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覺得這樣做很好,他很希望南京會議最後能有一個擁護他依然當總統的通電。馮國璋的真實意圖,則是借此由他召集的會議,使自己這個東南盟主,成為北洋係實際上的領袖,進而效仿辛亥革命時,各省代表在南京組織臨時參議院的辦法,選出臨時總統,然後召集國會,產生正式總統。因為袁世凱已經眾叛親離,所以這個總統人選,馮國璋自信非他莫屬。
為了增加保險係數,他還提出了懲辦洪憲禍首、大赦國民黨人等條件,借以拉攏護國軍和國民黨。因為和梁啟超、陸榮廷的關係都不錯,而護國軍真要打起來也有點有心無力,所以馮國璋不怕各方不給他麵子。
誰知道首先自己人張勳就不給他麵子。張勳的理想是擁戴清室複辟,在此之前,則不妨保持袁世凱大總統的地位以維持局麵。
馮國璋想當領袖,必須得到實力派張勳的支持,因此兩人不得不達成妥協。可惜兩個人各懷鬼胎,提出的主張自然不知所雲,最終招致了護國軍、北洋係各派的一致反對,也真是難得。
無奈之下,最後不得不由馮國璋、張勳、倪嗣衝三人聯合發起召集南京會議。這三個人都想當盟主,而目的並不盡相同——馮國璋想借此自立,張勳想複辟清室,隻有倪嗣衝是真心想維護袁世凱。
所以5月18日開始的南京會議,雖有17省代表出席,開得卻是一團亂麻。因為張勳、倪嗣衝堅決反對袁世凱退位——倪嗣衝帶了3個營來的南京,誰敢跟他爭執?因此對於這個問題不便再討論;至於其它問題,更是無從討論。最後會議決定,邀請獨立五省代表參加南京會議,以解決總統問題。這才算是有了一個成果。
真有這麼巧,就在南京會議不歡而散的這一天,即5月22日,經過蔡鍔等人的不懈運作,陳宧終於宣布四川獨立。一周之後,在各方壓力及兄長湯化龍的勸誡之下,湯薌銘宣布湖南獨立,袁世凱徹底崩潰了。
後來有人寫對聯概括袁世凱稱帝失敗,是“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陳湯”,“六君子”是中藥名,指的是楊度等的籌安會六個人;“二陳湯”同樣是中藥,指的卻是陳樹藩、陳宧和湯薌銘三個人,可見陳宧、湯薌銘的背叛,對袁世凱打擊之大。
果然,湖南獨立之後,本已重病在身的袁世凱就再也無法起床,每天隻能在床前召開“榻前會議”,處理軍國大事。後來病情越來越重,連說話都費勁了,他才改命袁克定代為主持。
袁世凱得的是尿毒症,這個病到現在都基本無藥可醫,更不消說在百年以前。袁氏家族有為親人割肉治病的傳統,所謂割肉治病,就是割下自己身上的一塊肉,燉湯給病人喝。比如袁世凱的叔祖袁重三曾為母親割股;奶奶劉氏夫人曾為袁的生父袁保中割肉;四堂叔袁保齡的側室劉氏、十堂叔袁保頤的妻子白氏,都曾為丈夫割股;那個可憐的二姐袁讓,更是為了生母牛氏夫人,剁下了自己的一節手指……
現在眼看公公病情嚴重,三公子袁克良的媳婦、前清吏部尚書張百熙的女兒袁張氏也偷偷割下自己臀部的一塊肉,熬了一碗湯給他送去。袁世凱大概是意識到了是怎麼回事,很堅決地沒有喝。
袁世凱一生不信西醫,到這個時候,中醫已經無能為力,他也隻好同意請西醫來看,但此時此刻,西醫同樣無所作為。這樣到了6月5日黃昏時分,袁世凱覺得自己要不行了,趕緊派人把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張鎮芳找來,由法國醫生貝希葉給打了一針強心針後,將總統大印交給他們,說:“我就是好了,也準備回彰德了”。
大家免不了要安慰幾句,由徐世昌代表發言,說道:“總統無需多慮,靜養幾天就好了。”見袁世凱不說話,徐世昌接著又說:“總統若有安排,此刻交代也好。”
袁世凱此時已說不出話來,隻弱弱地吐出兩個字——“約法”,顯然他是要交代總統繼承人的事情。
可問題是《約法》有兩部,即《臨時約法》和《中華民國約法》,根據《臨時約法》,總統不能行使職權時,由副總統繼承;而根據《中華民國約法》,則是仿照前清康熙皇帝的做法,由總統提名三人,寫下名單藏之於金匱石屋,總統死後取出來,在三人中選定一人繼任。金匱石屋的鑰匙共有三把,由總統、總理、參議長各執其一,三把鑰匙中需要有兩把配合起來才能把石屋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