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賀知章——杯中不覺老(2 / 3)

他分明忘記了自己有多老——相見恨晚之時,他一把拉上李白往酒樓裏跑,要與之一醉方休。“酒逢知己千杯少”,直喝到日落西山,不得不分手了,去買單時,他才發現身上沒帶銀子,付不了賬。於是,他解下腰間佩戴的官員專用的飾物金龜交給店主作了酒錢,真是情深意厚。這件事,讓李白記住了他一輩子。從此他與李白結下了深交,常在一起飲酒賦詩。他比李白大四十歲,二人結為忘年之交。李白在他的極力推崇下,被唐玄宗召進宮中,任為供奉翰林。於是李白從一個尚無聲名的布衣,刹那間成為皇帝身邊顯要人物,參與朝政國事。

從此,李白名揚天下。他告老還鄉時,李白自然難舍故舊,作《送賀賓客歸越》詩送給他:

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

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表達了自己對他的情誼和後會有期的願望。不幸的是,他回到家鄉不到一年,便仙逝道山,從此好朋友天人永隔。李白十分悲痛,寫下了《對酒憶賀監二首》,並序:“太子賓客賀公於長安紫極宮一見餘,呼餘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悵然有懷,而作是詩。”

其一: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

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為鬆下塵。

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其二:

狂客歸四明,山陰道士迎。

敕賜鏡湖水,為君台沼榮。

人亡餘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夢,淒然傷我情。

在《重憶》一首詩中,李白還不停地念著他:

欲向江東去,定將誰舉杯?

稽山無賀老,卻棹酒船回。

情節實在動人。此後,李白還曾二次攜子女來到他的墓地前進行祭拜,並叮囑子孫要守賀公故地,世代相守。後來的人對這兩位大詩人的相知十分羨慕。

另外,他還賞識了小神童李泌,也是傳世的佳話。唐玄宗召見九歲的神童李泌,談了半天,高興地說:“是個了不起的神童,從儀表相貌看,可知是棟梁之材啊。”在旁邊的他也說:“這小子目如秋水,智力過人,將來一定能做卿相!”開始,玄宗把神童李泌送到忠王院,忠王就是太子李亨,教李亨的老師就是他。正因為有這一段曆史,李亨和李泌才有了深厚的交情。他在精心培養李亨時,也非常重視對李泌的教導,李泌的進步更快了。李亨和李泌這兩個人,分別成了國家的明君、良相。後來,李泌擔任了當朝宰相,代宗時又被封為廣平王,任天下兵馬都元帥。賀知章選才的唯一尺度是他有沒有才能,親或疏、送不送禮全不計較。這為官的品格也像神仙呢,對不對?

很多人因為他的德行和性情美而喜歡他。當時的工部尚書陸象先就曾說過:“賀知章言論倜儻,可謂風流之士。我一天不見賀知章,則生鄙吝之心。”他的真人本性是那麼的濃鬱,超越了他的身份、地位乃至年齡,好像身體和心思一直都是個少年,好像沒有被世界汙染過——你知道,簡直沒有人沒有被世界汙染過。而簡直沒有人不喜歡他,包括當時的皇帝——他曆經了八朝皇帝,沒有一個不著迷一樣喜歡他,依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