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忠一向隻會弄權,根本不懂什麼軍國大事,他可不想等著安祿山來殺他,便向玄宗進言,讓皇上帶貴妃及後宮妃嬪離開長安,先避往四川,等護衛朝廷的軍馬打敗叛軍,再還師回朝。玄宗此時心亂如麻,一時想不出別的對策,隻好同意楊國忠的建議。一時間朝野混亂,後宮更是淒慘,有不願逃走的宮女妃子,大都自盡或四散離宮。第二天,玄宗和貴妃在三千羽林軍的護衛下離開長安,趕往四川。堂堂大唐天子,竟落得出逃的地步上,玄宗不禁傷痛滿懷,後悔不已,又想到讓貴妃受顛沛流離之苦,更是心痛哀傷,貴妃隻好從旁勸解,讓他寬心。
當人馬出宮一百多裏,來到一個叫馬嵬坡的驛站,三千軍士忽然停下不走了,隻聽到有人高喊:“安祿山造反,全因楊國忠弄權,若不殺此賊,我們誓不前行。“呼聲一聲高過一聲,全軍將士一齊應喝,喊殺聲震天動地。玄宗和貴妃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楊國忠就被軍將們揪住,亂棍打死了。禦前侍衛陳元禮前來奏報此事,玄宗見他們先斬後奏,知道此刻若不聽從他們,便左右不了局麵,隻好免了他們擅殺的罪責,命令三軍趕快啟程。可皇帝聖旨已下,竟無人聽從,陳元禮再次上前複奏,請求誅殺貴妃。玄宗一聽,大驚失色,幾乎用哀求的聲調說:“楊國忠有罪該殺,貴妃常年在宮中,又不曾幹預朝政,有什麼罪過?你們怎能這樣無禮?“而這時”不殺貴妃,誓不保駕“的呼聲又撲天蓋地而來。
楊貴妃剛才聽到兄長被殺,已經哭成一個淚人,此時聽到要殺自己的喊聲,知道今日自己若不死,便不能平息這場變亂。她哭倒在玄宗麵前,說:“臣妾蒙受皇上深恩,此生難報,今事態危急,請賜玉環一死,以安撫軍心,隻要皇上平安無事,玉環雖死猶生。“玄宗聽貴妃這樣說,心如刀絞,兩人恩愛多年,怎麼能讓她去赴死?他抱住貴妃說:“你若死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又要這江山社稷有什麼用?“楊貴妃實在不想死,她不想拋下皇上,不忍心讓他一個人孤苦殘生。可是她不死,皇上就有可能會死,大唐的江山社稷也會被說成毀在她手裏。她不想承擔這樣的罪名,於是又再三請求一死。玄宗無奈,掩麵而泣,江山、美人他都不想舍棄,如果硬讓他選擇,他寧願隻要玉環,不要江山。可那樣會落下千古罵名,也對不起列祖列宗。此刻他才明白什麼叫身不由己。作為天子,平時呼風喚雨,而現在連自己心愛的人都保不住,他還不如平民百姓。而生死一別,就在頃刻之間,玄宗掩麵之際,貴妃已自掛白練,縊於一棵梨樹之下。她臨死時,吩咐高力士好好照顧皇上,又讓他把金釵、鈿盒放在自己身上一起入葬。一代皇妃就這樣香魂縹緲了。玄宗見了,隻覺萬箭攢心,而軍士們則山呼“萬歲”,他們把平日對皇帝的不滿,對貪官汙吏的怨氣,以及今日對叛賊反將的仇恨,都發泄在受寵的貴妃身上。最後玄宗讓高力士用錦被裹了貴妃的屍首,又把金釵、鈿盒放在她身上,就在馬嵬坡前,把貴妃草草地掩埋了。三軍這才護著玄宗向四川行去。
而安祿山自破了潼關,率軍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不幾日便占領了長安。他見中原江山,都歸他一人之手,高興得忘乎所以,自稱“大燕皇帝”。而那原來唐王朝的文武百官大都投降了新主子,同樣對安祿山跪拜朝見,山呼”萬歲“起來。隻有一個梨園伶官雷海青大罵安祿山忘恩負義,被安祿山殺害。可見往日食君祿、受君恩的文武大臣,還不及一個操琴弄笛的樂工。
再說玄宗自馬嵬坡痛失愛妃,一路失魂落魄,由三軍護送到四川成都後,他便讓位給太子,自己做了太上皇。玄宗在成都日夜思念楊貴妃,每日都淚痕不幹,他已是風燭殘年,國家遭變,又失去心愛的人,隻覺得苟活在世上,還不如和愛妃一起死去。高士力怕太上皇傷心過度,讓人打造了一座貴妃的雕像,放在為貴妃建的廟中供奉。那貴妃像雕得栩栩如生,眉眼神態都與貴妃一模一樣,明皇乍見,還以為是愛妃再生,他上前一摸,才知道隻是一具雕像而已。玄宗對著那神像,更加黯然神傷,昔日情愛一起湧上心頭,又想那七月初七長生殿裏的山盟海誓,他覺得自己愧對愛妃,辜負了她的一片深情,他因為自己是皇帝而得到這個女子,又因為自己是皇帝而失去這個女子,如果有來生,他玄宗情願自己是個凡夫俗子,和楊玉環做一對平凡夫妻。
玄宗在這裏百般思念楊貴妃,而楊貴妃死後,她的芳魂一直在馬嵬坡附近遊蕩。她一點都不怨恨玄宗,能為他去死,保住他的性命和宗室江山,她心甘情願。楊玉環又思量自己生前往事,雖然她沒有故意作孽,但她愛的是皇上,皇上把心思都放在自己身上,自然就疏於朝政,愧對黎民百姓,而且哥哥、姐姐也因為自己受寵,做了不少壞事,這些,都不能說不是自己的罪過。楊玉環終日在馬嵬坡前徘徊懺悔,孤魂遊蕩,恰逢織女去見玉帝,行到此處得知她的遭遇,很同情她,便向玉帝奏明情況,請下一道玉旨,赦免了她的罪,讓她重回仙界。原來這楊玉環本是天界的蓬萊仙子,偶因犯錯,被貶謫人間,如今玉帝念她誠心悔過,便讓她返回仙籍,仍居蓬萊仙院。楊玉環謝過織女,來到墳前,用玉帝賜的金漿玉液灑遍肉身,她便魂附原體,死而複活了,然後返回仙界,仍做蓬萊仙子。楊玉環雖身居仙位,但仍思念在凡間與明皇的情義,當年七月初七長生殿上的盟誓,仍言猶在耳。她把金釵、鈿盒藏於懷中,片刻不離身,想起人間的明皇,便牽腸掛肚,擔心他無人照顧,心疼他獨受淒涼,隻盼能再次相會,重續前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