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在股市牛氣十足時,買房是正確的選擇嗎?
對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對比房產投資和股市投資的利弊。
一、房地產投資的利弊
在美國矽穀,有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華裔女企業家朱梅穎。她從廣西外語學院畢業後赴美留學,從美國聖荷西大學計算機係畢業後,在短短幾年時間裏,成為矽穀一家高科技公司的合夥人和總裁。
2000年,她在矽穀鄉間花75萬美元買了一套房產,當時正是矽穀IT產業大發展的黃金時期,第二年便升值為150萬美元,翻了1倍。後來,她幹脆從斯坦福大學一位老教授手裏買下一座山莊,幾乎占據了半座山,裏麵可以跑馬。她請我去做客,商量可不可以在那裏辦一所大學。
她的企業生產半導體褪火材料設備,IBM等許多世界名牌大企業都是她的客戶。但是她卻對我說,房地產是更好的投資。
從長線看,房產投資更穩定
2000年前後,我問她:股票和房地產投資,哪個更有利?當時正值美國股市飛漲期。但是她毫不猶豫地說:房地產更好,因為股票不能祝
那以後不久,高科技股市泡沫破滅,美國股市大跌。那次一起去她家做客的許多朋友因為股市炒作,損失慘重。但是美國房地產市場卻持續火熱,在隨後幾年以每年10%~20%乃至更高的速度持續遞增,印證了她的話。
房產具有恒定普遍的使用價值
朱梅穎那句漫不經心的話有很重要的內涵:房地產是這樣一種投資,它既具有穩定的使用價值,又能穩定地增加交換價值。
我這裏強調“穩定”。因為許多東西都有使用價值,但是因人而異,買到你手裏值錢,賣出去就不值錢。房子誰都要住,因為具有較高且具有普遍性的使用價值,所以總是具有比較恒定的市場價值。
升值也是這樣。一個企業可以升值,也可以破產無人問津,關鍵在於經營成功與否。但是房產不一樣,隻要存在,一般就會穩定升值,與你是自住還是出租,如何管理或經營關係不大。
與股票相比,房產永遠不會有“垃圾股”
與股票等高風險投資相比,房地產投資的穩定性更是凸顯。
股票可能變成垃圾股或一錢不值,而且有的企業關閉破產,投資永遠喪失。
而房地產價值盡管可能因為經濟降溫而縮水,卻不會成為“垃圾”。隨著經濟的周期變化,總能恢複價值,並進入新一輪升值。
幾年前,由於東南亞經濟危機的波及,香港曾一度經濟不景氣,造成樓市低迷,許多房產成為負資產,房主苦不堪言。
但是幾年後,2007年,香港房市又爬到新高,持續增長,負資產已經成為曆史。
危機中更有保值性
2000年—2005年間,美國房市經曆了前所未有的持續大升值。許多投資者,包括低收入者以零首付,短期浮動利率貸款等買房,以博取暴利。2007年後,房市泡沫破滅,許多貸款者無力還款,結果造成2007年美國次級貸款市場危機,對全球金融市場形成衝擊。
但是在危機已經爆發的2007年,美國五十個州,隻有兩三個州房價出現不到2%的負增長,其餘州房價依然漲,許多漲幅為10%~15%。
這從反麵證實了房產投資的穩定增值特點和危機中的堅挺性。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持續燃燒,把全球拖進百年不遇的經濟大衰退。美國房市也出現多年不見的持續低迷,部分州房價大幅縮水。尤其是加州等曾經暴漲州,部分地區的房價甚至跌回五年前的水平,每年有數百萬套銀行收回的房屋低價上市。
即使在這樣曆史罕見的房市泡沫破滅期,美國主要中心城市的房價最多下調20%~30%,隻在佛羅裏達等少數州部分城市,房價最多縮水50%以上。
而同期道指下跌了50%,股市普遍大幅暴跌。許多美國一流大公司的股票成倍縮水。如微軟從37元掉落到15元,花旗銀行從55元掉到不足1元,縮水到峰值的五十五分之一,通用汽車更從94.63元,縮水為峰值的三百五十分之一,作為長期美國工業的驕傲和國力的代表,被趕出了紐約股票交易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