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星陣(1 / 3)

一、星陣概述

1.概念

星陣是古人在長期與星體對煉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整套人體與天體對煉的修煉方法。它主要記錄在《奇門遁甲》、《萬法歸宗》、《三天秘法》、《大六壬》、《小六壬》、《丁甲運相》等典籍中。

道學認為,在天體中紫微星最大,位居中央,為眾星之主。它由五鬥星係(北鬥、南鬥、東鬥、西鬥、中鬥)以及二十八宿星合為紫微星係。其外為眾星係,包括太陽係、南極係、北極係等。根據各個星宿的不同,人體與天體的對煉方法也多種多樣。由於星係是由多個星球組成的,人體與天體對煉時,在地麵上也布設相應的星位,猶如陣法,故人體與星係對煉的方法又稱星陣。

這裏主要介紹人體與五鬥星係的對煉方法。

2.陣圖

這是一張五鬥星係的原始天體圖,它與現在的星宿是一樣的,但形狀不一樣。它是把天上的星宿拿到地下來,是一張修煉圖,而不是空中的天文圖。

北鬥七星屬水以煉腎;南鬥六星屬火以煉心;東鬥三星屬木以煉肝;西鬥四星屬金以煉肺;中鬥五星屬土以煉脾,也可兼煉肝心肺腎。

天府星和紫微星,古時說能知人生死,現在可以理解成這兩顆星能影響人的生和死。實際上這兩顆星對應著人體上的兩個竅位,影響著人的神經係統。在煉功中,一旦出現偏差,容易造成精神失常。這時候就得把這兩個竅位都打開,上下一通氣,漸漸就好了。這兩個竅位男女有別,不好打,打時也不好看。實在打不開,就隻有慢慢養。在沒有明師指導下,不要盲目對煉天府星和紫微星。

圖中還有一條日月線。因為五鬥星圖是立體的,不是平麵的,所以日月線用虛線來表示。在此要弄清楚的是,是日月包圍著五鬥星宿,還是五鬥星宿包圍著日月。實際上日月是在五星中間,五星包圍在日月的外麵。

在《大千圖說》一書中,也有五鬥星係的相關記載。該書中五鬥星係的星位名稱略有差異。這是由於不同傳承的師傳差異所致。

3.特點

修煉星陣與修煉其它功法的方式有所不同,其特點是:身居星位、兩手掐訣、心係星形、默念口訣。

身居星位:先在地上畫出星位圖,人體或行、或坐、或臥於星位之中修煉。

心係星形:構思、觀想星鬥的圖形。

兩手掐訣:根據不同星位,選擇相應手訣。

東鬥三星手訣:大拇指指尖與食指指尖相合,其餘三指或伸直,或彎曲;

南鬥六星手訣:大拇指指尖與中指指尖相合,其餘三指或伸直,或彎曲;

西鬥四星手訣:大拇指指尖與無名指指尖相合,其餘三指或伸直,或彎曲;

北鬥七星手訣:大拇指指尖與小指指尖相合,其餘三指或伸直,或彎曲;

中鬥五星手訣:大拇指放於掌心,其餘四指握住大拇指。

默念口訣:根據不同星位,選擇相應口訣。

東鬥三星口訣:木公一統甲乙木,眼不視而魂歸肝;

南鬥六星口訣:赤精一統丙丁火,舌不聲而神歸心;

西鬥四星口訣:金母一統庚辛金,鼻不香而魄歸肺;

北鬥七星口訣:水精一統壬癸水,耳不聞而精歸腎;

中鬥五星口訣:黃老一統戊己土,四肢不動意歸脾。

五鬥星陣的修煉方式分為動式、坐式、臥式三種。采用動式修煉時,一個人可以選擇某一星陣進行修煉,也可以同時修煉五個星陣;采用坐式修煉時,可以一個人修煉,也可以多人同時修煉;采用臥式修煉時,要配合磁陣,一個人修煉。

4.解釋

⑴目的

身居星位:把人的身體融合在地上的星陣之中。

心係星形:把人的識神融合在天上的星陣之中。

兩手掐訣:手訣,佛家叫手印,是人體用來與外界相互溝通信息、相互聯係的一種方式。按現在的話來講,其作用類似於無線電中的天線。選擇不同的手訣,就象選擇不同頻率的信號一樣,它接通了體內相應的髒炁和經絡,保證人體內炁處於特定的狀態,為共振提供良好的內部環境。

為了便於記憶,手訣可以概括為:“五大七小六中君,三食四無全君體。”意思是五星——大拇指,七星——小指,六星——中指,三星——食指,四星——無名指。

現在所用的手訣是先天口訣,不是後天的。比如,食指的先天原體之位是肝,但後天所走的經絡並不是肝。在《易經》中,有先天和後天交換位置的方法,具體方法是四指和拇指交換位置,古時稱此為五行歸宗。

在談到手訣時,呂洞賓祖師留下這樣一句話:“人生鑰匙一把刀。”意思是說,手訣是鑰匙,用對了可以打開人體奧秘的大門,用錯了便打不開鎖;同時它也是一把刀,可以傷及自己和他人。因此,運用手訣時,不能掉以輕心,千萬別用錯了。

默念口訣:口訣,古時也叫咒語。按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人體與外界相聯係時的信息密碼。用人體之神默默地呼喚著星鬥(木公、赤精、金母、水精、黃老),懇請星鬥之神統一人體五行之炁(木為肝炁,火為心炁,金為肺炁,水為腎炁,土為脾炁),確保人體五行之門戶不漏(肝之門戶——眼不外視;心之門戶——舌不聲動;肺之門戶——鼻不香味;腎之門戶——耳不聞聲;脾之門戶——四肢不動),使人體五行之神各歸其位(魂歸於肝;神歸於心;魄歸於肺;精歸於腎;意歸於脾)。人體之神炁與星鬥之神氣相互感應、相互融合;同頻共振、炁化髒炁;髒炁炁滿,流行經絡;培本固元,營養全身。

每次默念口訣三、六、十二、二十四次。

這是第一步修煉星陣的口訣,為天幹配五行;第二步修煉的口訣是天幹配地支;第三步修煉用劍訣。後兩步修煉的手法、身法、步法與第一步都不一樣。實際上用的就是《奇門遁甲》和《萬法歸宗》中的方法。

口訣千萬不要用錯了,因為口訣都是指向天幹和地支之數,呼喚天幹、地支之名。這些東西說它有,又無法證明;說它沒有,它又能表現出一種力量來。

⑵功效

東鬥三星:氣化於肝膽,行於肝經和膽經;

南鬥六星:氣化於心髒,行於心經和小腸經;

西鬥四星:氣化於兩肺,行於肺經和大腸經;

北鬥七星:氣化於兩腎和膀胱,行於腎經和膀胱經;

中鬥五星:氣化於脾胃,行於脾經和胃經。

⑶療效

東鬥三星:對肝膽及肝經和膽經疾病有很好的療效;

南鬥六星:對心髒及心經和小腸經疾病有很好的療效;

西鬥四星:對兩肺及肺經和大腸經疾病有很好的療效;

北鬥七星:對兩腎和膀胱及腎經和膀胱經疾病有很好的療效;

中鬥五星:對脾胃及脾經和胃經疾病有很好的療效。

二、五鬥星陣的(動式)修煉方法

1.基本方法

在修煉星陣之前,必須熟練地掌握以下基本步法、基本手法和呼吸方法,才能正式進入星陣進行修煉。

⑴基本步法

兩腿分開,身體下蹲,抬左腳踏入星位,抬右腳蹲入星位,停頓片刻,再抬右腳踏入星位,抬右腳蹲入星位。如此反複修煉,直到熟練自如為止。

要仔細區分踏和蹲兩個動作的差異。踏:腳往前伸,有一個探腿的動作。蹲:身體往下蹲,有一個向下壓的動作。兩腳要交替地踏和蹲。步法要求穩健、剛勁、敏捷、有力。

⑵基本手法

兩手捏訣,兩臂平伸,一開一合。開似展翅,合似相吸。開時掌心向下,合時掌心向上。由開轉為合時,要翻腕,使掌心由向下轉為向上;合至兩手相對時,再翻腕,使掌心由向上轉為向下。此時停頓片刻,再作開合動作。如此反複,直到熟練自如為止。

兩個翻腕動作要靈巧、快捷。手法要求輕柔、圓潤、舒展、大方。

⑶呼吸方法

呼氣時,兩手外展;吸氣時,兩手內收;閉氣時,兩臂平端,兩手相對,掌心向下而不動。

⑷綜合修煉

將步法、手法和呼吸配合起來修煉:

呼氣時,兩手外展,從抬腳到踏星位;

吸氣時,兩手內收,從抬腳到蹲星位;

閉氣時,兩手相對,兩腳蹲在星位上,默念口訣。

行步中,上身不能彎曲,腰要保持正直。如此反複修煉,直到熟練自如為止。然後,轉入星陣的正式修煉。

2.北鬥七星的修煉方法

第一式準備式

姿勢:修煉者在空曠的場地或草地上,自然鬆靜站立,兩手自然下垂,閉目合齒,舌抵上齶。

呼吸:第一步,調整自然呼吸,呼吸要求勻、深、細、長,使呼吸形成規律。

第二步,再調整綜合呼吸,即自身宇宙呼吸、人體宇宙呼吸、天體宇宙呼吸和以凡息帶真息四種呼吸同時做,使炁聚下田。

第二式運化五行

接上式,從下田開始,按照五行相生的路線運化五行六遍(具體要求見“引仙法?內視返聽”),最後再歸炁於下田。調整自然呼吸,然後轉入下麵的修煉。

第三式與北鬥七星對煉

第一步:

姿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自然站立在破軍星的星位上。兩手掐北鬥七星的手訣。

呼吸:自然呼吸,要求勻、深、細、長。

意念:先想想畫在地上的北鬥七星的圖形,再想想天空中的北鬥七星的圖形。想好了以後,就轉入下一步的修煉。

第二步:

姿勢:鬆靜站立。

呼吸:呼氣時,呼下田之炁通過全身毛孔外放到天邊;

吸氣時,吸天邊之氣通過全身毛孔內收到下田。

意念:呼氣時,想地上的北鬥七星合於天中的北鬥七星;

吸氣時,想天中的北鬥七星合於地上的北鬥七星。

要求意念和呼吸密切配合,呼吸次數為六的倍數。然後,轉入下一步的修煉。

第三步:

動作一:

呼氣時,兩手掐北鬥七星的手訣外展,右腳從破軍星位滑步踏入武曲星位;

吸氣時,兩手掐北鬥七星的手訣內收,左腳從破軍星位滑步蹲入武曲星位;

閉氣時,身形不動,默念北鬥七星的口訣:“水精一統壬癸水,耳不聞而精歸腎。”

動作二:

呼氣時,兩手掐北鬥七星的手訣外展,左腳從武曲星位滑步踏入廉貞星位;

吸氣時,兩手掐北鬥七星的手訣內收,右腳從武曲星位滑步蹲入廉貞星位;

閉氣時,身形不動,默念北鬥七星的口訣:“水精一統壬癸水,耳不聞而精歸腎。”

動作三:

呼氣時,兩手掐北鬥七星的手訣外展,右腳從廉貞星位滑步踏入文曲星位;

吸氣時,兩手掐北鬥七星的手訣內收,左腳從廉貞星位滑步蹲入文曲星位;

閉氣時,身形不動,默念北鬥七星的口訣:“水精一統壬癸水,耳不聞而精歸腎。”

動作四:

呼氣時,兩手掐北鬥七星的手訣外展,左腳從文曲星位移步踏入祿存星位;

吸氣時,兩手掐北鬥七星的手訣內收,右腳從文曲星位滑步蹲入祿存星位;

閉氣時,身形不動,默念北鬥七星的口訣:“水精一統壬癸水,耳不聞而精歸腎。”

動作五:

呼氣時,兩手掐北鬥七星的手訣外展,右腳從祿存星位滑步踏入巨門星位;

吸氣時,兩手掐北鬥七星的手訣內收,左腳從祿存星位滑步蹲入巨門星位;

閉氣時,身形不動,默念北鬥七星的口訣:“水精一統壬癸水,耳不聞而精歸腎。”

動作六:

呼氣時,兩手掐北鬥七星的手訣外展,左腳從巨門星位滑步踏入貪狼星位;

吸氣時,兩手掐北鬥七星的手訣內收,右腳從巨門星位滑步蹲入貪狼星位;

閉氣時,身形不動,默念北鬥七星的口訣:“水精一統壬癸水,耳不聞而精歸腎。”

在貪狼星位轉體180°,變為破軍星位,繼續反複修煉,一來一往為一次,如此循環,修煉30—60分鍾。

第四式收功

最後,回到破軍星位後,調整自然呼吸二十四次,即可收功。

解釋

北鬥七星,古時又稱北鬥九皇星君,實際上是九個星。在破軍星旁有內弼星,在祿存星旁有外輔星。連接柄與勺的文曲星是軸,很重要,振動時動作也比較大,一定要挺住。文曲星有丞相之相,古時又稱之為丞相星。諸葛亮、劉伯溫、張良都曾用過北鬥七星。

北鬥七星總體屬水,與腎相合。就個體而言,又在人體內對應於人體頭上的七個明竅和內髒的七個部位:

破軍星——心髒——口舌;

武曲星——左肺——右鼻;

廉貞星——右肺——左鼻;

文曲星——左腎——右耳;

祿存星——右腎——左耳;

巨門星——左肝——右眼;

貪狼星——右肝——左眼。

當修煉者在某個星位上出現振動,就意味著體內的行炁已經到了相應的內髒。這時,修煉者一邊讓它潛振,一邊調整相應的明竅,內炁很快就通過去了。比如,在破軍星上出現振動,就馬上調整嘴和舌頭;武曲星上出現振動,就想辦法隻用右鼻孔吸氣,當然這很難做到。蹭步入貪狼星後,轉身180°,才產生振動,就意味著振動的是破軍星,而不是貪狼星。

“真人手持鋒利劍,外物七星相叩鬥。”叩鬥,就是煉七星時,走過來再返回去,一正一反,古時稱此為乾坤修煉法。

人體相對於七星隻有兩個方向。人借助於七星煉四季時,撥動七星柄,春指東,夏指南,秋指西,冬指北。這可以理解成四季隨著北鬥七星轉,也可以理解成北鬥七星隨著四季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