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師解
在“立題——定題——再立題”階段,修煉者對尚未發生的事進行深入的分析、推論、判斷,最後決定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對不好做而又必須做的事要采取哪些預防措施等,以此來增強計劃性、預見性和成功率,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這樣既訓練了修煉者的超前意識,又使思維呈現出開放狀態。在完成了以上兩段的修煉之後,修煉者大腦的有序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腦皮層下的中樞神經相互通融、交互作用,使神經係統處於高度協調統一的狀態,也就是激發態或者功能態。這時,一方麵,前上兩段的思維倒轉和內視自身是神氣內收的過程。修煉到一定程度之後,神氣將轉向身外,觀察身外之景。修煉者做功到一定程度時,隨著人體宇宙場的形成、擴大、加強,人體就會發出具有一定頻率的生物電磁射線。當這些射線的頻率和某些小動物的生物電磁射線的頻率相同時,它就會尋源而來,主動地向修煉者接近。就會形成人與動物對煉的場麵。隨著修煉者大腦狀態的變化,人體射線的頻率及其強度也隨之變化,結果小動物或者接收不到,或者承受不了,隻好悄然離去;另一方麵,激發態下的大腦在靈感思維的作用下,會出現超前靈感,修煉者就會具有預測功能。
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體皆有靈氣。動物為清陰之靈氣,在大自然的長期沐浴下,變得尤為靈敏。有的對空拜月,受納日精月華;有的擇嚼草藥,取靈物之汁;有的伸頸跳躍,變得靈巧異常;有的閉息冬眠,自有長生之效。而具有陽剛之靈氣的人類,雖為萬物之靈,但也有某些不及動物之處。人在修煉時,不僅要參悟動物表麵之特長,更要獲得其精髓——動物之信靈,以補充自己的不足。實際上動物也有修煉的,它們需要人類之陽靈之氣,相互受益,取長補短。人類與動物之間不隻存在著生物鏈的關係,還有更深層次的相依與相戀——靈與情。
通過有意識的預測訓練和不斷地從動物身上獲得其靈信,修煉者就會出現能預測未來的靈感思維,從而使自己的思維水平又上升到一個台階。
三、感悟
智能前三法是道家修煉特殊思維的入門功法,也是靜功修性的基礎功法。其特點是:
第一,在身鬆體靜之中,訓練理性思維能力和智力,包括形象思維、邏輯思維、抽象思維和記憶能力、判斷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第二,在體定心靜之中,訓練直覺思維和智慧,包括靈感思維、特異思維和內視、透視、預測、遙感等特異功能。
智能法不講意守,也不講空門,對靜功入門的最大障礙——雜念不回避,也不消極地用止觀、念經、冥思慮景、觀想人物、以一念代萬念,而是積極主動地解決雜念,給它一個明確的指令,保證修煉者能在深度的入靜之中,開始思維的修煉。由此可見,它起點很高。
智能前三法是一種在意識的支配下,通過提出和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有目的的思維專項訓練的方法。它層次分明、條理清楚、結構嚴謹、方法合理,是修煉包括特殊思維能力在內的完整思維的有效方法。
修煉智能前三法,必須與內功線和“引仙法”結合起來修煉。修煉法術是耗炁累神。修煉內功線可以提高智能法的質量和功效,修煉“引仙法”可以補充修煉智能法的消耗。每天修煉智能法的過程不能超過一個小時。
思維分理性思維和直覺思維。理性思維是以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思維體係;直覺思維是以東方佛學和道學為主體發展起來的思維體係。它們之間的相互對峙,構成了當今社會思維科學的主體。然而在“智能法”中,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卻高度地融合和統一在一起,形成了以理性思維為基礎、以直覺思維為主體、以修煉人體完整的思維能力為特點的開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