夥,就是我們這次的主人公:陸九淵。
陸九淵,字子靜,號象山,比朱熹小九歲(生於公元1139年),江西人。從小聰明好學,他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做事喜歡思考,喜歡刨根問底,凡事都喜歡問個為什麼。
四歲的時候,陸九淵問了他父親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說天地是無窮的?”(天地何所窮際)父親瞠目結舌,回答不出來,隻好一笑了之。
陸九淵是個執著而倔強的孩子,並沒有父親的不理會而放棄,而是選擇了在書本中找尋答案。
有一天,陸九淵在一半古書裏麵看到了對“宇宙”的解釋,“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頓時領悟出了童年時候那個問題的答案,天有多高,地有多大,永遠有多遠,這就是“無窮”。
所以宇宙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就是宇宙的事(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
陸九淵從此立下了一個遠大的誌向,要做儒家門派的聖人。
這一年,他十三歲。
長大了的陸九淵保持了童年愛問問題的習慣,看什麼書都能發現問題。讀論語,能發現孔老師前後言行不一致,讀“二程”的書,能發現程頤的話和孔孟二位老師發生了矛盾。
當時全世界都認為二程的思想是一致的,隻有從小愛刨根問底的少年陸九淵看出了程顥和程頤的不同,並且特別提出程頤。他認為程頤那個想象出來的“理”的世界根本就是違背了孔孟的思想,對於執著倔強的少年陸九淵來講,這是根本不能接受的(自覺若傷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