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呂曰:“煉形之理,既已知矣。所謂朝元者,可得聞乎?”
鍾曰:“大藥將就,玉液還丹而沐浴胎仙。真氣既生,以衝玉液,上升而更改塵骨,曰玉液煉形。及夫肘後飛起金晶,河車以入內院,自上而中,自中而下。金液還丹以煉金砂,而五氣朝元①,三陽聚頂②,乃煉氣成神,非止於煉形住世而已。所謂朝元,古今少知。苟或知之,聖賢不說。蓋以真仙大成之法,默藏天地不測之機,誠為三清隱秘之事,忘言忘象之玄旨,無問無應之妙理。恐子之誌不篤而學不專,心不寧而問不切。輕言易語,增我漏泄聖機之愆,役此各為無益。”
注釋:
(1)五氣朝元:從字義上看,五氣指五髒真氣,朝是朝拜、朝見的意思,元指本源、根本。但是,在不同層次的修煉中,五氣朝元的含義有所不同:在《引仙法還原法》中,五氣朝元指精、神、魂、魄、意各安其位:“眼不視而魂在肝,耳不聞而精在腎,舌不聲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動而意在脾。”在《引仙法築基法》中,五氣朝元指五髒真氣各安其位:“身不動精固,水朝元。心不動氣固,火朝元。性寂則魂藏,木朝元。情忘則魄伏,金朝元。四大安和則意定,土朝元。”在《靈寶畢法人仙功》中,五氣朝元指五髒真氣朝於下元(下田)。在《靈寶畢法地仙功》中,五氣朝元指五髒真氣朝於中元(中田)。在《靈寶畢法天仙功》中,五氣朝元指五髒真氣朝於上元(上田)。
(2)三陽聚頂:指元精、元氣、元神相聚於上田。
譯文:
呂說:“煉形之理,已經知道了。可以說說朝元是什麼嗎?”
鍾說:“大藥將要成就,運行玉液還丹,然後沐浴胎仙。元氣已經生成,它衝擊著玉液上升到全身,從而改變著後天的骨質,這稱為玉液煉形。元氣從後背飛起,乘河車進入上田,再從上田到中田,從中田到下田。金液還丹煉得是元氣之陽,然後五氣朝元、三陽聚頂,這隻是煉氣成神,並不停止在煉形住世。所謂朝元,古往今來很少有人知道。假使有人想要知道它,聖賢也不說。修煉真仙的大成之法,默藏著天地之間無法測量的玄機,實在是三清隱秘的事,是無法說明、無法形容的玄旨,是無法詢問、無法應答的妙理。我擔心人們誌向不忠誠而學習不專一,心緒不寧靜而提問不深刻。輕易、隨便的說說,會增加我漏泄聖賢機密的罪過,這對我和大家都沒有益處。”
疏解:
在《靈寶畢法》內,“人仙功”和“地仙功”中都有大藥,所不同的是:“人仙功”中的大藥是龍虎交媾後,經過燒結形成的仙胎,也就是元氣。“地仙功”中的大藥是從元氣中煉化出元氣中的陰和陽,形成玉液和金液。所以,當看到“大藥”一詞時,要分清楚是哪一層的大藥。
原文:
呂曰:“始悟真仙而識大道,次知時候而達天機。辨水火真源,知龍虎不生肝肺。察抽添大理,審鉛汞非是坎離。五行顛倒之數,已蒙指教;三田返複之機,及謝敷陳。熟曉還丹煉形之理,深知長生不死之術。然而超凡入聖之原,脫質升仙之道,本於煉氣而朝元。所謂朝元,敢告略為指訣。”
鍾曰:“道本無形,太原示樸,上清下濁,含而為一。太極既分,混沌初判而為天地。天地之內,東西南北而列五方。每方各有一帝,每帝各有二子:一為陽而一為陰。乃曰二氣相生相成而分五行,五行相生相成而定六氣,乃曰三陰三陽。以此推之,如人之受胎之初,精氣為一。及精氣既分,而先生二腎。一腎在左,左為玄,玄以升氣而上傳於肝。一腎在右,右為牝,牝以納液而下傳於膀胱。玄牝本乎無中來,以無為有,乃父母之真氣。納於純陰之地,故曰穀神①不死。是謂玄牝之門,可比天地之根。玄牝,二腎也,自腎而生,五髒六腑全焉。其中肝為木,曰甲乙,可比於東方青帝;心為火,曰丙丁,可比於南方赤帝;肺為金,曰庚辛,可比於西方白帝;脾為土,曰戊已,可比於中央黃帝;腎為水,曰壬癸,可比於北方黑帝。
人之初生,故無形象,止於一陰一陽。及其胎完,而有腸胃,乃分六氣,三男三女而已。一氣運五行,五行運六氣。先識陰與陽,陽有陰中陽,陰有陽中陰。次識金木水火土,而有水中火,火中水,水中金,金中木,木中火,火中土。五者互相交合,所以二氣分而為六氣,大道散而為五行。
如冬至之後,一陽生五方之地,而陽皆生也。一帝行令,而四帝助之。若以春令既行,黑帝不收其令,則寒不能變溫。赤帝不備其令,則溫不能變熱。
及夫夏至之後,一陰生五方之天,而陰皆降也。一帝行今,而四帝助之。若以秋令既行,赤帝不收其令,則熱不能變涼。黑帝不備其令,則涼不能變寒。冬至陽生於地,以朝氣於天。夏至陰生於天,以朝氣於地也。
奉道之士,當深究此理。日月之間,一陽始生,而五髒之氣朝於中元,一陰始生,而五髒之液,朝於下元。陰中之陽,陽中之陽,陰陽中之陽,三陽上朝內院,心神以返天宮。是皆朝元者也。”
注釋:
①穀神:指一點元陽。
譯文:
呂說:“先覺悟真仙,又識得大道,再認知天時和火候,最後通達天機。辨別了水火的真源,才知道龍虎並不生於肝肺。細察抽添的大理,才審核鉛汞並不是坎離。五行顛倒的天數,已經承蒙指教;三田返複的天機,誠謝尊師陳述。熟悉通曉了還丹煉形的道理,深入了解了長生不死的方法。然而,超凡入聖的根源、脫質升仙的道路,最根本的在於煉氣朝元。所謂朝元,敢問大略的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