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長生殿(1)(3 / 3)

貴妃喜歡吃荔枝,而荔枝產於廣西、廣東等地,這兩地距京城都有幾千裏之遙,那時交通不便,而荔枝過了七天就壞掉了,玄宗為了讓愛妃吃上新鮮的荔枝,就讓人騎快馬日夜不停地從廣西、廣東兩地送荔枝到京城。為了不延誤時間,兩路特使隻得取近道拚命趕路,一匹馬接換一匹馬,不敢有半步停留,所以這其間不知累死了多少馬匹,踏壞了多少良田。此事引起民間怨憤,而玄宗隻想著看貴妃的笑容,已顧不上這些。

六月初一,是貴妃的生日,長生殿裏一片喜慶氣氛。玄宗讓人準備盛大的喜宴為貴妃祝壽。一時管弦齊奏,笙簫長鳴,樂音繞梁飄蕩。貴妃與玄宗把酒問盞,互相祝福,一會兒荔枝到了,宮女們呈上來,貴妃剝開那新鮮的荔枝,品嚐那人間美味,開心地笑了,為感謝玄宗深恩,她要親自起舞一曲。貴妃命人拿出一麵流光溢彩的翠盤,自己換上舞衣,待”霓裳羽衣“曲奏起,她便躍上翠盤,翩翩起舞。貴妃身段婀娜,她一舞似彩雲飄蕩,又似新荷迎風,滿身羅綺含光,四麵扇底生風,真可謂嫋娜萬狀,千姿百態!忽又一陣急舞,身體飛旋,如輕燕翻飛,數條白練環繞,似要騰雲駕霧而去。忽然鼓停樂止,長袖緩緩飄下,露出婀娜身姿,亭亭立於翠盤之上,真不啻仙子臨凡。玄宗簡直看呆了,他找不出詞語來形容貴妃的美,隻覺得他要把她擁在懷裏,不讓她飛走。貴妃上前來謝恩,玄宗解下自己佩戴的八寶錦香囊,親自給貴妃戴上,扶她到座上休息,又飲了數杯,生日宴會才算散了。

轉眼到了七月初七,這是七夕節,也是乞巧節,人間女子常常在這一天晚上,向夜空叩拜,乞求織女賜給自己心靈手巧以及福祿安康。貴妃進宮多日,又經過一些波折,已經把事情看明白,雖然自己承受百般寵愛,可皇上是九五之尊,擁有三宮六院,難保他不朝三暮四,喜新厭舊。前幾天,玄宗就背著她與梅妃暗中來往,若要與皇上永遠相伴相隨,那真是難上加難的事情。貴妃想到這裏,有些傷心。又當牛郎、織女相會的時候,她觸景生情,倍添傷感,想那織女、牛郎雖然一年才相見一次,但他們卻是生生世世都為夫妻,永不分離,而自己和皇上雖然日日相伴,卻難保中途不出變故。貴妃越想越悲傷,就命人擺下香案,供上茶果,在長生殿裏向牛郎、織女雙星禱告起來。

貴妃正在向夜空焚香祈禱,玄宗悄悄走來,他聽到貴妃在說一些願釵盒情緣天長地久之類的話,心裏很感動,又見她眼中似乎含淚,更添幾分心疼,玄宗便走到貴妃身旁,也跪下來向上天發下誓願:“雙星在上,我李隆基和楊玉環,恩重情深,願生生世世都為夫妻,永不分離。特在此盟誓,請雙星做個見證。“貴妃沒想到皇上會來到這裏,更沒想到皇上會發下這樣的誓言,她激動得淚流滿麵,緊緊靠在玄宗的懷裏,說:“臣妾深感陛下聖恩,今夜之盟,玉環當生死信守。“此時此刻,他們不再是皇帝貴妃,而是平常的人間男女,在向自己深愛的人訴說衷情,從此之後,兩人更加情深意切,恩愛甚篤。

如此過了十幾年,玄宗與貴妃相愛相攜,安樂無事。可漁陽一片鼓動鞭響,驚散了他們永成夫妻的美夢。一天,玄宗與楊貴妃正在禦花園裏飲酒賞花,宰相楊國忠匆匆跑進來,喊道:“萬歲,不好了,安祿山起兵造反,已殺過潼關,馬上就到長安了!“玄宗一聽大驚失色,貴妃也驚得花容慘變。

鬧到這步田地,都是玄宗一手造成的。當初安祿山以戴罪之身來到京城,經楊國忠多加美言,玄宗就免了他的罪,封為京官。後來又因安祿山能言會道,常哄得皇帝開心,玄宗就又封他為平西郡王。安祿山自得寵後,一改過去的卑躬屈膝,張揚拔扈起來。楊國忠怕他動搖了自己的地位,便又在玄宗麵前彈劾他。兩個人互相攻擊,毫不相讓,玄宗見他們老是爭吵,無法同朝共事,就讓安祿山出任漁陽節度使,離開京都。安祿山一出京城城門,就像離開樊籠,更加肆無忌憚,他在皇上跟前,見識了當皇帝的好處,自己早就想弄個皇帝當當,隻是在京城有眾多文武百宮,他不敢造次。而到了漁陽,安祿山便招兵買馬,又勾結史思明及塞外諸藩,不久就擁兵百萬。也曾有人向朝中報信,說安祿山想造反,而明皇曾一再寵信他,不相信他會反叛。如今安祿山真的打出”殺國忠,清君側“的旗號,帶百萬精兵,殺奔長安而來,玄宗急得六神無主,後悔當初不該錯信他,可再怎麼悔恨也於事無補。