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鍾呂丹道概述(3 / 3)

北宗二祖:鍾離權修道前官至大將軍,後因兵敗入終南山,遇東華帝君授以至道,遂棄俗入道。世稱東華帝君為北宗始祖,鍾離權為北宗二祖。

北宗三祖:呂洞賓出生於世代官宦之家,幼登仕途,屢考不第。遇鍾離權,始知“黃梁夢覺,忘世上之功名”,於是入道,煉成仙道。常翱遊人間,自稱回道士。世稱北宗三祖。

北宗四祖:劉海蟾修道之前官至丞相,得自稱正陽子的道人點撥,豁然醒悟,出家雲遊,專心修行,後得道仙去。世稱北宗四祖。

北宗五祖:王重陽出生於庶族地主家庭。幼好讀書,後入府學,中進士,係京兆學籍。後應武略,中甲科。深感“天遣文武之進兩無成焉”,憤然辭職,慨然入道,隱棲山林,自稱於甘河鎮遇異人授以內煉真訣,悟道出家。功成丹圓後,前往山東布教,建立全真道。世稱北宗五祖。王重陽先後收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為弟子,遂後建立了內丹派北宗全真教社團。後世稱全真教七真人,由此開始北宗道派傳承。所傳丹法與鍾呂丹法無異。

史稱王玄甫、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為北五祖。

南宗始祖:張紫陽嚐為府吏,因觸火燒文書律,謫戍嶺南。得劉海蟾傳金液還丹之訣,號紫陽山人。世稱南宗始祖。

南宗二祖:石泰以縫紉為業。張伯端曾得罪鳳洲太守,被坐黥竄,途中於酒肆偶遇石泰,由於石泰得力相助,終得赦免,因此授石泰道術。此後石泰苦誌修煉,終見功效。石泰師從張伯端學習金丹大道,後救濟貧弱,常行醫救人,不圖報答,隻要求受治者種植杏樹一枝,時久遂成林,故石泰又號杏林。世稱南宗二祖。

南宗三祖:薛道光曾為僧,遇石泰,遂棄佛入道。世稱南宗三祖。

南宗四祖:陳楠以箍桶為業。自雲“道光禪師薛紫賢,付我歸根複命篇。”師從薛道光學習太乙刀圭金丹法訣,後又得景霄大雷琅書於黎姆山神人,遂入道,號翠虛子。世稱南宗四祖。陳楠繼承南宗傳統,秉承“大隱混俗”,不倡出家。

南宗五祖:白玉蟾幼聰慧,諳九經,能詩賦,長於書畫,曾舉童子科。及長,因“任俠殺人,亡命至武夷。”後出家為道士,師事陳楠九年,修煉丹道並致力於傳播。世稱南宗五祖。“南宗”自他之後,正式創建了內丹派南宗道教社團,由此開始南宗道派傳承。

劉海蟾道係流傳張伯端、石泰(杏林)、薛道光、陳楠(翠虛)、白玉蟾,史稱之為南五祖。加上劉永平、彭耜,史稱為南七真。

王重陽道係流傳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史稱北七真。

南五祖和南七真為南宗,北五祖和北七真為北宗。

在修煉目的上,道教各宗派都基本相同。道教認為,修煉的目的是求生、求長生、求永生。從三界理論來說,有三界三命:上三界,了命;中三界,知命;下三界,安命。並由此形成了道教的修煉體係。北宗和南宗同出一宗,都主張性命雙修,隻是流傳的地域不同。北宗主要流傳於長江以北,而南宗主要流傳於長江以南。從人體修煉的角度來說,兩宗在地球上所處的緯度不同,能到達的地球緯度範圍也不同,所以在修煉上也就有所差異。南宗和北宗在斷靈根上也有所不同,北宗主張在進入《靈寶畢法》的修煉中完全斷靈根,而南宗則有所保留。由於在中國的南方地區,佛教很盛行。佛教在初進入中國之時,為了適應中國的文化及地域特點,在功法傳承及其教義、經典的翻譯過程中,大量借用中國道教已有的術語及概念來包裝自己。這些最先出現在道教文化中的術語,隨後還被其它宗教教派用以闡述自己的教義、教理。現在人們看到的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經典中的術語,有的與道教的術語相同,就是因為在翻譯其教義的過程中也大量借用了中國道教的術語的緣故。同時,有一部分佛教人士修煉道教功法,道教也有人修煉佛教的功法,這就出現了兩教互相融合的局麵,這一點也反映在了後來的道教南宗著作上。而北宗受佛教的影響較小。

法脈傳承講的是福報道緣,純屬於人與人之間的感覺和情誼,往往以厚道為本,誠孝為先,道心為上。道派傳承是把法脈傳承納入到道派中以延續丹道的存在和發展,也就是說,在道派中有專人秘修丹道以延續傳承。

2.親傳與靈傳

由於鍾離權、呂洞賓都已修成了神仙,具有非凡的神通,這就有了親傳與靈傳之別。親傳是指現實中師徒之間的傳承,如南派五祖之間的傳承皆為親傳,王重陽傳北派七真的傳承皆為親傳。靈傳是指仙人與常人之間通過托夢或扶乩降筆等非尋常形式的傳承,即仙人指路。常人對此不可思議、難以置信,但在丹道傳承中確是很常見的現象。

靈傳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修煉者能夠主動溝通具有“靈性”的信息,並從中獲得指導;一種是修煉者隻能被動接受具有“靈性”的信息,並從中獲得指導。它們的共同點是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即針對修煉者當下所需而予以具體指導,屬於個性化指導。每個修煉丹道者達到一定程度,都會經曆靈傳,這又是丹道修煉的共性。

3.顯傳與隱傳

由於肩負使命的不同,丹道傳承又有顯傳與隱傳之別。顯傳是指公開身份、廣泛傳授初級的養生保健方法,以擴大社會影響;隱傳是指師徒秘密傳承丹法,以延續道脈。鍾呂丹道始終是隱傳的,過去如此,現在依然如此。由於丹道是認識和控製生命的方法體係,學成之後可以幫助人,也可以對人不利,故傳承丹法曆來都是嚴肅謹慎的大事。丹道不能普及,但它將忠實地服務於中華民族。

丹道的傳承還有一個特點:“明傳段落暗傳法”,即著書明說與方法暗傳。所有的丹道經典著作背後都有暗傳的具體方法。換句話說,隻有實際修煉丹道有成的人才能夠寫出丹道的經典著作,隻有實際修煉丹道的人才能看懂丹道的經典著作。沒有實際修煉過丹道的人解讀丹書隻能是望文生義,充其量是學與術的研究而已。如果用《靈寶畢法》、《鍾呂傳道集》和《太乙金華宗旨》去衡量所有的丹經著作、實際修煉者或學術研究者,就能夠看出其層次和程度。

四、鍾呂丹道的傳承主體

道教正式確立之後,出現了許多教派。隨著曆史的發展,道教的教派變遷也很大。有些一度活躍的道派,如漢末的太平道、北魏的北天師道、金元的太一教、真大道等早已絕嗣,也未留下多少修煉方麵的資料。傳到後世的十幾個教派,在修煉方法上也沒有多大區別。南宋以後,魏晉道教的天師、上清、靈寶三大派別,在教義學說上結合為一,在修煉方法上也難以分別。總的來說,道教大體上可分為符籙、內丹二大體係。元明以來,二大教派中的各派互相聯合、融合,逐漸分為正一、全真兩大教派。正一派為符籙係諸派的聯合體,全真派為內丹術修煉派的代表。兩大教派的方術也相互參入,正一道士不乏修煉全真派內丹者,全真道士亦不乏學行正一符籙者。

鍾呂丹道雖分南北兩宗,元初合流於王重陽所創的全真道中。王重陽門下七大弟子(北七真)形成七大支派:馬丹陽開“遇仙派”,譚處端開“南無派”,劉處玄開“隨山派”,丘處機開“龍門派”,王處一開“崳山派”,郝大通開“華山派”,孫不二開“清靜派”。七大支派中以龍門派勢力最大。明清以來的道教著名宗師,大多出自龍門派法統。

龍門派開山之祖是金元時期的丘處機(1148-1227)。丘處機,原名丘哥,登州棲霞(今山東棲霞)人。金世宗大定六年(1166)入道,次年自昆崳山往寧海全真庵,禮全真道始祖王重陽為師,得修真成仙大法。王重陽遂為他改名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重陽祖師仙化後,丘處機與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四祖師護喪,歸殯終南。廬與墓三年,乃入磻溪,鑿長春洞穴居,晝夜不寐者六年。複隱隴州龍門山,苦行如磻溪時,遠方學者鹹依之。丘處機勤於修煉,經過隱居潛修,幾經生死,修成正果,道冠諸天,被封為天仙狀元。後受元太祖所賜的金虎符、璽書,掌管天下道教,特旨蠲免道門差稅,並開創了全真龍門派。丘處機一生奔波,竭力於全真教的傳播,弘揚道法。

元世祖皇帝詔贈“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元武宗皇帝加封“長春全德神化明應真君”。

清乾隆皇帝題丘處機曰:萬古長生,不用餐霞求秘訣;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

丘處機一生著作甚豐,有《磻溪集》、《鳴道集》、《西遊記》行於世。丘處機授徒眾多,曾在天下開設多處道場,留下龍門係譜如下:

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一陽來複本,合教永圓明。

至理宗誠信,崇高嗣法興,世景榮惟懋,希微衍自寧。

未修正仁義,超升雲會登,大妙中黃貴,聖體全用功。

虛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龍虎交,蓮開現寶新。

行滿丹書詔,月盈祥光生,萬古續仙號,三界都是親。

在龍門派的傳承過程中,其功法傳承雖從未中斷,但其傳人時隱時現。如龍門派傳人陳通微、周玄樸、張靜定、趙真嵩等幾代宗師,皆隱居修煉,不顯於時。至王常月得龍門派第六代宗師趙真嵩真傳,為第七代宗師,才又顯於世。

從龍門派中也曾分化出許多支派,但龍門派始終是鍾呂丹道傳承的主體。

五、鍾呂丹道的當代傳承

現如今,正統的鍾呂丹法傳承在道教全真道龍門派中的山道之中。

按照道門規矩,言丹道傳承,必須報三代傳承關係。

無極道人張合道,生於1880年,全真道龍門派第十六代傳人,原為清朝宮廷太醫,世稱“神醫”。

清靜道人王教明,生於1890年,法號鬆靈子,為張合道弟子,全真道龍門派第十七代傳人。原為黃埔軍校早期教官,武藝既高,算機又妙,世稱“神機”。

清虛道人賈教義,生於1892年,法號陰靈子,與王教明同為張合道弟子,全真道龍門派第十七代傳人。以針不進體治病叫絕,世稱“無極針”。

孤獨居士王力平,生於1949年7月25日,農曆六月三十日(己醜年辛未月丙辰日),名永生,法號靈靈子,為王教明、賈教義弟子,為張合道徒孫。經兩代三師的心血澆灌,千苦萬難的鍛煉錘打,十三載春秋的出生入死,王力平終於成長為已有八百餘年曆史的道教全真道龍門派第十八代傳人。王力平先生傳承的正是由北五祖傳下來的一支流派,專修《靈寶畢法》,其全名為“靈寶通智能內功術”。

“靈寶通智能內功術”的含義是:

“靈寶通”,是指以《靈寶畢法》為功理基礎的修煉方法。

“智能”,是指以智能法為主的九種法術。

“內功”,是指修煉人體內由一個體煉到幾個麵,由一個麵煉到幾條線,由一條線煉到幾個點;再由點到線,到麵,到體,運行內炁,形成與身外不同宇宙相感應的有規律的行炁路線。內功煉好了,再往高深煉,就是“術”。

“術”,是指用《易》理指導修煉的技能和方法。術有五種:命術、卜術、相術、醫術、山術,又稱“五術”。山術,即仙術、丹道。

“靈寶通智能內功術”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三功、九法:

三功:即外動功、靜坐功、輔助功。

外動功:以“平衡功”為要,包括人與樹對煉,人與人對煉,人與天體星係對煉,自我疏通經絡、脈路,通過外功、站樁等形式進行人體宇宙與身外宇宙的信靈交換,是修煉人體內炁外放、外氣內收的診治自己和他人疾病的方法。

靜坐功:主要有“引仙法”、“三仙功”、“女丹功”。“引仙法”是以還原、補漏、築基為要,是修煉“三仙功”和“女丹功”的入門之法。“三仙功”即《靈寶畢法》,又稱“金丹大法”,是道家修真得道的正統根本大法。“女丹功”是女子修真得道的根本大法。靜坐功是修煉中乘以上道家功的必備功(在佛家也是如此)。不修靜坐功,永遠上不了高層次。

輔助功:主要有“睡功”、“自然換氣法”、“盜日精月華歸己法”等。“睡功”是以睡覺的姿勢治疾、修夢、傳靈的方法。“自然換氣法”是以行走的形式治病、布陣、擴場的方法。“盜日精月華歸己法”是以人體宇宙感應先天宇宙,通過人天合一,以補漏後天之元炁,煉就人體宇宙之日月。

九法:即九種法術。包括智能法、斷疾法、治疾法、傳靈法、定心法、定君生死法、求仙法、斷魂法、承像法等。法術是利用特殊的方法修成的特殊技能,俗稱特異功能。

“靈寶通智能內功術”分為煉身攝氣(采藥),煉精化炁(丹結),煉炁化神(丹成),煉神還虛(丹用),煉虛合道(同化)五個階段,是以內功和法術、《易》理和五術相互有機的結合,用九年麵壁十年成、兩年沐浴之功,來修煉《靈寶畢法》。這一代表道家修真悟道的金丹大法的修煉體係,從宏觀上看,它形式多樣,層次分明,結構嚴謹,範圍廣闊,充分體現了大道包羅萬象的宏偉氣魄;從微觀理性上講,它動靜相兼,性命雙修,天人合一,逆返童仙,並將其貫穿於修煉的整個過程,從而全方位地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融道學、理論、實踐於一體、獨具特色的整體思維模式;從本質上講,它以修煉氣、炁、氮的各自生化和相互轉化為核心,運神化精、調和魂魄,從根本上揭示生命的多樣性和多層次性,揭示人體宇宙的玄機奧秘,揭示人體宇宙與天體宇宙的內在聯係。

總之,《靈寶通智能內功術》是不可多得的高品味的文化遺產。它的問世為各界人士展現了一個廣闊的天地,對於翱翔於其中的每個人都會各得其所,其樂無窮。對於擁有它的每個人都能體悟到生命的可貴,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