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玉珠散落在地上,或許雨露接濟和潤澤萬物,或許海潮泛濫和充滿百川,或許有水生成,以至於發展為萬江彙合,或許有火發生,以至於通徹於天地之間,或許煙霧彌漫,以至於充滿著整個宇宙。這就是煉形的存想。
遇到或許是鶴離開了巢,或許是龍走出了穴,或許是五帝上朝於天,或許是五色風雲而起,或許是跨乘著紅色的鳳凰直衝天空,或許是在睡夢中飛升在上天的路上,或許是天花亂墜,仙樂嘈雜,金光繚繞,呈現在繁花四處的宮殿,這都是朝元的存想。
朝元之後,不再有存想了,接下來的是內觀。”
疏解:
存想需要豐富開放、靈活多樣的想象力,隻有這樣,才能盡量發揮存想的作用。存想不是沒有原則的胡思亂想,存想是為功法服務的,它不能與功法的思路相違背。
原文:
呂曰:“內視玄理,不比前法,可得聞乎?”
鍾曰:“古今修道之士不達天機,始也不解,依法行持,欲以速求超脫,多入少出而為胎息,冥心閉目以行內觀。止於定中以出陰神,乃作清靈之鬼,非為純陽之仙。
真仙上聖,所以采藥進火抽鉛添汞,還丹煉形,朝元合氣。苦語詳言而深說,惟恐世人不悟,而於內觀,未甚留意。殊不知內觀之法,乃陰陽變換之法,仙凡改易之時。
奉道之士,如得輕示而小用之矣。且以前項之事,交會有時日,行持有法則。凡能謹節信心,依時行法,不差毫末,指日見功。若此內觀,一無時日,二無法則。所居深靜之室,晝夜端拱,識認陽神,趕逐陰鬼。達磨麵壁九年,方超內院;世尊冥心六載,始出凡籠。故於內觀,成為難事。始也自上而下,紫河車搬入天宮。天宮富貴,孰不欽羨?或往或來,繁華奢侈,人所不得見者,悉皆有之。
奉道之士,平日清靜而守於瀟灑,寂寞既已久矣。功到數足,輒受快樂。樓台珠翠,女樂笙簧,珍饈①異饌②,異草奇花,景物風光,觸目如晝。彼人不悟,將謂實到天宮。不知自身內院,認作真境。因循而不出入,乃曰困在昏衢,而留形住世,不得脫質以為神仙。未到天宮,方在內觀。陰鬼外魔,因意生像,因像生境,以為魔軍。奉道之人,因而狂蕩而入於邪中。或而失身於外道,終不能成仙。或以三屍七魄,唯願人死,而自身快樂。九蟲③六賊,苦於人安,則存留無處。”
注釋:
(1)饈:(xiū)滋味好的食物。
(2)饌:(zhuàn)飯食。
(3)九蟲:人體內的邪氣。
譯文:
呂說:“內視玄理,不能與前麵的方法相比,可以說說嗎?”
鍾說:“古往今來的修道之士沒有能夠通達天機,起始也不了解天機,就依照方法修煉,並想要快速求得超脫,把多吸氣少呼氣認為是胎息,冥心閉目當作內觀。隻停留在入定中出現陰神,實際是清靈之鬼,不是純陽之仙。
真仙上聖,所做得是采藥進火、抽鉛添汞、還丹煉形、朝元合氣。他們苦口婆心、詳盡細說,惟恐世人不悟,對於內觀,沒有特別的留意。殊不知內觀的方法,就是由陰變換成陽的方法,也是由凡改變為仙的時刻。
信奉大道的人,如果輕易地得到了內觀的方法,要小心運用它。前麵講過,陰陽交會要有時日,神氣修煉要有法則。凡是能夠謹慎、節製、自信、專心的人,依照天時行使方法,不差分毫,指日見功。對於內觀,則一無時日,二無法則。所做得就是居住在非常安靜的房室裏,晝夜恭敬端坐,用後天識神去認識先天陽神,趕走和驅逐陰性的鬼邪。達磨麵壁九年,才完成陽神出殼;世尊冥心六載,才剛剛從後天返入先天。所以,對於內觀來說,要想成功是很難的事。起始,也是自上而下,識神隨著紫河車搬入天宮。天宮富有、高貴,誰不敬重、羨慕?來來往往,繁華奢侈,凡人所不能見到的景物,這裏全部都有。
信奉大道的人,平日裏清靜慣了,一直保持著瀟灑的風範,當然,寂寞的日子也很長了。當成功到來的時候,就感受到了快樂。樓台珠翠,女樂笙簧,珍饈異饌,異草奇花,景物風光,觸目如晝。那些人沒有悟性,而且認為真的到了天宮。不知道是在自身的上丹田,還認作是真境。因為內氣是在循環運行而沒有出入,就稱為困在黑路,從而留形住世,不能夠脫出凡質成為神仙。沒有到達天宮,隻是在內觀。陰性的像鬼一樣的景象是外魔,因為意想產生幻想,因為幻想產生幻境,以為是魔的軍隊。信奉大道的人,因為狂妄和放縱而誤入邪魔之中。有人失身於歪門邪道,終究不能成仙。有人玩弄三屍七魄,唯一的願望是以他人的死亡作為自己的快樂。有人玩弄九蟲六賊,把他人的平安當作自己的痛苦,導致無處藏身。”
疏解:
存想是後天的識神在想象,內視是閉著雙眼用先天的元神看見了景象。在內視的過程中,很關鍵的一點是要分清真假,是真的看見了,還是心魔、是幻境。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就會導致所謂的“入魔”。
本章要點
內觀、坐忘、存想有利有弊,關鍵在於運用的人是否明白它的利與弊、是否掌握了它的正確方法、是否把握好了它的分寸。修煉是“全憑心意用功夫”,這個問題解決不了,難以達到上乘。
在修煉的築基階段,可以運用存想。在修煉的先天階段,全部運用內觀。運用存想時,必須與相應的功法緊密、默契地配合好,隻有這樣才能發揮作用,否則就是空想。運用存想時,並不是至始至終都在存想。開始時,先完整地存想幾遍。伴隨著練功的繼續和深入,就有選擇地去存想。到了關鍵時刻,就集中一點去存想。存想的內容是隨著練功的進程變化的。存想需要豐富開放、靈活多樣的想象力,隻有這樣,才能盡量發揮存想的作用。存想不是沒有原則的胡思亂想,存想是為功法服務的,它不能與功法的思路相違背。存想是後天的識神在想象,內視是閉著雙眼用先天的元神看見了景象。在內視的過程中,很關鍵的一點是要分清真假,是真的看見了,還是心魔、是幻境。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就會導致所謂的“入魔”。
所以,論內觀,即存想是後天的識神想象的景象,內觀是先天的元神看見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