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王績——倚爐便得睡(3 / 3)

他說“無朋友”,也說“相顧無相識”,看起來是孤獨的。倒也不是沒有知己,董恒、薛收、仲長子光都是,可……他們三個都早早地逝去了。這使他很早就成了一個言語很少的人,一個從酒裏找伴侶和靈感的人。

言語少是好的,而從酒裏找伴侶和靈感更好——覺得比而今的詩人們動輒從女人裏找靈感好些(哦,還有官人、商人們,動輒從女人身上找靈感的人多起來了)。不害人,隻害自己的胃。基於這一點,讀他的酒詩時間久了,有時也想伸手過去,拍拍他的背,讓他吐一吐,好舒服些,並勸慰他,少喝一點吧。可是……你知道,無論哪一個,生命總伴隨著一種無可言說的命運在朝著人生的終極行進著,沒有誰知道明天將有什麼,而過去了的,都仿佛夢境。我們無法把握生命的走向,我們的,和豬的,和樹的,隨便誰的人生,都統統隨時可能陷入前所未有的被選擇和被戕害的狀態之中,伴隨著一絲似有若無的虛無感和荒誕感,伴隨著長大的危險和老邁的到來,而並不是每一個生物的每一個時間段都清晰、強大和勇敢……這比奔著忘記憂愁和尋找靈感之類的目的而去還要讓人迷惘得多。因此,酒的意義在這裏也重要得多了。

讀著他,寫著他,常讓我想起魏晉時的竹林七賢,這也是其中著名的酒徒阮鹹弄一大盆酒開開心心熱熱鬧鬧和豬做伴、用手捧著大口共飲的原因所在呢。你覺得你比它高級呀?它覺得它比你高級。從某一個層麵來說,人就是豬。

因此,不如大家都坐下來,包括豬,遵循AA製原則,湊錢來喝點小酒,跟他一樣,先彈彈琴,再抿下幾鬥熱熱的花雕,閉上眼,把耳朵摘下來碼在桌下,請百無聊賴的螞蟻研究、遊戲,不看不聽不說,就那麼呼呼地倚爐便得睡……

[原作欣賞]

田家三首(之一)

阮籍生涯懶,嵇康意氣疏。

相逢一醉飽,獨坐數行書。

小池聊養鶴,閑田且牧豬。

草生元亮徑,花暗子雲居。

倚床看婦織,登壟課兒鋤。

回頭尋仙事,並是一空虛。

[詩人小傳]

王績(585-644),唐朝詩人,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唐朝名醫王通之弟。王績一生鬱鬱不得誌,在隋唐之際,曾三仕三隱。心念仕途,卻又自知難以顯達,故歸隱山林田園,以琴酒詩歌自娛。曾在隋代任秘書省正字,初唐時,以原官待召門下省,後棄官隱居於故鄉東皋村,專心以醫藥濟人。

王績好彈琴,曾“加減舊弄”,改編琴曲《山水操》,為世人所賞。

又精於占卜算卦,兼長射覆,但他最大的成就在於詩歌,有《王無功文集》五卷本行世,被後世公認為是五言律詩的奠基人,扭轉齊梁餘風,為開創唐詩做出重要貢獻,在中國詩歌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王績性情曠達,嗜酒如命。其《醉鄉記》、《五鬥先生傳》、《酒賦》、《獨酌》、《醉後》等詩文均被太史令李淳風譽為“酒家之南董”。

《全唐詩》存五十首。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