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睡功(2 / 3)

第五式補虛還陽式

姿勢:同“保精扶血式”,隻是兩手掌心覆置於神闕穴。

意念:同“保精扶血式”,隻是收神光入神闕穴。

呼吸:同“保精扶血式”,隻是呼吸時,在意念的引導下,內炁收放於神闕穴。

說明:”臍“在人體腹部的位置非常重要。古人說:“人之有臍,猶天之有北辰也。”故名曰:“天樞”,又名曰“神厥”。此穴是十大明竅中的天元穴,是人體先天供養的必經之路,也是修煉者後天返先天的必由之門。它內通五髒,外虛內陽,往來神氣,是保命求生的根基。此穴在肚臍窩正中,屬任脈之穴。

作用:溫陽補虛,還陽和中,消食導滯。對陰陽兩虛、體弱無力、氣短神弱、感冒等病有很好的療效。

第六式調氣扶心式

姿勢:同“保精扶血式”,隻是兩手掌心覆置於膻中穴。

意念:同“保精扶血式”,隻是收神光入膻中穴。

呼吸:“保精扶血式”,隻是呼吸時,在意念的引導下,內炁收放於膻中穴。

說明:膻中穴在兩乳頭中間,胸正中線下取穴,屬任脈。炁會膻中,足太陰、足少陰、手太陽、手少陽之炁皆合於此。

作用。調炁降逆,寬胸利膈。對胸痛、氣管炎、胸膈滿悶、心髒等疾病有很好的療效。

第七式保肝明膽式

姿勢:平直仰臥,枕高以頭頸舒適為度。軀體左方肘旁放一塊與枕同高的軟墊,左肘置於軟墊上,兩手掌重疊(左右手的上下位置隨自己的習慣而定),掌心身下,覆置於右側肝膽區之上。下肢舒伸,兩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足尖自然外展,呈八字形,身鬆體靜,神態安詳。

意念:兩眼向上平視,看得越遠越好,片刻後把遠處的神光漸漸收回到兩眉之間,順著鼻尖往下看,一直看到肝膽區,構思肝膽的形狀後,閉目合齒,舌抵上齶。

呼吸:深呼吸24次。吸氣時,想氣從四麵八方向肝膽區擠壓,舌抵上齶呼氣時,想肝膽之炁從口呼出,舌抵下齶。深呼吸24次後,轉為自然呼吸。

作用:現炁舒肝,明膽開竅。主要對慢性肝炎、肝區不適、肝火過盛、膽痛、膽區不適有很好的療效。

第八式扶脾健胃式

姿勢:平直仰臥,枕高以頭頸舒適為度。軀體右方肘放一塊與枕同高的軟墊,右肘置於軟墊上,兩手掌重疊(左右手的上下位置隨自己的習慣而定),掌心身下,覆置於左肋脾胃區之上。下肢舒伸,兩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足尖自然外展,呈八字形,身鬆體靜,神態安詳。

意念:同“保肝明膽式”,隻是收神光入脾胃區。

呼吸:同“保肝明膽式”,隻是在呼吸時,意念引導內炁收放於脾胃區。

作用:和胃定痛,扶脾去脹。對脾痛、脾胃不和、胃炎、胃痛、消化不良等脾胃諸病有很好的療效。

第九式安樂式

姿勢:同“安神式”,隻是兩手改為掌心向上。此式又稱夢靈式,很容易做夢。

意念:兩眼向上平視,片刻後把遠處的神光漸漸收回到兩眉中間的“穴”,閉目,再回收看“目”,再看“天”,再把神光慢慢地放回兩眉中間,閉目合齒,舌抵上齶。

呼吸:深呼吸24次。吸氣,想氣從上空遠方收回到“穴”、“目”、“天”;呼氣時,想氮從“天”射向遠方高空,射出天外,深呼吸24次後,轉為自然呼吸,想太空中的絢麗景色。

作用:調神傳靈,知曉天地。

提示:在練功中,如出現全身震動,這是人體感應於天地所致。自發動出好了很好看,也有用,可以循經點穴,自治疾病;或出現一些美麗的景象,這是正常反應。

如果想做夢,做功前應先構思自己的夢,然後看構思的夢和實際出現的夢一樣不一樣。此式做好了很容易出現“仙人指路”。

有人做此功時,呼吸還沒到24次,眼前就出現了亮點,這時把呼吸調整成自然呼吸,千萬別動,靜心以觀其中奧妙。

三、注意事項

1.每次隻能做一個式子

睡功每天可做1~2次,不受時間的限製,一般中午1次,晚上1次。1次做5分鍾、10分鍾都可以,但每次不要超過1小時。每次隻能做一個式子。每天或若幹天要更換一個式子。最好先盤從,後做睡功。做睡功時,不許睡著。做完睡功後,按自己的習慣,側身睡覺即可。初練者,做睡功時睡著了也不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