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呼氣,同時身體向左轉,重複以上動作(左右相反)。左右交替為一次,如此連續做六次。
第七式開任脈
接上式。
呼氣:舌抵下齶,用嘴噴氣,手背相對,十指向下,兩手輕吊上行高於肩至頭(但未過頭)時,展臂抬頭,兩眼隨手而行,到兩臂完全伸直時,兩手同時甩手,掌心向上,同時仰頭向上看;
吸氣:舌抵上齶,兩手回收,十指相對,掌心向下,推炁歸於下田;
閉氣:雙手在下田做分、開、合、抹等動作。
如此連續做六次。
第八式推下兩脈
基本動作和要求同第三式,不同的是吸氣時,開始右轉身,上左腳。
第九式默運五行
同第二式。
第十式沐浴
沐浴時用無極站樁式,自然鬆靜站立,用多向思維和三種不同的力配合呼吸,先呼後吸。
呼氣:外行呼吸與內行呼吸兩力排斥;
外行呼吸:自身宇宙之氮從全身毛孔向天體宇宙外放;
內行呼吸:自身宇宙之炁從全身毛孔向下田聚集,小腹外放;
吸氣:外行呼吸與內行呼吸兩力相合;
外行呼吸:天體宇宙之氣從四麵八方向自身宇宙全身毛孔擠壓;
內行呼吸:下田發力推炁向自身宇宙全身毛孔放射,小腹強行內收;
如此連續做六次。每次以不超過一分鍾為好,達不到者可量力而行。
呼吸完成後,轉為自然呼吸,鬆靜站立至收功為止。
說明:
呼吸過程中,有三種力的作用:一是往體內走,二是往體外走;三是小腹強行內收往下走。這種呼吸方法叫武火沐浴。
三、解釋
⑴每節有意念的呼吸次數要相同,最少三次,最多二十四次。每式做六次時,整套以二小時為標準。
⑵煉此功的最好時間為醜時(早上3—5點),別的時間煉也可以。
⑶本功法的小動作是妙中之妙。合,合炁於下田;分和開,是完成一個動作,拿出下田之炁;抹和走,是推出下田之炁。其目的在於力開胞中,甚至能連帶會陰穴,激發下田之炁生發爆發力。
⑷要做好此功,關鍵在於手法。在掌握好推、拉、開、合、張、抹、走等動作的同時,還要體會用手發力的角度、穿透性、旋轉性,以及張與合、吸與斥的巧勁,為學習“外五行開十二經絡”,“八卦意球”的開合以及“內五行開脈功”做好準備。
⑸在推炁行脈的過程中,意念要紮入脈裏,“意在脈裏走,眼隨意念行,手眼相配合,炁隨手內行。”每次呼吸都是炁從下田而出,炁歸下田而入,息息歸根,以啟動人體的能量源,增大外放能量,增強人體生物場,為胎息再現做準備。
⑹開兩脈和開任脈時,頭要向上揚。因為這幾條脈都經過頸,人低著頭不好過。頭向上揚,用好這個巧勁,就能順利通過。
⑺起勢時的呼吸是順式呼吸,沐浴時的呼吸是逆式呼吸。
⑻做功時出現發熱、發麻、有痛點,這是真炁上來了。麻、熱、脹、痛是內炁開通經絡炁穴時的一種感覺。做到經絡通暢時,就什麼感覺也沒有了,這是最好的狀態。
⑼帶脈、衝脈、任脈、督脈都發源於下田,要靠下田的爆發力來推動這幾條脈。初煉時怎麼推也推不動,脈裏沒有感覺。經過修煉,要求推出來一條線,一條一條地推出來,而不是一大片。利用八脈可診病。
⑽煉功時,出現肚皮能滾動,從上往下能轉,這有用,是好現象。
⑾“外五行開脈功”講一開一合一閉,“內五行開脈功”講一開一合一閉一發。
⑿開衝脈時,出現頭疼、頭脹,感覺眼睛好像鼓起來似的,這是好事,不用怕,這不是出偏。陽蹺脈上來,到肩、嘴、眼,在腦袋裏繞一圈,到風池穴為止。煉功走到這條脈肯定疼。陽蹺和陰蹺相交時,人頭上好像戴了個箍。所以頭疼時隻能從前麵走,不能往下導。頭往上一揚,向上一衝,就過去了。在這兩條脈中,這就是妙用。
⒀本功法修成後的驗證方法:沐浴時,能看到自己的經絡和脈路裏有帶顏色的亮點閃動,內炁在其中運行。練完本功法後,再返回來做靜功,小周天開得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