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長生殿(2)(2 / 3)

一年之後,大將郭子儀收複長安,平定安史之亂,玄宗率眾人回到京師。他和高力士一起來到馬嵬坡前,命地方官重新為貴妃下葬,建造墳塋。可打開貴妃的棺木後,卻發現是個空穴,隻留下一個香囊。明皇手托著香囊,認出那是當年貴妃過生日時自己贈給她的,可現在香囊雖在,愛妃的肉身卻不知去向,他不禁又淚流滿麵。高力士等人怕他傷懷,又勸說貴妃可能已經升仙了,這本是勸解他的話,但玄宗卻願當真,他覺得愛妃成仙,他的心才能好過些。最後明皇隻好讓人把那香囊連同貴妃的衣襪,一起葬入墓中,為楊貴妃建了衣冠塚。

玄宗回到宮中,仍思念貴妃。西宮院裏,景物依舊,但物是人非,玄宗夜宿在兩人曾同床共枕的龍榻之上,臥聽外麵的梧桐細雨,那夜雨敲打著梧桐樹葉,一聲一聲好似打在他的心上,讓他難以成眠。他想趕快睡著,好讓愛妃入他的夢來,卻一次都夢不到,多少日夜的思念,讓他全白了頭發,那萬種的淒涼更是無人訴說。

李、楊二人的真情早就感動了一對夫妻,這就是天上的牛郎、織女。當年他們於七夕之夜對天發下盟誓的時候,牛郎、織女就見證了他們的愛情,現在見他們二人天人相隔,就有心幫他們一把。先是織女幫楊玉環重返仙界,也是感於她的癡情。這晚又逢七夕,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夫妻倆訴說離別之苦後,就商量著如何讓玄宗和楊玉環再結情緣。

後來玄宗過度思念貴妃,已相思成疾,想起當年漢武帝思念李夫人,曾讓人召魂一事,便讓高力士找來一個頗有神通的道士,這道士名叫楊通幽,他深為玄宗的癡情感動,答應為貴妃召魂。楊通幽四處尋找貴妃的蹤跡,他先後到天上、地府打探,都沒有找到貴妃。後來織女前來指點,讓他到大海之外的蓬萊仙山去找。楊通幽來到蓬萊,果然見到昔日楊貴妃,他把玄宗如何思念貴妃,如今已臥病在床的事說了一遍。楊玉環聽了肝腸寸斷,淚如泉湧,她把金釵劈成兩股,鈿盒分成兩半,讓楊通幽各帶一半獻給玄宗,以慰相思。楊通幽接過釵、盒,又讓貴妃說一件與玄宗之間的秘事,他好回去交差,讓玄宗相信貴妃確實成仙。楊玉環想了想,便將當年二人於七夕之夜在長生殿上盟誓,要生生世世做夫妻的事說了出來,並說此事隻有他們二人知道,回去說與玄宗,玄宗定會相信。楊通幽見事情辦妥,起身告辭,楊玉環又急忙喊住他,說:“今年八月十五夜晚,月中大會,嫦娥仙子演奏霓裳羽衣曲,恰好此夜,是上皇飛升之時,煩勞仙師屆時引上皇來月宮,我會在那裏等候。切莫錯過機會,否則我們就永無見麵之期了。“楊通幽領命而去。

楊玉環最後一番話,都是緣於織女的幫忙,織女和夫君牛郎感動於他們的深情,才給他們製造了這個機會。當年楊貴妃夢中到過月宮,記下月中仙曲,製成新譜,定名為“霓裳羽衣”,那曲子確實是嫦娥故意傳給她的,後來發現經過楊貴妃一番譜製,那樂曲演奏起來竟比月宮中的原曲還要動聽,所以待楊貴妃返回仙界後,嫦娥特派侍女前去借譜,要在十五月圓之夜演奏。織女知道此事後,便借這個機會把李、楊二人的事情細說給嫦娥,請嫦娥借一片寶地,安排他們相會,讓他們重續前緣。娥嫦願意成就一樁好事,便欣然應允,所以才有了上麵那八月十五月宮相會一說。

楊通幽回到皇宮,把攜來的一半金釵、鈿盒交給玄宗,並把見到貴妃在蓬萊仙山的事說了一遍。玄宗聽到愛妃果然成仙,非常高興,病就去了大半,隻等到八月十五與愛妃見麵。

又過了半個多月,終於到了中秋之夜,月華滿地,夜色如水,玄宗望著那皎皎明月,心潮澎湃。月上中天的時候,楊通幽來到皇宮,他手中拂塵一揚,一道仙橋頓時橫空出現,玄宗上橋直奔月宮而來。而蓬萊仙子楊玉環早在月宮桂樹下等候,兩人見麵,百感交集,千言萬語也難以訴說那離別之苦,唯有緊緊相擁,讓彼此的心都聽到對方的跳動。此時”霓裳羽衣“曲奏起,玉帝感念二人深情,命他們再續前緣,永為夫婦。李隆基、楊玉環便謝過眾神,前往玉帝賜的忉利天宮,生生世世做夫妻去了。這一對地下的連理枝,終於又做了天上的比翼鳥,天長地久雖有盡頭,但他們的愛情卻綿綿長長,永無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