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呂曰:“所謂五藏之氣而曰金、木、水、火、土。所謂五行之位而曰東、南、西、北、中。若此如何得相生相成,而交合有時乎?采取有時乎?願聞其說。”
鍾曰:“大道既判而生天地,天地既分而列五帝。東曰青帝,而行春令,於陰中起陽,使萬物生。南曰赤帝,而行夏令,於陽中生陽,使萬物生長。西曰白帝,而行秋令,於陽中起陰,使萬物成。北曰黑帝,而行冬令,於陰中進陰,使萬物死。四時各九十日。每時下十八日,黃帝主之。若於春時,助成青帝而發生;若於夏時,接序赤帝而長育;若於秋時,資益白帝而給立;若於冬時,製攝黑帝而嚴示。五帝分治,各主七十二日,合而三百六十日,而為一歲,輔弼天地,以行於道。
青帝生子而曰甲乙,甲乙東方木。赤帝生子而曰丙丁,丙丁南方火。黃帝生子而曰戊已,戊已中央土。白帝生子而曰庚辛,庚辛西方金。黑帝生子而曰壬癸,壬癸北方水。
見於時而為象者,木為青龍,火為朱雀,土為勾陳,金為白虎,水為玄武。
見於時而生物者,乙與庚合,春則有榆,青而白,不失金木之色。辛與丙合,秋則有棗,白而赤,不失金火之色。己與庚合,夏末秋初有瓜,青而黃,不失土木之色。丁與壬合,夏則有椹,赤而黑,不失水火之色。癸與戊合,冬則有桔,黑而黃,不失水土之色。以類推求,五帝相交而見於時者,生在物者,不可勝數。”
譯文:
呂說:“五髒之氣為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位為東、南、西、北、中。它們是如何相生相成,從而交合有時?采取有時?願意傾聽這方麵的說法。”
鍾說:“大道分化生成了天地,天地分化生成了五帝。東方的稱青帝,行使春季的時令,能陰中起陽,促使萬物的生成。南方的稱赤帝,行使夏季的時令,能陽中生陽,促使萬物的成長。西方的稱白帝,行使秋季的時令,能陽中起陰,促使萬物的成熟。北方的稱黑帝,行使冬季的時令,能陰中進陰,促使萬物的死亡。四個季節各為九十天。每個季節的最後十八天由黃帝主持。如果是在春季,黃帝協助和成就青帝,而使萬物興起和生成;如果是在夏季,黃帝接應和維護赤帝,而使萬物成長和發育;如果是在秋季,黃帝資助和滿足白帝,而使萬物豐足和自立;如果是在冬季,黃帝製約和攝取黑帝,而使萬物自尊和顯示。五帝分別統治五方,各主持七十二天,合在一起是三百六十天,為一年,它們輔助著天地,以運行大道。
青帝生子稱為甲乙,甲乙主持東方的木。赤帝生子稱為丙丁,丙丁主持南方的火。黃帝生子稱為戊已,戊已主持中央的土。白帝生子稱為庚辛,庚辛主持西方的金。黑帝生子稱為壬癸,壬癸主持北方的水。
它們在特定的時刻表現出的形象分別是:木為青龍,火為朱雀,土為勾陳,金為白虎,水為玄武。
它們在特定的時期能生成各種生物,乙與庚合,春季則有榆,青而白,不失金木之色。辛與丙合,秋則有棗,白而赤,不失金火之色。己與庚合,夏末秋初有瓜,青而黃,不失土木之色。丁與壬合,夏則有椹,赤而黑,不失水火之色。癸與戊合,冬則有桔,黑而黃,不失水土之色。以此類推,五帝相交於不同的時期,所生成的生物不可勝數。”
疏解:
大道生天地,天地生五帝,即青帝、赤帝、黃帝、白帝、黑帝。五帝又稱為五老,居住在五鬥星中。當修煉者能夠直接與五帝溝通,並且得到五帝的幫助,那感覺非常神奇。
五帝生五子,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它們分別主持著五方的木、火、土、金、水。人為天地之子,人生成的時候,五帝的五子也進入了人體內,分別居住在五髒,成為五髒之神。當修煉者能夠直接與五髒之神溝通,並且得到五髒之神的幫助,五髒之神會自動運化五髒之氣,那感覺非常舒服。在《引仙法內視返聽》中,所煉的正是這一段。
當五髒之神把五髒之氣運化完全、透徹時,就顯出了五帝之五子的神象:青龍、朱雀、勾陳、白虎、玄武。
萬物也為天地所生,也接受著五帝之五子的潤澤和恩惠。所有的生物都是五行之氣的組合,它們的區別在於各有側重。所以有“藥食同源”的說法。植物當然也不例外。在《平衡功》中,修煉者與樹對煉,理出於此。之所以選擇那幾種特定的樹種,是因為它們的氣比較純正,更接近本體的五色,即青、赤、黃、白、黑。
原文:
呂曰:“五行在時若此,五行在人如何?”
鍾曰:“惟人也頭圓足方,有天地之象,陰陽升降,又有天地之機。而腎為水,心為火,肝為木,肺為金,脾為土。
若以五行相生,則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生者為母,受生者為子。若以五行相克,則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克者為夫,受克者為妻。
以子母言之,腎氣生肝氣,肝氣生心氣,心氣生脾氣,脾氣生肺氣,肺氣生腎氣。以夫妻言之,腎氣克心氣,心氣克肺氣,肺氣克肝氣,肝氣克脾氣,脾氣克腎氣。
腎者,心之夫,肝之母,脾之妻,肺之子。肝者,脾之夫,心之母,肺之妻,腎之子。心者,肺之夫,脾之母,腎之妻,肝之子。肺者,肝之夫,腎之母,心之妻,脾之子。脾者,腎之夫,肺之母,肝之妻,心之子。
心之見於內者為脈,見於外者為色,以寄舌為門戶。受腎之製伏,而驅用於肺,蓋以夫婦之理如此;得肝則盛,見脾則減,蓋以子母之理如此。腎之見於內者為骨,見於外者為發,而兩耳為門戶。受脾之製伏,而驅用於心,蓋以夫婦之理如此;得肺則盛,見肝則減,蓋以子母之理如此。肝之見於內者為筋,見於外者為爪,以眼目為門戶。受肺之製伏,而驅用於脾,蓋以夫婦之理如此;見腎則盛,見心則減,蓋以子母之理如此。肺之見於內者為膚,見於外者為毛,以鼻穴為門戶,受心之製優,而驅用於肝,蓋以夫婦之理如此;得脾則盛,見腎則減,蓋以子母之理如此。脾之見於內者為髒,均養心腎肝肺。見於外者為肉,以唇口為門戶。呼吸定往來,受肝之製伏,而驅用於腎,蓋以夫婦之理如此;得心則盛,見肺則減,蓋以子母之理如此。
此是人之五行,相生相克,而為夫婦子母傳氣,衰旺見於此矣。”
譯文:
呂說:“五行在時間方麵是這樣,五行在人體內又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