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時期,玄宗李隆基即位之後,繼續勵精圖治,勤於朝政,天下一片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到天寶年間,玄宗已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帝,升平日子過久了,他不免有些倦怠,漸漸寄情聲色,沉湎於溫柔鄉中,並讓人到民間廣選美女,充實後宮。
長安城裏有一姓楊的女兒,相傳她出生時左臂上帶著一隻玉環,上麵隱約有”太真“字樣,家人因此為她取名玉環,字太真。玉環來曆不凡,長大後更是非同一般,恰逢皇帝選秀,她便被選入宮中。
玄宗一見玉環,頓覺滿堂生輝,三魂攝去七魄,他一生閱曆女子無數,從沒見過這般美貌,隻覺窮盡一生,苦苦追尋的就是此人。玉環進得宮來,頓使六宮粉黛失去顏色,那回眸一笑,勝過三千佳麗的花容月貌。玄宗立刻讓人選擇良辰吉日,冊封玉環為貴妃。封妃之時,典禮隆重得如同冊立皇後一般。玉環見皇上雖然年過半百,但仍不失帝王威儀,而且對自己溫柔體貼,滿懷愛意,一顆芳心也慢慢安定下來,心想:若能常伴君王左右,今生也就無憾了。
玉環不但貌美,而且聰明伶俐,處處可人。玄宗起初愛她美貌,後來漸漸地一顆心都係在她身上,隻覺得她是人間精靈,處處洞曉人的心意,一時見不到她,就魂不守舍,時間越久,愛意越濃。一天,明皇賜玉環華清池洗浴,沐浴後的貴妃就如出水芙蓉一般,嬌豔欲滴,仙姿綽約,玄宗看呆了。兩人夜宿西宮,擁被而坐,玄宗掏出一枝金釵、一個鈿盒鄭重地交給玉環,說:“愛妃,你、我之間的盟約從今夜開始,但願以後我們永結同心,地久天長。“玉環接過金釵、鈿盒,隻見那金釵由兩股簪子交織盤旋而成,上有飛鳳蟠龍,密不可分;而那鈿盒則由百寶翠花攢成,兩個盒蓋牢牢扣在一起,十分小巧精致。玉環深知皇上的恩深義重,也感動於一代帝王的赤誠真情,便對著那金釵、鈿盒和玄宗一起立下山盟海誓,從此更加曲意承歡,把自己的千嬌百媚都奉獻給君王。
玄宗自從得了楊貴妃,如魚得水,鴛鴦成雙。兩人日日相伴,夜夜纏綿,濃情蜜意,隻恨春宵苦短。貴妃的美千種萬種都說不完,明皇看不厭,愛不夠,恨不得盡其所有,來博得妃子的歡心,他不但忘掉了宮中其他的妃嬪,連早朝也經常不去上了。貴妃一人受寵,也恩及家中哥姐,哥哥楊國忠拜為右丞相,三個姐姐分別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楊家上下,一時榮寵至極,聲勢顯赫,榮華富貴享受不盡。玄宗疏於朝政,大權漸漸落在楊國忠手裏,滿朝文武無不對他奉承巴結,他倚仗妹妹的氣勢,為非作歹,對一些朝政大事專權獨斷,致使怨聲四起,內外矛盾日趨嚴重,而玄宗隻顧寵愛楊貴妃,早已顧不上這些了。
大唐疆域遼遠廣闊,四海升平的日子久了,難免會出現戰事。西北的契丹人本來早就歸順大唐,但這時卻又挑起戰亂,經常騷擾邊境。朝廷派邊關節度使張守珪前去圍剿,他帳下有一個番將名叫安祿山,驍勇善戰,因恃勇冒進,吃了敗仗,張守珪讓人把他押到京城,聽候發落。
這安祿山也不是一般的人,生來就有一副異相,身材短胖,肚皮過膝。據說他母親生他時帳篷裏放出異光,連附近的鳥獸都驚散了。安祿山不但有勇,還會謀算,他精通六種番語,能言會道,特會奉承巴結。他來到長安後,知道自己是一個犯罪的武官,稍有不慎,便會性命難保。他打聽到朝中最有權勢的就是楊國忠,就暗中來到丞相府,給了楊國忠一大筆銀子,讓他在皇上麵前美言幾句。楊國忠見財動心,便答應替他幫忙。
安祿山朝見皇帝時,一再說自己對朝廷是一片忠心,楊國忠又在旁邊替他說了不少好話。玄宗被這兩個人哄得高興,不顧其他朝臣的反對,赦免了安祿山的罪,還給他加官進爵,留做京官。這真是養虎為患,為後事埋下禍根。
玄宗一味寵愛貴妃,對於朝政上的事都不再上心,隻想著怎樣和貴妃玩樂。三月三日,春色正濃,正是遊春踏青的好日子,玄宗攜貴妃出宮共遊曲江,三國夫人也隨駕同行,一隊人馬浩浩蕩蕩,前呼後擁,惹人注目。尤其是那三國夫人,個個天香國色,美若天仙。其中一人看得羨慕不已,這人就是安祿山。他見皇帝身邊有那樣一位貴妃,又有這樣幾位美人,真是群花都歸一個人享用,他這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貴和好處。
再說玄宗雖然愛著貴妃,但也風流成性。他見虢國夫人一身淡裝,不施鉛華,自有一番風韻,便動了心思。吃飯的時候,玄宗獨召虢國夫人飲宴,宴席上,兩人推杯換盞,眉來眼去,互相都有了意思,不久便攜手入帳,同枕共歡。貴妃知道此事後,又是傷心,又是妒忌。她自進宮後,倍受寵幸,夜夜與君王相伴,而今晚卻讓她孤枕獨眠。雖說是自己的姐姐,但也容不下這口氣。一氣之下,她便一個人回了皇宮,對著金釵、鈿盒哭得淚人一般,想當初皇上贈送定情物時是何等的恩愛情濃,而現在卻寵幸他人,怎麼能不讓她傷心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